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020-12-31 00:16甘肃省定西市岷县西江学区黄安喜
亚太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铁罐陶罐晏子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西江学区 黄安喜

众所周知,阅读占据小学语文课本近三分之一的内容,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所占分量很重。所以,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方面下大功夫。但是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认为阅读是非常枯燥的,不爱阅读、不愿意阅读,为语文教学加大了难度。因此,教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成了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本文将根据个人教育经验与近年来的理论研究成果,谈谈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策略。

一、创设阅读情境,感受作者情感

语文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给学生创设阅读情境,构建适宜的阅读背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在授课之前准备好与课文内容符合的阅读情境。

例如,如果阅读课文是优美的散文或者古诗之类的,就要配上与阅读内容相符的有关音乐及图画背景;如果阅读课文是记叙文,就要匹配有关的课本剧;如果阅读课文属于说明文,就要制作相应的电子课件等。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反复阅读课文,可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能够很自然地领悟作者的情感体验。比如在学习《陶罐与铁罐》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一遍课文,同时从网上搜索相关动画视频,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而学生在视频演示中能够从语气、声音等方面感受到铁罐的“傲慢”与陶罐的“谦卑”,从铁罐、陶罐的眼神中观察它们的心理特征。笔者在课堂上告诉学生:“铁罐的眼神明显看不起陶罐,嫌弃陶罐内部的酸菜味,刻意疏远陶罐,而陶罐的眼神比较谦和、可爱。几天之后发生了地震,铁罐与陶罐均掩埋在废墟当中,但是经过几百年后陶罐依然存在,而铁罐消失不见。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铁罐的材质是铁,铁常年埋在土壤中会逐渐氧化而消失不见;但是陶罐不同,陶罐的材质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石头,而这种石头在几百年后依然存在,这就是陶罐的厉害之处。所以你们在看完这个视频之后学到了什么?”一阵讨论之后,一个学生举起了手,回答道:“我认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看不起任何人,任何看起来比自己弱的人也有自己的优点。”笔者示意这位学生先坐下来并掌声鼓励。笔者继续讲道:“同学们你们看,陶罐出土之后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兄弟铁罐,这是因为它仍然把铁罐当作好朋友,陶罐身上具有怎样的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呢?”有人说宽容,有人说善良,还有人说仗义。笔者告诉他们:“无论是宽容还是善良或者仗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优点。”同学们点了点头。这节课学生的表现都非常棒,可见阅读情境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绘制思维导图,打造趣味课堂

思维导图是一种多姿多彩、高效有趣的教学方法,以图形呈现知识是其主要形式,让思维绽放是其鲜明特色。把思维导图应用到语文教学中,不仅能让学生的思维经历头脑风暴,还能使语文教学趣味盎然。有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融入思维导图教学法。

例如在教学《晏子使楚》这一课时,首先,笔者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晏子使楚》。请你们认真地阅读这篇课文。”于是,学生对《晏子使楚》这篇课文进行阅读。然后笔者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晏子使楚》有关内容进行归纳呢?”于是,学生按照笔者提出的这一具有创意性的要求,对《晏子使楚》内容进行归纳。有的学生以课文结构为关键词,延伸出出使楚国、楚晏交锋、获得尊重等分支;还有的学生以三次侮辱、三次反驳为关键词,把钻入狗洞、没有人了、犯盗窃罪等内容放入三次侮辱之中,把楚国是狗国、不中用的人、水土不同等内容放入三次反驳之中。这样进行教学充分增加了《晏子使楚》教学的趣味性。

三、组织主题活动,拓宽学习空间

现阶段的小学生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与传统的学习者相比,他们更加熟练地掌握着现代信息设备的使用方法,可以自由地搜集网络学习资源,这是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优势。故要想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教师就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发挥教学优势,拓宽学生的语文阅读空间,让学生泛舟文海,自由地撷取智慧果实。

例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笔者曾为学生组织了一次以寓言故事为主题的阅读教学活动。首先,笔者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身边的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搜集古今中外的寓言故事;其次,让学生继续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搜集到的寓言故事进行分类整理,并填写读书档案;最后,举办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以组际交流的方式交流自己的阅读经验。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笔者以组织主题活动的方式既解决了课外阅读目的性差、效率低的问题,又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拓展了学生的阅读空间。

四、读写有机结合,推动语言运用

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重要的能力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边阅读边批注的形式,圈出文本中的好词佳句,标注出自己的疑惑点和兴趣点,并在空白处写上自己的独特见解,促进学生更好地品味文本,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

比如在教学《晏子使楚》这一课时,每个学生对文章的体会不同,教师可以让学生边阅读边批注,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深刻体会文章所描绘的晏子形象。比如在面对狗洞时,文中是这样描写的:“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有的学生在此处批注道:不慌不忙,巧妙应对,多么沉着冷静、机智过人的晏子啊!有的学生批注道:用词简练形象,一个看字,令人无限遐想,仿佛一个不卑不亢、大智若愚的人物向我们走来!这样,通过批注,学生对文章理解得更加深刻。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缩写《晏子使楚》的故事,并讲给别人听。这样,通过读写的有机结合,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文章的个性化理解,让学生学会了学习,更促进了学生的语言运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除此以外,小学课本中有很多寓言故事,比如《龟兔赛跑》中,笔者引导学生自己编写寓言故事,试着想象兔子和乌龟在赛跑时都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兔子输掉比赛?在本节课寓言的编写中,学生表现出了非常浓郁的兴趣。他们中有人这样写道:“兔子和乌龟在赛跑中,兔子先看到了终点不远处有一块美味的蛋糕,于是它便狼吞虎咽地去品尝蛋糕。可是吃完蛋糕又想喝葡萄酒,这时它连比赛也不管了,跑到不远处寻找葡萄酒。好不容易找到葡萄酒,兔子一饮而尽:‘好美味的葡萄酒!’这时候一阵掌声飘过兔子的耳朵,原来是乌龟取得胜利拿到了金牌。兔子这时候猛然拍了拍自己的脑袋:‘都怪我!我为什么要去品尝蛋糕又要去喝酒呢!’兔子懊恼不已,可是谁叫它嘴馋又定力不足呢?”这个故事得到了全班同学的一致掌声。笔者告诉他们:“同学们,你们看,这位同学的寓言故事编写得非常棒,其实你们也可以的,但是在此之前我们要好好学习,多认识一些字词,来编写一些更好看的寓言故事或者童话故事。让我们长大后成为安徒生那样的童话大师好不好?”学生十分活跃,兴致很高。

五、拓展经典阅读,提升文化底蕴

文化素养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有些学校在教学时多以教材内容为主,严重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导致学生文化积淀不足,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学生的阅读范围更是狭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拓展学生对经典文章的阅读,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提升他们的文化底蕴,促进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经典书籍带入教室,共同组成一个阅读角,让学生互换书籍进行阅读,这就能大大拓展学生的阅读量。教师也可以从网上搜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经典阅读资料,通过班级交流群发给学生,让学生课下阅读,既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有效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教师还可以组织读书交流会,让学生推荐经典好书,分享读书心得,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视野,促进他们的阅读交流。这样能有效拓展学生阅读的范围,对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有巨大的作用。

六、采用主题阅读,分析同类文章

主题阅读是将主题相似或同一主题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综合性阅读。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比较讲究课程的丰富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趣味性,但是这种阅读教学容易忽视学生的系统性思考。而主题阅读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走遍天下书为侣》和《忆读书》这两篇课文从题目看似乎并没有太大的联系,但是事实上这两篇课文表达的都是对于书的推崇。在《走遍天下书为侣》这篇散文中,作者以做假设的方式提出了要以书为伴。例如在第一段中提出了很多可以选择的伴侣,美丽的图画、有趣的书、扑克牌、百音盒和口琴。第二段以坚定的口吻回答道:我会选一本书。接着说出了自己选书为伴的理由,最后号召大家多读书。虽然是散文,但是却结构十分鲜明,为学生的阅读理解提供了便利。而《忆读书》则是以作者对书爱而不得的情绪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动作描写细致、比喻巧妙,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而群文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有活力的教学方式,可以根据教学方式的变化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系统的思考方式。主题阅读正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阅读教学分支,今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对其进行灵活地运用。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心底爱上语文,喜欢文学,热爱阅读。教师要优化自己的课程设计,利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构建课外阅读教学模式、综合阅读教学模式以及高效阅读教学模式,在新课改目标下,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其文学修养。

猜你喜欢
铁罐陶罐晏子
陶罐会呀会跳舞
河南三门峡西周墓出土器物
写好人物神态,彰显人物性格
晏子不辱使命
晏子使楚
对话显“品格”
铁罐帆船
晏子使楚
晏子辞退高缭
《陶罐和铁罐》告诉了我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