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路径设计探讨

2020-12-30 13:00李园园胡崇德
陕西林业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太白山森林教育

李园园,郭 明,胡崇德

(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 杨凌 712100)

自然教育路径是指在自然保护区或郊野公园内设立专门的道路,沿途用各种形式的科普宣传牌介绍自然风光、动植物等科学知识,集游乐、健身、教育于一体的自然小道[1]。自然教育路径是开展自然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为了更好地向公众传达太白山的自然资源、人文地理、生态知识等内容,增进受教育者对自然的感受、体验以及自然情感,提高公民的地理素养和基本素质,重新构建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太白山自然保护与社会经济地协调发展,我们以暖温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自然历史遗迹、旅游景观资源、以宗教为特色的古文化遗产等为基础,分析了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路径的设置问题。

1 太白山概况及自然教育有利条件

1.1 太白山概况

秦岭主峰太白山,最高海拔3 771.2 m,是我国青藏高原以东中华内陆第一高峰。它位于东经107°19′~107°58′和北纬33°40′~34°10′之间,东西长61 km,南北宽39 km,总面积2 379 km2,距西安100 km。1965年9月成立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近年,太白山区域又建立了周至、老县城、黄柏塬、牛尾河等自然保护区,太白山、红河谷、黑河和青峰峡等4个森林公园[2]及药王谷、黄柏塬等风景区,其中太白山、老县城、黄柏塬等3个自然保护区还开展了适度的旅游活动。目前,太白山共规划生态旅游景区32个,面积36 486 hm2,规划景观、景点、景物790个,其中重要景点为200余个。

1.2 自然教育路径设置的条件

1.2.1 自然条件

(1)地形地势

太白山是指东、西太白山及其间的主脊跑马梁与一系列南北延伸的峰岭和深切河谷的组合体,由主脊和南北延伸的峰岭构成太白山的骨架,海拔多在2 600 m以上。主峰拔仙台是中国大陆东半壁的最高峰,海拔比北部关中渭河谷地高3 000余米。太白山东西长,南北极窄。北坡极为陡峻,多深切峡谷或障谷,在中山地区山峰尖峭,岭脊狭窄,山顶浑圆,山脊多呈套谷结构,并有多级阶发育。南坡相对平缓,河谷开阔,山脊多呈穹状和平梁状,除上部河段为宽V形谷外,在下部河段均发育了宽阔的槽形谷地,部分地段可见到多级阶地。

(2)地质与气候

太白山地处中朝准地台与秦岭褶皱带的地质分界,也是联接我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与西部现代冰川活动的纽带,暖温带与北亚热带气候的分界。保存着完整的低山蚀余地貌、中山峰林地貌和第四纪冰川遗迹。在保护区海拔3 000 m以上的高山区保存较完整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包括冰斗湖、冰蚀湖、槽谷、角峰、刃脊、石河、石海和石环等。

具有典型的亚高山气候特点,由于高大山体的阻隔,成为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天然分界线;具有典型的亚高山气候特点,从低向高依次为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和亚寒带等4个气候带;地貌、土壤等呈相应的垂直变化。另外,还有优越的空气质量、寂静的夜空、日出日落及独特的云海天象景观。

(3)动植物与水资源

太白山是夏绿落叶阔叶林带与常绿阔叶林带植被分界、古北界动物区系与东洋界动物区系的分界,也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水文分界。保存有东亚地区最完整的山地生态系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宝库和多种珍稀植物模式标本产地;也是我国大陆东部的最高峰,具有完整、层次清晰的植被垂直带谱,成为东亚地区山地垂直带划分对比的标准。暖温带山地垂直植被景观典型,北坡自下而上有落叶栎林带、桦木林带、针叶林带和高山灌丛草甸带,7个亚林带,是中国东部地区少有的自然历史“本底”。

植物种类多,起源古老。区内共有种子植物1 783种,蕨类植物110种,苔藓植物32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红豆杉、独叶草2种,二级保护植物有太白红杉、杜鹃兰等47种1亚种3变种。还分布有23个中国特有属和40个特有种。太白红杉为秦岭特有,集中连片分布5 376 hm2,在国内外绝无仅有。有药物资源1 992种,其中著名的珍稀中草药材有太白贝母、太白米、延龄草、桃儿七、手儿参、杜仲、紫斑牡丹等[3]。

动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有兽类72种(亚种),鸟类 218种(亚种),两栖类10种,爬行类26种,鱼类8种,昆虫1 99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豹、林麝等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红腹锦鸡、细鳞鲑等33种。这里还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最北界,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作为重要水源涵养地,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主要支流的分水岭。湑水河、黑河、石头河等10条主要河流发源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分布有大爷海、二爷海、三爷海、玉皇池等6个高山湖泊。

1.2.2 生态旅游与文化资源 关中八景之一的“太白积雪六月天”早为流传, 拔仙绝顶、太白明珠、平安云海、斗母奇峰、桃川曲流、古枫幽径、斜峪雄关、红河丹崖等太白八景,更是太白山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精萃。

太白山宗教活动历史渊源流长,西汉时建立谷春神祠,朝拜活动繁盛至今。农历6月古庙会,陕、甘、川众多香客朝山拜佛。目前,太白山还保留着36座庙宇。太白山中草药文化、祈雨文化、关中西府民俗体系,名流隐士、文人墨客、名僧高道等诗词、楹联,民间传说、山歌等也保留较多。

1.2.3 教育资源

(1)科研监测与保护成果

自20世纪80年代先后开展了2次综合考察、3次大熊猫与竹资源调查,确定太白山保护区为我国大熊猫分布的最北界;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开展了大熊猫等动植物种群分布及其动态监测与保护研究,主要气象要素、旅游活动、第四纪冰川遗迹、水源水质、宗教及庙宇、空气负氧离子、PM2.5及SO2等监测。通过野外巡护和红外相机监测等手段,拍摄到野生大熊猫、金丝猴、林麝等14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实体;救治羚牛8起、金钱豹1起、黑熊幼仔2起、斑羚15起,锦鸡、果子狸等野生动物多起;森林生态系统完整稳定,大气、水质、土壤都保持着高质量、高净度,并呈现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2)自然教育基地

2000年被陕西省科委、科协、宣传部确定为“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2003年被陕西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确定为“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先后被多个科教单位确定为野外教学实习和研究基地,也是秦岭唯一被批准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保护区。

(3)森林体验基地

2014年陕西省林业厅批准筹建森林体验基地,2017年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森林体验分会授予“中国森林体验基地”,基地由科普教育中心和野外森林体验区两大部分组成。

(4)自然教育机构

成立有太白山保护区自然教育专门机构—公众教育科,配备专职和兼职人员,创办有《太白山》杂志,建立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网站和公众微信号,编印了《太白山自然景观》《太白山自然观察手册》《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画册》《为美丽秦岭,做负责驴友》等自然教育材料。

1.2.4 已有的自然教育路径

目前,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通往太白山拔仙台的主要生态旅游线路有三条:

(1) 东北线

汤峪经上板寺3511高程点至文公庙,沿登山路线500 m宽,线路长度47 km。以高山灌丛草甸植被、冰川地貌、天象景观为主,是进行冰川地貌与高山植物研究、考察实习、登山探险、游览观赏和经太白山森林公园登顶的最快捷路线,为旅游中度利用区域。

(2) 西北线

由蒿坪寺经平安寺、明星寺、放羊寺。到文公庙止,与东北线汇合,沿登山路线500 m宽,海拔1 100~3 500 m,线路长度25 km。以森林垂直分布植被带、中山地貌、原始森林、野生动物、宗教庙宇遗址及天象景观为主,是进行森林浴、科研考察、教学实习、夏令营活动、原始林探秘、观光游览的主线,为旅游中度利用区域。

(3) 东南线

由铁甲树起,经三合宫、南清关、老君殿、南天门、药王殿、三清池,到拔仙台,沿登山路线300 m宽,海拔1 480~3 771.2 m,线路长度13.5 km。以河谷水体、中山地貌、森林植被、野生动物、宗教庙宇遗址及天象景观为主,是进行科学考察、教学实习、动物观察、夏令营活动、原始林探秘、森林浴的最佳旅游路线,为中度利用区域。

另外,太白山、红河谷、黑河、青峰峡4个森林公园及药王谷、黄柏塬风景区设置有许多旅游步道,如太白山森林公园的世外桃源生态步道、红河谷森林公园的百瀑潭亲水步道、药王谷旅游步道、黄柏塬风景区大箭沟旅游步道等。

2 自然教育路径设计

2.1 原则

自然教育路径要具备位置便利、空间充足和路面舒适的特征,设计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2.1.1 自然性原则 充分利用现有旅游线路设施设备条件,尽可能减少人为干扰,必要的标识标牌应保持与自然的和谐,保持生态的原始性和完整性。

2.1.2 差异性原则 教育内容应与太白山资源属性相吻合,线路位置、路程长度适合不同的受众对象,注重差异化,突出自身特色。

2.1.3 保护原则 避免选择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尽量不通过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生态脆弱区及水源保护地等重要区域。

2.1.4 安全原则 避免选择高压电线或公路、没有保护措施的陡崖、有毒的植物、凶猛的动物、经常泛滥的河流边界及易于出现泥石流、滑坡等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地段。

2.1.5 解释性原则 从动物、植物、地质、水文、气象、文化等重要特征方面,尽可能丰富和解释沿途教育内容及趣闻,多串联教育资源点。

2.2 自然教育路径设计

根据自然教育径所在地理位置和自然特色,设计不同的主题和内容[4],为深度挖掘自然教育径的森林生态资源,组织生态导赏、观鸟、动植物探秘等活动,让游客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构成、生物多样性等知识[5],太白山可设置8条自然教育路径。

2.2.1 蒿坪森林体验路经 位于太白山北坡蒿坪寺至刘家崖森林体验区,适于中小学生和亲子家庭开展森林体验,教育内容十分丰富。线路全长1.5 km,沟谷发育,野生动植物种类多,间或有飞瀑流泉,设置“森林大药房、游戏活动区、嬉水区、露天工作室、水土保互动解说区、树种识别区、森林浴场”八个功能站点。全程体验活动约需3~4 h。该路径经原陕西省林业厅2014年批准筹建,有科普走廊、植物展馆、自然创意活动室、中草药园等配套设施。沿程可通过阅读解说牌、观察及参与互动等,引发思考、获取有趣体验、增长知识、愉悦心情、欣赏自然。

2.2.2 铁甲树—三合宫生态旅游路经 位于周至县厚畛子后沟中部,是经厚畛子镇游览太白山主峰的主要通道,和开展科学研究、教学实习、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宗教等活动的理想场所,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题,沿路设立25个解说牌,全程长11 km,相对高差400 m。可开展的活动:①考察铁甲树生态道观,体验森林峪场,感悟“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唤起人们对道教生态观的重新认识;②考察黑河水源地水资源,探究森林与水的关系,也可观赏三河谷瀑布;③沿途可观鸟,观察参天大树太白杨原始森林,识别红豆杉、秦岭冷杉、连香树等保护植物。

2.2.3 原始森林科考路经 位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管辖范围,穿越太白山南北坡,适合大专院校师生、科研工作者及特需群体开展科研考察、调查探秘活动。沿黑虎关—斗母宫—大爷海—南天门—铁甲树,路径38.5 km,可观察森林植被垂直景观、不同林带和特色植物,追踪雉类和哺乳动物痕迹,探索森林与海拔、气候、土壤的关系。该线路由下而上依次经历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中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寒温带与亚寒带针叶林、寒带灌丛草甸带,森林生态系统复杂多样,植物种类繁多,野生动物种类丰富。

2.2.4 观鸟路经 位于太白山北坡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蒿坪管理站管辖范围,是科研和观赏鸟类的理想场所。沿蒿坪—大殿—平安寺(海拔1 100~2 800 m),路径长11 km,分别设立(低山)蒿坪栓皮栎林,(中山)下白云锐刺栎林、骆驼树及大殿辽东栎林、斗母宫及平安寺洪湖水林等中低山鸟类和雉类观鸟点,介绍主要鸟类物种。该线路活动包括观察鸟与识别鸟类,探究森林生境与鸟类分布的关系,了解太白山鸟类物种的多样性。

2.2.5 森林探秘路经 位于太白山北坡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蒿坪管理站管辖范围,适合于高中以上年级学生开展调查探秘活动。由刘家崖至点兵场、上白云,再返回刘家崖,闭合式环形线路,全长约12 km,海拔垂直落差700 m。以河谷水体景观为特点,兼有低山河谷阔叶林带,全程需要2~4 h。活动包括:观赏太白八景之一的“古枫幽境”“仙人桥”古龙瀑布和刘秀“点兵场”;探索点兵场到河谷暗流、梯子崖等地质成因;领略太白山道佛宗教文化和低海拔阔叶林景观。

2.2.6 红河谷研学路经 位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红河谷西岔口,红河谷旅游景区黄金地段,适合于中小学生研学、大专院校教学实习和游客教育。从仙居山庄出发,沿百瀑潭亲水步道1 km,到神仙岭索道下站,乘缆车前往神仙岭(海拔1 880 m),全程需4 h。开展的活动包括水源地探访和考察,进行水资源调查、水质监测等;动植物及水生生态观察识别观察,乘缆车高空观察栓皮栎植被带、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红河丹崖地质景观学习与讲解;自然教育讲座、研讨等。

2.2.7 黄柏塬生物多样性路经 位于太白山南坡黄柏塬景区,距太白县城70 km,与周至、佛坪、洋县、留坝等县接壤,适于中小学师生和游客群体活动。沿大箭沟生态步道行走,全程需4 h,该线路沿汉江一级支流—湑水河道分布,生态资源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红腹角雉等珍稀动物栖息地。可开展的活动包括:大熊猫主题活动,进行大熊猫栖息地探秘、竹子调查、大熊猫邻居(伴生动物)调查等;秦岭南坡森林植被探秘;水生珍稀保护动物(细鳞鲑)观察;农家民俗体验。

2.2.8 高山景观探索路经 位于太白山北坡,与太白山森林公园接壤,适合于大学生、游客和科研工作者。沿小文公(海拔3 511 m)至大爷海,线路7 km,设立游客教育中心、生态步道、标识系统、自然观察点等。全程需要1~2 d,观察各种冰川地貌特征,学习自然知识,探索冰川的形成过程及作用。也可根据需要,组织观赏花卉植物、植物群落、垂直林带、天文气象、河流地貌、森林秋色、太白雪景等。

猜你喜欢
太白山森林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夏日太白山 九岳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秦岭·山水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