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汽的新时代

2020-12-31 10:30文/
中国汽车界 2020年12期
关键词:德卡重卡高端

文/

中国重汽迎来了发展史上最好时期。

11月30日,中国重汽举行了汕德卡月产销1万辆下线交车仪式。1—11月,汕德卡已累计销量已超7万辆。这是继今年3月汕德卡月产销突破5000辆后创造的又一月产新纪录。

两天前的11月28日,斯堪尼亚最新收购的如皋制造基地正式揭牌。这让中国重汽的高端战略布局呈现预见性。

一年前的2020年商务大会上,中国重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旭光提出的“汕德卡年销5万辆的时候才叫高端品牌。”这一目标已经超额完成。

这只是他兑现承诺的一部分。

重卡稳居行业第三;豪沃轻卡首摘轻卡“探花”;牵引车增速行业第一;搅拌车销量行业第一!天然气重卡销量、增速双第一,出口继续占领半壁江山……后疫情时代的中国重汽在“打造世界一流的全系列商用车集团”战略愿景引领下,取得了令业界瞩目的成绩。

2021年云商务大会,重汽用数据向外界传递出这样的强烈信号:属于中国重汽的全新时代到来了。

1-10月份,中国重汽累计销售整车37.4万辆,同比增长60%,其中重卡22.7万辆,同比增长50%;中轻卡14.7万辆,同比增长78%。

另一份数据更能证明商业上的成功。今年前10月,中国重汽实现汇总营业收入1407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同比增长81%。今年前三季度,各项经济指标已经全面超越2019全年,这在中国重汽发展史上是首次。

度过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一年后,中国重汽站在新的起跑线。

一方面是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刻,另一方面,汽车业正处于智能化、新能源为标志的技术变革关口,中国重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新时代、新科技、新重汽”为主题,他们正在给出有力作答。

01:落地“高端”

2013年1月17日,汕德卡(SITRAK)作为中国重汽与德国曼公司资本与技术深度合作成果面世。

作为中国重卡迈向高端的引领者,汕德卡在发布之初,其定位就是进口替代型车型,以媲美进口车的配置和性能,以及可靠性来阻击进口车。

销量提升并非一蹴而就。从2015年国内销量不足1000辆,到年销售突破10000辆,再到2019年一季度订单实现3000辆。2020年3月,汕德卡月产销突破5000辆,时隔8个月后,月产销突破1万辆,1-11月份累计订单同比增长259%。

从销量数据看,汕德卡的发力主要是在2020年。销量的快速增长,源自于产品线的拓展与产品价值提升。

一方面,汕德卡的价格进行调整,价格有所下探,在保证配置不变的情况下,售价进行了合理下调,让利于消费者。

另一方面,汕德卡产品线全面拓宽,往下拓展了G系列,往上有C7H系列,甚至推出了超高顶奢华版。汕德卡品牌C系列高端产品与G系列尊享产品现已形成合理区隔。中国重汽根据不同客户需求,配置更丰富。

2020年4月12日,“全勤汕德卡,高效王中王——中国重汽汕德卡潍柴机全国首发”。中国重汽与潍柴双方联合实现多方面互补,汕德卡在各细分市场全面发力,在公路牵引车、工程车、快递快运及专用车底盘等领域,通过聚焦重点市场、配置优势资源,实现多个领域突破提升。

市场层面之外,汕德卡销量实现突破根源在于企业内部的变革。近两年来,在新一届领导班子领导下,中国重汽植入全新的企业文化,树立起“客户满意是我们的宗旨”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不争第一 就是在混”的激情、“一天当两天半用”的效率在整个中国重汽蔚然成风,整个企业形成了激情干事的良好生态。

“汕德卡目标就是品牌高端化、品质高端化、服务高端化,要让客户舍得花钱买高端品牌,价值能够提高。”谭旭光表示。

为此,集团上下价值观的高度统一,营销、技术、制造部门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密切配合、无缝链接,产品适销对路,真正满足了用户的用车需求。汕德卡“高端高效”的印象已深植用户心中。

通过不断改革增强内生动力,贴近市场满足用户需求,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汕德卡月产销破万,正是中国重汽全面深化改革结出的硕果。

02:转型自主

汕德卡并不能承载重汽对于高端市场的全部期待。

尽管,中国卡车市场目前由本土制造商主导,但对更有效的物流和可持续运输的需求以及对具有更高技术含量、更好性能和更高可用性的现代车辆的需求正在增长。

中国正迅速推行更加开放、更基于市场的经济体制,这促使跨国企业决定在中国市场进行投资。

随着国际商用车巨头深化整合,国内商用车股比放开,中国商用车将进一步与国际品牌同台竞技,中国重汽必须要提前布局,占据高位。

数十年核心动力打造经验让谭旭光深知掌控自主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必要。“没有专属于自己的民族品牌,造多少车成就的都是他人的辉煌。”他不止一次强调,“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要将中国重汽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商用车集团,中国重汽必须实现技术全球引领,掌控高端商用车核心竞争力。”

复兴黄河重卡的种子,早在彼时就埋进土壤。履新中国重汽后,谭旭光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创新,建立了高度市场化的激励机制,构建了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开放生态。

坚持走自主正向研发之路,通过研发大投入、人才大引进、生态大变革,实现对于技术的掌控。在此基础上,中国重汽顺利启动黄河品牌,推出新一代自主高端重卡。这也是中国重汽从技术引进向自主正向开发的战略转型的分水岭。同时,中国重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产品研发与创新,在智能化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并在新能源领域实现战略布局。

11月19日,中国重汽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项目投产暨首台车辆下线仪式在山东济南莱芜举行。

作为山东重工(济南莱芜)绿色智造产业城核心项目之一, 中国重汽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项目,总投资150亿元,占地面积3106亩,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

据了解,该项目从开工到正式投产和首台车辆下线,仅用了280天。谭旭光表示,新项目的投产,标志着山东制造业迈向高端的第一个项目成功落地。

2018年,山东成为中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而设定区域发展战略的省份,开启了这个传统经济大省产业结构的转型之路。这是中国重汽向山东省交出的一份创新发展新答卷。

中国重卡始于黄河。1959年,中国重汽集团的前身——济南汽车制造厂,成功制造出我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牌JN150型8吨载货汽车,揭开了我国重型汽车工业建设的序幕。

从第一辆黄河牌JN150载货车诞生,到1990年的30年间,黄河牌汽车累计生产10万辆,占国产重型汽车保有量的72%。

随着时代变迁,消费群体和产业、市场环境都在发生变化,黄河的复兴仅仅依赖情感还远远不够。最终还是要产品说话。

作为中国重汽正向研发实力的集大成之作,新一代黄河是黄河重卡是中国重汽集成最先进科技的结晶,主打高端干线物流牵引车市场,各项性能全面实现国内引领,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中国重汽黄河重卡采用“子弹头”外形设计,通过匹配低风阻挂车,风阻系数(Cd)达到0.37,比国际主流产品低30%。按照干线物流运输平均车85km/h、年行驶里程30万公里、油耗降低10%计算,每车全年可节省费用5-6万元。

动力上,黄河”重卡搭载的是专用MC11或者MC13 H系列发动机和潍柴H系列发动机,最大功率可达600马力,最大扭矩为2700N·m,B10寿命高达180万公里。

黄河重卡不但匹配黄金动力链,还有各类智能系统加持。目前已具备L2级智能驾驶水平,并预留了L3级无人驾驶系统接口,可满足未来L3级无人驾驶功能拓展需要。

日前,黄河重卡开启了溯源之旅。新一代黄河重卡从东营黄河入海口出发,沿黄河溯源而上。经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四川、青海九省,最终到达黄河源头。全程行驶距离超4000公里。活动对黄河重卡的油耗、操控、外观、舒适、动力、和智能进行专业的评测。

在河南荷宝高速延津服务区到修武服务区85公里的路段,新一代黄河6×4重卡在媒体的见证下,举办了第一段节油挑战赛,在车货总重48吨的前提下,新一代黄河6×4重卡百公里油耗仅为26.32升。

2020年11月19日,“黄河重卡 未来你好”——中国重汽黄河重卡溯源之旅在青海玛多正式收官。这是自力更生黄河精神的溯源,也是黄河重卡强大实力的验证。肩负使命,焕然新生,黄河重卡将代表中国高端重卡加速迈向世界舞台。

03:“明天更辉煌”

“汕德卡每个月都在创造着历史。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的明天会更辉煌。“商务年会上,一位与会经销商激动地对着镜头说。

汕德卡的爆发让行业看到了一个被唤醒的中国重汽。这种自上而下,自内而外的变革带来的活力,已经呈现在市场层面。

技术引进,产业链协同,开放的目的是用好资源,最终还是要回归自主。合适的产品,就是在合适的时间点投放合适的技术。

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整合,客户对于车辆的需求也正在变革。从最开始单一的价格影响因素开始转向更科学的全生命周期TCO运营计算,来应对物流行业更加激烈的竞争。

市场对于高端重卡的需求正在加大。毕竟,高端车型虽然初始投入较大,但寿命长、省油、可靠性高、驾驶舒适性和适用场景广泛,从全寿命周期看还是划算的。从这个角度看,黄河重卡的推出恰逢其实。

不仅是黄河品牌,中国重汽正向研发的全新一代重卡、全新一代轻卡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产品布局方面,新黄河X7瞄准高端的长途高速物流市场,豪沃TH7-G系列高地板、V系列低地板与TX系列中宽体产品形成组合。豪瀚系列将更名为豪沃N系列,2021年也将补充新开发的宽体驾驶室产品,汕德卡持续发力C、G系列,2021年将发布外观内饰提升版本,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

未来5年,中国重汽还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始终保持全系列产品的技术领先性。

中国重汽认为,2020年我国重卡总销量将达155-160万辆,2021年则会回归到100-120万辆的正常水平。明年上半年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中国重汽已经进入“战时”备战状态。

成功没有奥秘。确保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持续建设高水平营销体系,确保售后服务迈上新台阶,看似众所周知的理论,重汽要做出十足的操作性。对于这样的企业,“更辉煌的明天”不是憧憬。

猜你喜欢
德卡重卡高端
为航空航天领域提供高端基材
重卡内饰模块化技术
某重卡线束磨损失效分析与可靠性提升
3月产销数据显示:重卡和轻卡再创历史新高
Polk(普乐之声)推出高端Reserve系列音箱
归心中国制造 情系精密高端
汕德卡:“阳春白雪”众人昕
为什么说“高端鲁酒”的希望在“芝香”?
约瑟夫·寇德卡:谜一样的摄影大师
首尔摄影博物馆(MOPS),首尔,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