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华逃学的行为背后

2020-12-31 07:26廖国峰石军
中小学德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小华家庭心理

廖国峰 石军

摘    要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是新时代基础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大难题。离异家庭孩子容易感受到他人异样的眼光,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甚至出现逃学行为,成为心理偏常和行为偏差的“问题学生”。对离异家庭学生小华这一个案进行深度分析,探寻系列异常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从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给出教育指导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对离异家庭女子教育矫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 键 词  心理健康教育;离异家庭;教育转化;辅导个案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0)12-00-03

一、学生个案情况

(一)基本情况

小华,男,163cm,O型血,广州市N区M中学学生,顺产,单亲随母,独生子女,体检无异常,睡眠、饮食正常,身体健康。父亲因犯罪被判入狱并导致父母离异。这给小华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阴影,导致小华长期缺乏安全感,感情比较脆弱。小华跟随母亲后,母子之间的矛盾突出,与母亲交流甚少,亲子关系严重不良。小华妈妈仅初中文化,开了一间“士多店”(由英语转译,即“杂货铺”),没时间管教小华。但是,教育小华时候过于严格且方式欠妥,打骂居多,这导致小华更加不愿意与妈妈沟通,对妈妈更加抗拒。据班主任反映,小华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思想還算单纯。他没有心思上学,经常无精打采、开小差、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缺乏学习动力,有较为严重的厌学情绪,甚至有逃学行为。

(二)案主生态系统分析

1.社会关系生态系统

小华的生活圈不大,主要集中在学校和家庭场域,没太多接触社会场域,更没有接触到社会上所谓的“小混混”,生活相对简单、单纯。自从爸爸入狱后,他对爸爸就极痛恨,也很少有机会与爸爸沟通,父子关系较为恶劣;小华没有很好的同伴,这可能和他一直比较沉默的个性有关;小华和妈妈形同陌路,经常疏远妈妈,家庭氛围紧张;因为学习成绩比较差,小华和任课老师的关系非常一般,唯独与班主任的关系还比较好,主要原因是班主任老师经常找小华谈话,对小华做了很多思想工作。

2.个人生态系统

(1)生理方面,小华身体状况良好,偏瘦,不太喜欢有约束的生活。(2)认知方面,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固执且存在偏见,比如:觉得父母不关心他,爸爸的入狱和妈妈的粗暴教育让他抬不起头。(3)行为方面,基本上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上课也不认真听课,喜欢与妈妈“冷战”,存在一定程度的行为偏差。

综上,小华本质上是一位比较善良的孩子,但是因为家庭的原因,心理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焦虑程度高,而且较为自卑,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对学习较为厌恶,有逃学倾向和逃学行为。

(三)心理测验结果

经《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测试,小华的智商IQ=98,为正常水平;根据学习动机测验量表(KKT)分析,小华学习动机强度低、欲求水准较低、焦虑程度高、缺乏学习热情、逃避困难、对自己要求较低。

二、探寻行为背后的原因

(一)亲子关系紧张,父母之爱缺失

离异的家庭现状以及父亲的入狱,导致小华亲子关系严重不良,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甚至抑郁状态,对小华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紧张的心理气氛导致小华一系列行为变化,比如不喜欢和同学交往,喜欢独处,越来越沉默、内向和自卑。

(二)放任的家庭教养方式

通过对小华的全面了解和深度分析发现,小华的家庭教养方式以放任型为主。一方面小华的母亲忙于看管士多店,根本无暇顾及小华,再加上自己文化程度偏低,对教育小华有心无力。而小华很少会对妈妈叙说自己的想法。父亲的入狱给小华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在家里小华基本上处于“无人问津”的境地,完全处于“真空”的状态。这种放任型的教养方式是导致小华心理障碍和厌学情绪的重要原因。

(三)高自卑感和低自信心

父母离异以及父亲入狱,让小华深感羞耻,致使他感觉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抬不起头,甚至低人一等,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和不良情绪,丧失了生活信心和学习动力,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再加上个别同学对他冷嘲热讽,他开始厌学逃学,以回避同学异样的眼光。

(四)伤害事件导致心理创伤

心理研究表明,伤害事件导致的应激反应会造成心理和精神上的刺激,严重冲击儿童的精神世界。家庭破裂、父亲入狱、母亲的粗暴教育,在多次伤害事件的打击下,小华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在学校集体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敏感,同学的眼光、话语甚至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他焦虑的原因。这最终导致了小华强烈的厌学情绪,甚至产生逃学的行为。

三、学校与家庭教育指导策略

(一)学校教育指导:辅导、理解和接纳

1.以“诚”打动学生——辅导小华

经沟通与交流发现,小华在某些问题的看法上较为固执甚至偏激。认知主义认为,错误的行为往往是错误的认知所造成的,为此,首先要以“诚”打动小华,帮助其澄清错误的认知,化解内心怨恨。比如父亲入狱、父母离异以及母亲的粗暴教育,这些家庭变故和伤害事件,其实都是有原因的。父亲入狱是因为做出了违法犯罪的行为,受到法律的惩罚是必然的,但是我们不能用父亲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以接纳的态度来承受这件事情,才是正确的做法。父母离异是因为父母之间的感情破裂,自己要尊重母亲的选择。而对于妈妈的粗暴教育,小华应该更清楚,母亲没有文化,性子又比较急,遇事控制不住自己,恨铁不成钢才出此下策。粗暴的教育背后,是妈妈的爱——她只是采取了错误的表达方式。为此,我们与其母亲进行了沟通,母亲当场表示,以后会注意对孩子的言语表达,并表示不会再粗暴打孩子,也希望小华能够原谅自己。我们建议小华,其实最好的方式就是理解和接纳,通过改变自己的认知,从而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1]

2. 以“爱”温暖学生——理解小华

首先,找到小华内心世界中最在乎和最容易接纳的人,由此寻找突破口,与小华进行沟通和交流。班主任是小华比较亲近和信任的人,也一直从小华的心理健康出发,多方面地去了解、分析、理解小华,运用各种合适的方法和心理测量工具,给予小华适当的“帮助”,应对家庭变故危机,把父母离异的伤害降低到最低。其次,通过写日记和小华对话的方法进行辅导。小华文笔很好,班主任便让他每天写日记,通过日记来观察其内心世界。班主任也会在日记上写上寄语或建议。这种交流间接地打开了小华心灵世界的一扇窗,通过日记的无声对话,实现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

3.以“心”感染学生——接纳小华

首先采用分步制定小目标的方法引导进步,让小华通过小步调来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其次,发现小华身上的闪光点,以重建自信。此外,对小华同学的积极行为给予及时强化,一旦有进步,就及時对其鼓励,让他感觉到老师们都很关心他。还可以让小华多阅读,可以为他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书,如感恩类的书籍,或者讲述单亲孩子如何走出阴影长大成人的励志故事等。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融入集体生活是治愈创伤的关键。同学的接纳是化解小华厌学的关键,只有融入集体生活,才能让小华逐渐减少父母离异带来的孤独与痛苦,同学们的“主动接纳”而不是“异样眼光”是小华融入集体生活的关键,通过集体的力量和同伴的关爱,以“心”来感染小华,让小华在集体生活中感受快乐和生活的意义是抚慰小华受伤心灵的重要力量。

(二)家庭教育指导:协同共育,改善亲子关系

1.建立“学校与家庭联系本”

让班主任和小华的母亲保持定期的联系,邀请小华妈妈参加班级的亲子活动和家长会等,对小华妈妈的教养方式给予必要的干预,积极争取母亲的配合,在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共同为小华的成长创设一个好的环境。

2.改善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

要让小华妈妈明白,作为一位母亲的应有的责任,要多为自己的孩子着想,要做出积极的改变。一方面要改变放任型的教养方式和错误的粗暴教育,让小华母亲明白这种方式是导致母子之间亲子关系不良的主要原因。另外一方面,还需要在生活中抽出时间多关心孩子、多陪伴孩子,毕竟妈妈的爱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四、评估与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和家校协同共育,小华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班主任和同学们普遍反映,小华变得开朗了,开始主动与他人积极交往和沟通;学习态度显著改善,自信心有了较大的提升,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小华妈妈反映,小华回家后,一改以往和妈妈冷战的态度,甚至能主动帮妈妈做家务,如洗碗、铺床,并按照老师要求写作业和记日记。最近的一次心理测验学习动机测验量表(KKT)也验证了这种改变:小华的各项指标有了很大改善,学习动机增强了,欲求水平符合现实的理想,考试也不像过去那样退缩和消极,焦虑程度降低,有了一定的学习热情,但学习的毅力不够,对自身的要求还不够高。

孩子的成长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孩子的很多不良行为大多由不良环境造成的。[2]离异家庭,孩子是最大受害者。学校和家庭只有为离异儿童创设一个良好的接纳环境,以“诚”打动孩子,以“爱”感染孩子,以“心”温暖孩子,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父母离异对孩子的伤害,保障每一个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婧.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概述[J].文教资料,2006(28):101-102.

[2]俞国良.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环境及其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 V13(1):44-48.

责任编辑  徐向阳

猜你喜欢
小华家庭心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想吃滴答果的慢吞吞小姐
心理小测试
诚实汤
怪怪公主过捣蛋节
寻找最美家庭
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