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变“包公脸”, 或是药物作怪

2020-12-31 07:29陈琼刘爱凤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20年12期
关键词:职业性菌素色素

陈琼 刘爱凤

因新冠病毒的来袭,2020年人们的生活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目前,国内新冠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新冠病毒带来的阴霾也渐渐消散。

近日,抗疫英雄——武汉市中心医院感染新冠病毒后脸变黑的易凡医生,脸已渐渐变白的消息传来后,人们为他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倍受鼓舞。但是,想必大家都很疑惑,为什么感染新冠病毒会让人脸变黑呢?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脸黑”是多黏菌素B所致

易凡医生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由于病情进展迅速,快速发展成重症,在合并呼吸衰竭的基础上出现了多器官功能衰竭,最后不得不使用了人工肺(ECMO)。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治疗后,易凡医生重获新生,但是其皮肤特别是面部皮肤却变黑了,很多人担心是新冠肺炎所致的后遗症。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易凡医生面部变黑背后的真正“元凶”是多黏菌素B。多黏菌素B是一种抗生素,其以极低的耐药性和良好的抗革兰阴性菌作用而多用于临床治疗。易凡医生由于住院时间长,并且相继出现严重的继发感染,因此根据病情的需要,治疗医生给易凡医生使用了多黏菌素B治疗。

一般而言,患者使用多黏菌素B这种药物都会出现色素沉着。多黏菌素B引起的色素沉着主要表现为头颈部肤色加深,其余部位肤色一般不发生改变,肩膀、手臂、手及上胸部可伴随出现最大直径约为1厘米的圆形深色斑点,不伴疼痛或瘙痒。色素沉着最早可发生在应用多黏菌素B后第3天,多数患者肤色改变在用药7~14天时较为明显,并随该药的使用会进一步加深。所以,易凡医生脸黑的真相是药源性色素沉着。

致皮肤变黑的药物有多类

其实,除了多黏菌素B,临床上引起药源性色素沉着的药物还有很多,它们所致色素沉着的发病部位、类型、程度和发病机制也各有不同。

致皮肤变黑的常见药物

①抗生素类药物,包括多黏菌素B、四环素类、喹诺酮类。②抗真菌药物,如伏立康唑、酮康唑等。③抗结核药物,如吡嗪酰胺。④抗病毒药物,如齐多夫定。⑤抗肿瘤药物,如伊马替尼、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等。⑥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氯氮平等。⑦心血管疾病用药,如胺碘酮、钙离子拮抗剂等。⑧抗疟疾的药物,如氯喹、羟氯喹等。⑨中药何首乌、雷公藤和火把花根片也可引起眼部或面部色素沉着。

药物致“黑”者需注意的事项

该类患者在皮肤护理上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谨遵医嘱,记住药物的不良反应。②出现皮肤药源性色素沉着时,不要紧张,一般在停药或减量之后,皮肤色素沉着会逐渐消失。③外出要做好防晒,避免阳光直射而加重药物引发的黑色素合成和累积效应。⑤保持皮肤清洁,每天用温水冲洗或者擦洗,不要使用各种化妆品、护肤品等化学物品。

药物所致的皮肤色素沉着,随着身体的慢慢康复,皮肤色素沉着会慢慢好转。因此,类似情况的患者无须紧张、多虑,谨遵医嘱,康复后一定也能“美白”成功!

皮肤变黑之药物外因素

除了药物因素,脸部突然变黑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职业因素

职业因素也会影响身体色素的代谢,如职业性黑变病。职业性黑变病是指作业环境中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慢性皮肤色素沉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颈部、双手皮肤变黑。致病因素很多,大致可归纳为3大类:①煤焦油、石油及其分馏产品。②橡胶添加剂及橡胶制品。③某些颜料、染料及其中间体。

不论何种致病因素,在接触人群中只有少數人发病,说明本病的发生与个体内在因素有关。职业性黑变病在治疗上没有特别之处,脱离环境是关键,脱离环境后皮肤颜色会得以改善。

内分泌激素变化

内分泌激素的变化也会影响身体色素的代谢。比如,雌性激素能刺激黑素的生成,一旦雌激素水平过高,可促进皮肤黑色素沉着和黄褐斑产生,雌激素水平降低色素沉着可改善。

引起色素沉着的疾病

临床上有许多疾病会导致皮肤色素沉淀,涉及皮肤科和内科多种疾病:①感染性疾病,如疟疾、黑热病、血吸虫病、结核病等。②肿瘤性疾病,尤其是恶性黑棘皮病。还有一些肿瘤如家族性胃肠道间质瘤也会使患者皮肤变黑,治疗后皮肤颜色可以完全恢复。而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会在皮肤形成不规则的黑色斑块,需要手术完全切除。③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硬皮病、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④爱迪生病、慢性肝病、肾功能衰竭等病除有原发病的表现,也可发生弥漫性色素沉着。

铁代谢异常

肝功能受损引起铁代谢异常也会导致皮肤色素沉着。铁质进入身体以后是由肝脏进行代谢与储存的,如果肝脏已经受损,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铁质就会进入血管,导致血液中的铁含量增多,这样的血液供应面部皮肤后,就容易造成脸色发黑。再者,长期的肝脏功能异常引起的代谢异常,也很容易导致皮肤暗沉无光。

皮肤变黑的原因很多,关键还得找对原因,对症处理,才能恢复肌肤的健康。

猜你喜欢
职业性菌素色素
色素热舞
“听话”的色素
伊维菌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甜油的生产及色素控制
硫酸黏菌素促生长作用将被禁
天然色素及红色素的研究进展
多黏菌素E和多黏菌素B:一模一样,还是截然不同?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维生素E拮抗绿脓菌素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