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雏鸡质量和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2020-12-30 22:14孙全熹甘肃省康乐县动物卫生监督所731500
兽医导刊 2020年23期
关键词:种蛋种鸡换气

孙全熹/甘肃省康乐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731500

1 确保种鸡和种蛋品质

种鸡遗传性状和品种、种蛋选择和管理均会影响雏鸡质量,导致雏鸡存活率低。引进无疾病感染、品质优良的鸡苗以及孵化雏鸡前强化种蛋的选择和管理,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雏鸡质量和成活率。一是做好种鸡筛选工作,对要订购鸡苗的种鸡场的各项综合指标加以考虑和调查,选择优良品种的鸡苗,进而提高雏鸡质量;二是严把种蛋选择关,保证种蛋达标、蛋重均衡、蛋壳优质,避免种蛋被粪便污染而影响雏鸡健康;三是加强种蛋的保管,种蛋选好后要消毒处理,运载种蛋的车辆、箱子及其其他相关物品均要严格消毒,不同季节种蛋的保存要依据标准合理确定保存温度与时间,确保雏鸡质量,降低雏鸡死亡率。

2 做好育雏期的环境管理工作

2.1 控制好育雏室温湿度 雏鸡尚未完善自身体温调控机能,不能很好地适应外界环境,育雏室温度过低,雏鸡易扎堆引起窒息死亡,温度过高易造成雏鸡脱水,而温度的突变也会导致雏鸡感冒并继发其他疾病,使其成活率下降,同时育雏室湿度过小,伴随雏鸡呼吸而散失大量机体水分,影响其生长发育,湿度过大易使垫料发霉,引发呼吸道疾病。为此,育雏室温度以32℃~34℃为宜,相对湿度保持在60%~75%最佳,随着雏鸡日龄的增加,室温应逐步降至20℃~24℃,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可采取通风洒水、喷雾等措施或借助降温设施设备为雏鸡创建具有最佳温湿度的生长环境。

2.2 确保雏鸡群密度 雏鸡群饲养密度过大,雏鸡采食拥挤,水料抢夺现象易发生,鸡只饥饱不均,雏鸡质量下降且易引发疾病;饲养密度过小不能充分利用空间和设备,加大养殖成本。一般1-2周龄笼养雏鸡饲养密度每平50-60只,散养雏鸡饲养密度每平40-50只,随着雏鸡周龄的增加,每平饲养的雏鸡数量逐步减少,直至9周龄以上的笼养雏鸡饲养密度每平为20-30只,散养雏鸡饲养密度每平为15只。

2.3 控制好光照 光照控制好有利于雏鸡采食和饮水,促进雏鸡生长发育,通常雏鸡前3d全天24h光照,随后减少1h/d至自然光或12h,第一周光照强度较强,第二周以后稍弱,以不影响雏鸡采食即可。雏鸡3周龄时可选择晴朗中午放养雏鸡1-2h,使其晒太阳并进行适当运动,有助于雏鸡适应自然环境。

2.4 加强雏舍通风换气 雏鸡代谢旺盛,因雏鸡呼吸、潮湿垫料及粪污会大量散发CO2和NH3等有害气体,污染雏舍空气,危害雏鸡健康。雏舍要定期通风换气,有条件的可安设通风换气装置,确保雏舍空气良好。为避免雏舍温度因通风而降低,可在通风换气前先将雏舍温度提高1℃~2℃,待通风换气结束后降至先前舍温即可。

3 强化雏鸡群的饲养管理

一方面,雏鸡入舍后要先给水后开食,雏鸡前3d以饮用5%葡萄糖水为宜,之后改为温水供给,确保饮水充足、洁净,通常雏鸡饮水2h后开食,开食饲料最好是具有较强适口性、易消化的营养丰富全价的颗粒饲料,开食料的饲喂要做到少给勤添,防止雏鸡过食引起消化不良;另一方面,结合雏鸡日龄,供其全价饲料,严禁饲喂霉变饲料,防止雏鸡发生饲料中毒现象,并且要注重补给雏鸡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特别注意补硒以及维生素A、E、D、B2等,确保日粮营养成分均衡,增强雏鸡机体抵抗力,提高雏鸡质量和成活率。

4 做好雏鸡驱虫和卫生防疫工作

一是定期驱虫,雏鸡群要每月实施1次预防性的驱虫,尤其是蛔虫的驱除,能够采用驱虫净或驱蛔灵等药物,同时为最大程度上缓解雏鸡受到应激因素的影响,可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VK制剂5mg。二是预防性投药对提高雏鸡质量和成活率有显著作用,然而预防性投药要确保合理、科学,避免耐药性产生。种鸡产蛋期发病后要慎重用药,对药物种类和剂量予以严格控制,降低雏鸡畸形率。三是严格执行消毒程序,雏舍粪便要及时清除,定期对鸡舍、地面、墙壁和饲具、饲养设备采用多种消毒药物轮换消毒,采用季铵盐类或碘制剂进行带鸡消毒。一旦出现疫病要及时诊断治疗,病死鸡进行焚烧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并对污染的场地和环境、器具进行全面消毒,彻底消灭传染源。四是免疫接种。结合本地疫病流行状况,制定一套符合本场实际的雏鸡免疫程序,同时保证免疫接种质量。鉴于雏鸡机体免疫系统发育不健全,加强免疫接种能够有效防控雏鸡疫病,最大程度上降低雏鸡死亡率,提高雏鸡质量和成活率。

猜你喜欢
种蛋种鸡换气
肉用种鸡育成阶段的养殖管理技术
种鸡转群注意这七点
肉种鸡的饲养管理措施
6月白羽肉鸡种蛋价格跌幅已超40%
种鸡休产期该咋管理
日粮添加虾青素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浅谈流行音乐演唱中如何注意换气点的掌握
基于CD4060 的室内换气系统延时关机电路设计
火星丁丁当·优质种蛋
清晨别急着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