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打架事件带来的启示

2020-12-31 07:26缪志娣
中小学德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小王黑板老虎

缪志娣

【案例描述】

一天课间时,班上的裴同学火急火燎地跑来找我,边跑边喊,“老师,王同学和赵同学在班上打起来了,同学们都拉不住,您赶紧去看看吧……”

我一听,赶紧向班里跑去。来到班级,只见几个男生正吃力地拉着王同学,而王同学则大有要马上挣脱之势,看得出他非常愤怒。而赵同学亦愤愤地说:“我画的是老虎,又不是你,你干嘛上赶着认……”

制止了他们继续动粗之后,我把他们和两个“目击证人”带回到办公室,循例开始调查事情缘由。此时,王同学还骂骂咧咧,看样子还想和赵同学继续干一架。我只得高声喝止,不然他没法冷静下来。

“目击证人”说:王同学一进教室,看到黑板上画了一只老虎,虎头上有个“王”字,就问是谁画的,得知是赵同学,二话不说冲过去就扭打起来。我们拉都拉不住。

我问赵同学是否属实。他说:“属实。我也莫名其妙,我画的又不是他,他却冲过来打我,真是奇怪!”看来赵同学心中既有恼怒也有委屈。而王同学则怒目圆睁地反驳道:“你画老虎就是侮辱我,因为班上就我一个人姓王。”赵同学不服道:“我画的是老虎,是森林之王!你不要自作多情了。”他们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倒让我把事情都了解清楚了。

【解决策略】

男生打架很常见,但如对每一起打架事件都草率处理,对班级管理无疑将带来消极影响。因此,我决定严肃对待这件事,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矫治”措施。

一、共情:稳定情绪

所谓“共情”,即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一种能力。这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概念。在师生相处,乃至人际交往中,“共情”有着极重要的作用,它能让我们的情绪得以疏通,彼此相处更加融洽。

在此事件中,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王同学的动机和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他的动机就是自己被“侮辱”了,被当成老虎了,需要讨回公道;他的情绪是被“侮辱”之后无法抑制的愤怒。此刻的他需要被理解,被认可,否则矛盾将激化。

于是,我走过去用双手轻抚他因愤怒而抖动的双肩,并直视着他,很明确地说:“小王,老师理解你此时的愤怒,感觉被人侮辱了,特别生气,想要讨回公道。”这时,我明显感受到王同学的情绪缓和了一点,没有之前那种一触即发的暴怒了。

我转向赵同学:“小赵,老师也理解你,依你说的本是画着玩,而小王的憤怒于你来说就如飞来横祸,于是你心中既愤怒,又委屈。”

说完,我看到他们彼此间的剑拔弩张都收敛了一点。

二、追问:分解反应

此时我开始追问:“小赵,老师跟你再确认一遍,你画老虎真的不是在讽刺他吗?”

赵同学看着我,无比坚定地回答道:“我不是画他,只是觉得老虎很威风,画着好玩。”

我转向王同学,连续问:“小王,老虎是森林之王,你同意吗?”“你和赵同学往日有仇近日有冤吗?”“你觉得赵同学为什么要画老虎来侮辱你呢?”“你现在还认为他是在侮辱你吗?你百分之百确定他画的老虎就是你吗?”

王同学经过我这么一通急迫的追问,虽然嘴上还表示不服,但心里已然明白,自己大概真的冤枉人了,只是碍于面子,仍然端着不好承认罢了。

经验告诉我们,在处理矛盾时,找准契机与角度进行“追问”,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都不能全然确认的事,如何能理直气壮地怪责别人呢?

小学生的年段特征决定了他们阐述事情或处理事情时,一般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很少去思考对方的动机,也因此经常只能看到事情的表象。作为老师,理应帮助学生分析事件本质,弥补他们认知上的不足。

三、互省:明断是非

在追问之后,接下来需要引导学生深刻反思:自己究竟错在何处?如此理清自己的错处,并点出对方让自己做出如此举动的关键所在。于是,他们二人各自诉说自己与对方的不是:

“我不该不分青红皂白就冲过去打他。但他在黑板上乱涂乱画就不对。”

“我不该在黑板上画老虎,让他误会了。”

……

如此,他们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自我批评与互相批评中,明确了解是非曲直,清楚了自己的举动是否合情合理,是否“非做不可”。

可见,引导学生学会客观看待自己与对方,学会客观分析事情发展始末,对于处理整件事情至关重要。

四、化解:笑泯“恩仇”

“既然你们俩都意识到了自己与对方的错误,那你们各自道歉吧。”事情处理到接近尾声时,我自然期待他们两人握手言和了。

王同学调皮地说:“既然我们都有错,那我们的错就互相抵消了,就都不用道歉了。”赵同学随声附和。

“与其说是向对方道歉,不如说是自己给自己道歉,表示你们内心已经明白了错在何处,该如何改正。”我郑重地说。听了这话之后,他们这才真诚地互致歉意。一件原本可能大动干戈的事,就这样圆满地解决了。

五、延伸:授人以“渔”

常规处理时,到第四步的时候,事情就算解决了。但如果只是这样处理,类似事情以后仍会不断出现。如何彻底“根治”呢?这便是最重要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步:延伸教育。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虽然懂得了互相理解与互致歉意,但以后遇到类似事件时仍会不知如何处理。

于是,我接着引导:“你们还记得老师的‘手指理论吗?如果这件事情再发生一次,你们会如何处理?”他们开始沉思。

“刚才小王看到黑板上画的老虎头上有个‘王字,认为是小赵侮辱你,就急不可耐地冲过去打他。老师现在问你,‘打是你处理这件事情唯一的方法吗?”

王同学讷讷地回答道:“不是。”

“那还可以怎么处理?”王同学说不上来。

“你看,老师说过,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如果你只想到一个办法,你就会别无选择;如果你想到了两个办法,你会左右为难;如果你有三个以上的办法,你才是真正的有办法。”接着我让他们伸出五指,用我们自己“创立”的“五指理论”来思考:如果这件事情再次发生,他们会如何处理。

“我可以心平气和地走过去问他,为什么要用画老虎的方式来骂我。”

“我可以问旁边的同学,他画这个老虎是什么意思。”

“我可以请班长来解决。”

“我也可以找老师协调。”

……

“是啊,遇到问题时,处理的方法往往不止一个。我希望以后你们碰到问题时,都能先冷静地想一想,看看用什么办法来处理是最好的。”

【案例反思】

上述案例中,我通过循序渐进的五步分解法,妥善地处理了一起突发事件,结果证明效果是显著的。刚接手这个班时,班上吵闹打架的事常有发生,后来几乎没再发生过。这给了我们几点启示。

一是要及时处理问题。众所周知,班主任之所以被称为“救火队员”,是因为班级事件层出不穷,“摁下葫芦起来瓢”,令人“防不胜防”。对此,有的班主任“稳坐中军帐”,“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而有的班主任则焦头烂额,疲于奔命。出现这种差别的重要原因,是当班级事件发生后,后者没有及时处理,致使问题越积越多,乃至“从量变到质变”,导致普通问题变成棘手问题,解决难度加大;或者只是草草处理,解决了表象问题,而没有深究原因,消除问题根源,导致问题不断重现。可见,及时处理问题是有效遏止问题再出现的第一要则。

二是要科学处置问题。有经验的班主任都知道,班级问题再多,也无非可归结为几类,找到这些问题的规律,科学归因,再合理解决,问题就不容易再出现。例如,学生打架是常见现象。而经常打架的学生并不是“爱好”打架,而是当不满情绪降临时他们不知该如何化解——给他们正确的处置方法,正是我们作为教师的天职所在。心理学研究表明,打架是学生在发生意外、紧急情况时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如在上述案例中,王同学的行为从情绪与动机的角度来看是可以理解的,然而通过打架来解决问题的行为却是需要引导矫正的。此时,教师再运用合理的引导策略,让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在学生心中扎根,形成思维定势,以后当发生类似事件时,学生就知道该如何正确处置了。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

广东深圳  518100)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猜你喜欢
小王黑板老虎
黑板和粉笔
减肥
黑板
麻辣烫
老虎喜欢吃什么
老虎不在家
借钱
老虎变成猫
会发光的充气式黑板
快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