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物象的选择与聚焦”教学设计

2020-12-31 04:16江苏省洪泽中学袁安彬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20年7期
关键词:后园曾祖父老宅

江苏省洪泽中学 袁安彬

【教学目标】

1.了解物象的涵义和其在记叙文中作用。

2.学会在记叙文写作中精心选择并聚焦物象。

【教学重难点】

认知、理解记叙文中物象选择和物象聚焦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了解物象涵义

以《项脊轩志》中“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的赏析切入,由睹物思人,时间有度量,思念变可数,引出物象及涵义。明确物象为人格化、人情味的描写对象,及描写者的志、情与心声。

二、师生互动,学习物象选择与聚焦

1.联系旧学,明确物象的作用

提问:回忆学过的记叙性文章,选取某一物象(如以“月”为例),自主回忆、交流其在这些作品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故乡》中写少年闰土月下刺猹的段落;《我心归去》中故乡月夜的回想。

明确:物象可以衬托人物,寄托情意;物象可以揭示哲理,深化主题。

2.经典分析,探究物象的聚集

活动1:选取《西地平线上》中“落日”的描绘,进行片段阅读,探究物象的选择。

片段1:太阳刚偏西,就变得不怎么显明了,像一枚灰白色的硬币,冷冷地停驻在西边天空。

片段2:整个一个下午,太阳就这样不死不活地在我们的车屁股的地方照耀着……分明有一个物什,在西天半空悬着。

片段3:在我们不经意的一次回头中,蓦地看见空旷的西地平线上,一轮血红的落日停滞在那里。

探究结果:

片段1:从色彩、形状、触觉的角度进行静态描写,运用比喻修辞,突出了落日毫无生气的特点。

片段2:运用错觉,幻觉描写,运用拟人手法,也突出落日毫无生气的特点。

片段3:从色彩的角度进行静态描写,写出了落日下壮丽的感受。

明确:可以从色彩、形状描写物象,运用修辞手法、调动多种感官突显物象的特征。物象描写要体现思想和突显主题。

3.片段点评,尝试物象叙写升格

活动2:阅读下列作文片段,进行物象选择与聚焦训练。

原文片段:假日回到乡下的老宅。老宅是上了年岁的,记忆中的后园要比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更有趣,尤其有存活了不知道多少岁月的两棵硕大的桂花树,树冠一直升过屋顶,一棵是银桂,乳白色的花;一棵是金桂,金黄色的花;每每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曾祖父在世的时候,常常在两棵桂花树下看书、品茶或是背着手散步。老宅里那仙风道骨的曾祖父早已作古,而还守着老宅的祖父已经垂垂老矣,他却不怎么喜欢打理后院,而且本家的人大多像飞蓬一样在异地扎根,有的连清明和春节都不回来了。

点评:片段中的物象为“桂花树”,但是只写了桂花树昔日的景象,写了曾祖父与桂花树之间的关系,却没有很好地将桂花树与乡土情结、家园情思结合。

问题引路:选文中借助什么物象传递情感?如何修改,使内容更丰富,情感更真挚,主题更深刻?

升格参考:高中三年异地求学,很少回县城的家,更不必说有着美好童年乐趣的乡下老宅。(拉远时空距离,为不了解乡下老宅的变化张本。)老宅是上了年岁的,记忆中的后园要比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更有趣,尤其有存活了不知道多少岁月的两棵硕大的桂花树,树冠一直升过屋顶,一棵是银桂,乳白色的花;一棵是金桂,金黄色的花;每每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曾祖父在世的时候,常常在两棵桂花树下看书、品茶或是背着手散步。(这里可补上自己或者自己的兄弟姐妹等在后园的愉悦生活,为深化主题服务。可改为:那时,我们经常光顾后园,无聊的时候去看看花、捉捉虫,听曾祖父给我们讲忠义故事、家族历史;犯错的时候,只要躲到桂花树下曾祖父的身后,犯再大的错误,有曾祖父的呵护也都平安无事。)老宅里那仙风道骨的曾祖父早已作古,而还守着老宅的祖父已经垂垂老矣,他却不怎么喜欢打理后院,而且本家的人大多像飞蓬一样在异地扎根,有的连清明和春节都不回来了。(这里应该写桂花树的变化,可升格为:家里的桂花树已被人花高价收购,我这次老宅之行某种意义上是和老桂花树诀别,因为我可能也成为飞蓬中的一员。)

4.课堂小结

5.布置写作任务

联系自己成长的经历,写一写对自己成长有影响的物象,要求精心选择并聚焦,写出一定的生活感悟、情感和思想。

猜你喜欢
后园曾祖父老宅
儿子要卖老宅, 母亲拒绝搬离,怎么判
老宅
有一种感觉叫不舍
纽约疫情宅家一景
我的曾祖父
老宅
后园
黑暗之光
黑暗之光
祖父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