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天南星的研究进展

2020-12-30 15:48徐寒冰张靖宜孙铭君
山东畜牧兽医 2020年11期
关键词: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研究

徐寒冰,张靖宜,孙铭君

中草药天南星的研究进展

徐寒冰1,张靖宜2,孙铭君1

(1.山东省荣成市成山畜牧兽医站,山东 荣成 264319;2.山东省荣成市俚岛畜牧兽医站,山东 荣成)

本文通过介绍中草药天南星的特性和目前的研究进展,结合天南星的药理作用及毒性,同时论述了天南星的炮制,对天南星的前景展开了讨论,为临床治疗以及天南星将来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减少生产中抗生素的使用,实现健康养殖,提供更加健康、安全的食品。

天南星,始载于《本草拾遗》,为天南星科(Araceae)天南星属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Wall.) Schott.、异叶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ume.、东北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 Maxim.的干燥块茎[1]。天南星科植物可被作为观赏与药用型植物,有毒性与刺激性。古代文献记载其有毒,生品仅限于外用,内服需用炮制品[2],天南星性温,味苦、辛,有毒,归肺、肝、脾经,具有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之功效,用于治疗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等疾病。本文对天南星目前研究状况进行归纳和总结,为今后对天南星科学地认识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借鉴,为进一步将天南星应用于养殖业提供一定的依据。

1 天南星的炮制

《本草纲目》:“性紧而毒,故能攻积拔肿而治口涡舌麻[3]。”《本草汇言》:“牛胆苦寒而润,有益肝镇惊之功,制星之燥而使不毒[4]。”《大同药物学》:“南星辛而带麻,温而有毒,其气暴悍,后人望而畏之,加牛胆监制[5]。”《仁斋直指方》:“南星得防风则不麻,得牛胆则不躁,得火炮则不毒[6]。”

1.1 制天南星 气味苦温,入肺、脾、肝三经。本品辛燥而烈,能燥湿散寒,散风涤痰,开泄走窜,通经活络,故常用于治疗风寒停滞肌肤经络,痰湿阻滞经络所致的关节疼痛沉着,肌肤麻木不仁,局部欠温怕冷之风寒痰湿证。制天南星与制川乌、制草乌、乳香、没药、地龙等配伍,温经散寒,祛风涤痰,活络蠲痹[7-9]。

1.2 胆南星 是将制天南星研细末与牛胆汁充分和匀炮制而成,其味更苦,辛温燥烈之性大为减弱,性变凉润,且无伤阴之弊[10]。胆南星寒凉,可涤痰热,开心窍,胆南星合天竹黄、郁金、黄连、石菖蒲、远志等,用治证属热型中风昏仆以及癫痫病[11]。

1.3 生天南星 辛温燥烈最甚,辛散走血,可消肿定痛,为通经透络,温化寒凝之佳品[11]。因其有毒,临床多以本品醋磨汁外用贴敷。善治疮疡肿痛,瘰疬痰核,跌仆损伤,瘀血肿痛者[12]。

2 天南星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天南星有很多有效成分,成分复杂。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天南星的不断深入,现已分离出多种化学成分,如三萜皂苷、安息香酸、淀粉、D-谷甾醇等。同时含有氨基酸、β-谷甾醇和钙、磷、铝、锌等21种无机元素。另外还含有丰富的生物碱类和苷类[13, 14]。

3 天南星的药理作用研究

3.1 燥湿化痰 天南星燥湿之功更烈于半夏,适用于风痰咳嗽、顽痰咳嗽及痰湿壅滞,常与陈皮、半夏、白术同用。天南星皂苷成分刺激了动物胃部的黏膜,带动了呼吸道黏膜的分泌,从而达到增加排出呼吸道细菌,保持呼吸道干净,保护呼吸道功能的目的[15-17]。

3.2 祛风止痉 天南星为祛风痰的主药,常用于癫痫、口眼歪斜、中风口紧、全身风痹、四肢痉挛、破伤风等。天南星醇类提取物和戊巴比妥钠有类似作用,可以相互增强药效,静脉注射动物可以延长动物休眠时间。传统中医药使用中天南星对中枢神经系统起效的成分[18],但是天南星的醇类成分其药效是否更强、毒副作用是否更弱、应用范围是否不同等仍需判断,以决定是否有必要加强研究获得取代或配合戊巴比妥钠的新的药物[19]。

3.3 散结消肿 天南星能消肿毒,外用可散结消肿,用于痈疽痰核、关节疼痛等,有消肿定痛的功效。天南星对毛细管通透性增高、炎性渗出以及组织水肿都有抑制作用,并且可通过提高垂体-肾上腺系统的功能而间接地发挥抗炎作用[20]。

3.4 抗菌作用 天南星醇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埃希氏菌、鸡大肠杆菌、猪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腊状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都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鸡大肠杆菌和猪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更强[21, 22]。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分裂,抑菌活性成分可能为皂甙类物质[23]。

3.5 抗肿瘤作用 目前提取出来的D-甘露醇已被证实存在确切的抑癌作用,能诱导SMMC-772l细胞程序性凋亡,其抑制细胞生长率与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呈剂量依赖性,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特定的传导通路caspase途径llSl[24, 25]。

4 总结与展望

天南星目前已经成为医药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对天南星抗肿瘤的研究,在目前肿瘤研究普遍不能取得满意效果和中医挖掘的浪潮的推动下更为突出。天南星具有抗虫活性。当前,化学杀虫剂的毒性、残留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环境与生态问题,严重的威胁着人类自身和环境的安全,而天南星可以称为“中草药农药”,具有与环境良好的相容性,不污染环境,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可以开发为绿色无公害植物杀虫剂。目前养殖行业中抗生素的使用量逐渐加大,希望通过研发将天南星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使用,达到未病先防,中西结合的目的,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促进健康养殖。对天南星的研究有重要意义,从中可以充分挖掘和发挥它的药用价值,有效开发和利用天南星资源。

[1] 王志强. 天南星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药物评价研究, 2009, 02: 144-149.

[2] 杜潇. 天南星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概况[J].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 07: 3408.

[3] 徐皓. 天南星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 2011, 11: 1046-1048.

[4] 朱法根. 半夏、掌叶半夏中凝集素蛋白促炎作用及矾制解毒机理研究[D].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 2012.

[5] 熊少希. 生姜、白矾、甘草降低天南星毒性机制初探[J]. 中成药研究, 1985, 05: 17.

[6] 钟凌云. 半夏刺激性毒性成分、炮制减毒机理及工艺研究[D].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 2007.

[7] 杨国平, 钱金栿. 天南星研究概述[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 03: 19-21.

[8] 杨书彬, 王喜军. 天南星的毒性认识及毒性研究现状[J]. 中医药学报, 2009, 05: 102-104.

[9] 汪荣斌, 王存琴, 刘晓龙. 天南星(虎掌南星)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04: 590-592.

[10] 于强, 于洋. 天南星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 中医药信息, 2007, 05: 26-28.

[11] 梁蕾, 魏征人. 天南星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 2008, 06: 73-78.

[12] 汪蕾, 张继振. 天南星属植物研究进展[J].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66-72.

[13] 季申. GC测定天南星中β-谷甾醇的含量[J]. 中成药, 2000, 02: 52-53.

[14] 李绪文, 刘松艳, 闫江红等. 东北天南星根脂肪酸成分的研究[J].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2001, 02: 143-144.

[15] 杨宗辉, 尹建元, 魏征人等. 天南星提取物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7, 02: 142-144.

[16] 蒋志斌. 川乌、附子、半夏、天南星炮制方法及用量商榷[J]. 中国药房, 2007, 09: 717-718.

[17] 杨嘉, 刘文炜, 霍昕等. 天南星挥发性成分研究[J]. 生物技术, 2007, 05: 52-54.

[18] 赫炎, 刘峘, 唐力英等. 天南星炮制历史沿革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07, 23: 2577-2580.

[19] 张学华, 张群, 王蓓. 制天南星、胆南星、生天南星临床如何区别应用[J]. 中医杂志, 2008, 07: 663.

[20] 邹晓红, 鲁岐, 杨继祥等. 天南星化学成分的研究[J]. 特产研究, 1997, 01: 29-37.

[21] 杨中林, 朱谧, 顾萱. 天南星各种炮制品的药效学初步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98, 05: 22-24.

[22] 王广树, 刘银燕, 陈滴等. 东北天南星块茎化学成分的研究[J]. 特产研究, 2009, 02: 21-22+28.

[23] 居羚, 韩文静, 池玉梅. 天南星药典品种黄酮含量测定和鉴别方法的研究[J]. 中成药, 2010, 02: 308-311.

[24] 季申, 丁声颂, 李颖. 10种药用天南星的化学成分分析[J].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1989, 03: 203-208.

[25] 杨宗辉. 天南星有效部位抗肝癌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吉林大学: 长春, 2007.

(2020–07–13)

S853.72

A

1007-1733(2020)11-0067-02

猜你喜欢
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研究
锰配合物催化加氢反应的研究进展
中药大黄在临床应用中的功效以及对其药理作用分析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眼底成像前沿技术研究进展
茶树油药理作用及包合技术研究进展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葛根黄酮类化合物在抗氧化、抗缺氧方面的药理作用分析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