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上课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改进策略

2020-12-31 07:29丁永新王德刚
中国学校体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传接球过程活动

丁永新 王德刚

近年来,模拟上课作为检验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重要手段,被普遍运用于教师评职评优和各类教研交流评比活动中。然而,笔者发现近年来体育教师在模拟上课中存在着一些典型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能力展示和模拟上课的正常发挥。为此,体育教师有必要客观认识模拟上课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相应改进措施提升模拟上课的水平。

一、模拟上课的认识与定位

问题1:“背台词”,将模拟上课视作课堂外的单独活动

模拟上课是模拟课堂教学的无生上课形式。它以课堂教学为模拟对象,又通过模拟课堂回归教学。然而,仍有很多教师将紧扣课堂教学的模拟上课,视作脱离于教育教学工作的独立活动。例如,有些教师非常认真地准备了模拟上课讲稿和教材教法资料,甚至在进入评比准备室前还在反复背诵和翻阅,但只要独自一人进入准备室或者抽取到自己没准备的上课内容,马上就头脑一片空白。而真正进入评比教室面对评委时,教师由于过度紧张常常双手撑在讲台上语无伦次,或站在原地抓耳挠腮而草草收场。

改进:客观认识模拟上课的工具性

模拟上课的本质是一种无生上课的课堂形式,其实质是展现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工具。为此,体育教师不能将模拟上课视作脱离课堂教学的单独活动。教师可以为了提升模拟上课质量进行充分准备,但不能让模拟上课讲稿束缚了自己对于最熟悉的课堂教学的展现。甚至也不必过分纠结于是在模拟上课前专门介绍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为好,还是在模拟上课过程中进行相关信息的揭示为佳。因为,模拟上课评比的主要方面是看教师如何更好地主导课堂教学和达成教学目标。上例中的教师若能客观认识到模拟上课的工具性,然后按照平时执教常态课的教学组织流程进行模拟,那么在模拟上课时也不至于出现完全不知所措的情况,起码准备部分、体能练习和放松部分都可以加以展示。

问题2:“独角戏”,将模拟上课等同于教师教的单边行动

随着基层教师对模拟上课形式的熟悉,模拟上课就是无生上课的普遍认识已经深入人心。但也有部分教师机械地认为模拟上课就是教与学双边活动中剥离出来的教师教的单边行动,这样片面的认识必然会导致模拟上课成为简单的教学组织流程演示。其实,如果教师仅是将这种突出组织流程的操作模拟作为日常的教学准备方法或交流探讨手段也无可厚非,但如果在模拟上课评比中仍用教师教的单边模拟形式,将会因为缺乏必要的交互性和生成性,而使教学的双边活动属性发生改变。例如,某教师在模拟上课过程中只是将教学程序按部就班地讲出来,在讲解示范时只是背诵大段的动作要领,甚至连一句“听明白了吗”的交互语也没问。

改进:客观认识模拟上课的技术性

由于模拟上课是在没有学生参与教学构成、活动展现和交流应答的情况下进行的特殊课堂形式,为此教师要想表达清楚自己的理念方法、内容要点和组织流程,往往要比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付出更多努力。教师只有避免教学彩排式的走台步和背台词,才可能达到“无生胜有生”的模拟上课境界,而这恰恰是模拟上课技术性的有力展现。为此,在模拟上课时教师要通过提问、纠错、保护与帮助等教学法的运用,来有效揭示教学重难点等关键信息。例如,上例中的教师可以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同时通过变换示范面、提示观察关注点和强调动作关键词等手段,进而营造出讲解示范的现场教学情境。

问题3:“情景秀”,将模拟上课当成教师才艺展示舞台

模拟上课活动的广泛开展,有效促进了教师模拟上课水平的提高。然而,由于缺乏现实教学的学情制约和资源限制,很多教师在模拟上课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过度演绎,使得模拟上课重点由教学过程方法展示转变为教师才艺特长演绎。这其中,如果教师的个性演绎属于教学内容相关的技术技能尚可,如果是教学活动的师生互动或情境演绎则相当冒险。例如,某位男教师在教学提问环节走到评委席前,将评委比作学生问:“小明同学,老师刚才介绍的垫球口诀记住了吗?”而后见评委没有作答又自己扮做学生稚气地回答:“老师、老师,我记住了,夹、抬、蹬!”这样频繁的角色转换和夸张的声色表达,使得评委浑身起鸡皮疙瘩,类似的“用力过猛”式演绎显然是不恰当的。

改进:客观认识模拟上课的艺术性

模拟上课的艺术性虽然需要通过教学情感的充分发挥来加以展现,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不是为了展现最具情感的教学形式。而且,将教学艺术视为单纯的师生互动表演,本身就是片面的认识。因为,教学艺术是包含了教学技巧、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等方面的高度综合的艺术。为此,教师没必要为了展现模拟上课的艺术性,将表现的重点放在互动表演上,应更多关注师生互动的目的和实质。例如,上例中的男教师没必要稚气地模仿学生应答,只要继续以教师的口吻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提醒和强调即可,如“大家听清××的回答了吗?他回答得很正确!口诀是夹、抬、蹬”。

二、教学行为的设计与实施

问题1:“教教材”,模拟上课过于重教重练

在当下强调运动负荷和技能学用的教学背景下,过度强调运动项目体系和教材内容编排的“教教材”问题仍旧存在。特别是受制于无生上课的模拟形式,反而越是运动专项技能好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越容易在模拟上课过程中陷入“教教材”的低效能模式。例如,某位篮球专项教师在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模拟上课时,从准备活动滑步移动到运球与传接球的组合,再到传统的行进间四角传接球跑位,教师一丝不苟地在告訴学生应该怎样练,但却忽视了学生想要怎样练。这样的篮球训练课,忽视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现实背景,无法有效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内驱力。

改进:学为中心,模拟上课的生成性高于知识性

课堂教学的目的和价值在于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单从这一点来看,课堂教学的效果甚至与教师的运动技能和专业知识没有绝对正相关。只有教师真正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并面向每一名学生,才可能让自己的教学水平得以真正发挥。基于学生现实基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模拟上课过程中更应该加以落实,这是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平的客观体现。例如,上例中教师如果能够在传接球练习时加入友情分组,一定能够为传接球练习增添更多默契。而在练习后加入只允许使用传接球技术的篮球对抗赛,也一定会为课堂增添更多的欢声笑语。甚至还可以允许行进间传接球技术不够熟练的学生原地传接球,那么将会有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体育的乐趣。

问题2:“欠直观”,模拟上课的教法过度单一单调

体育与健康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学科,而身体练习又具有直观形象和真实具体的显性特点,这使得最贴近学习内容本源的示范法、演示法等直观教学在课堂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直观教学的运用在模拟上课过程中尤为重要,但仍有部分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忽视直观教学。例如,某位新任的健美操专项的教师在篮球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模拟上课时,因对内容不熟悉而消极应对。整个比赛过程中不但没有用到放在现场的篮球,而且连准备、放松部分也一并舍弃。就只是教师在原地大段叙述着“按拍球的侧后上方,跨步侧身护球,加速超越防守”等动作要领,辅之以原地徒手动作演示。而对于动作示范的示范面转换和观察点提示,更是无从谈起,这样的模拟上课效果可想而知。

改进:扬长补短,模拟上课的独特性高于必要性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定位在相当长时间里是以“一专多能”为主旨。然而,随着高校并轨扩招和教师招考拓宽,体育教师运动专项特长水平参差不齐,而想要掌握所有运动教材内容的专项技能则更有些不切实际。即便是专项技能突出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也可能在模拟上课比赛中遇到自己比较陌生的教材。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体育教师要積极通过扬长补短来提升综合表现能力。例如,上例中的教师可以通过准备活动的球操和放松活动的瑜伽来展示特长,提高综合表现分。而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完全可以把自己当作与学生水平相当的初学者,采用分解示范进行教学模拟,通过原地左右开步双手左右推拨球、原地前后跨步侧身探肩拍球和原地侧身探肩拍球加速起动等组织学练。这种基于教师水平的教学内容最大化处理,反而更加贴近学生实际。

问题3:“无侧重”,模拟上课的过程过分求实求全

模拟上课以教学单元、完整课时或教学片段为模拟对象,以课堂教学的集束、单体或局部来展现体育教学的学理逻辑和组织设计。但总的来说,模拟上课评比多以课时层面的完整模拟为主。在整个模拟上课过程中,体育课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等传统三段式内容有序展开,呈现了相对真实、具体和生动的教学活动。但常有教师在模拟上课过程中存在过分求实求全的问题。例如,在限时10min的前掷实心球模拟上课比赛中,教师有条不紊地将准备活动的7节定位操依次领做示范,而且每节操都喊足了4个八拍。但最为重要的基本部分教学仅通过轻描淡写的讲解示范、分组练习和集中展示就一带而过。最后还因为超时致使放松部分未能完成。

改进:详略得当,模拟上课的侧重性高于完备性

模拟上课的主要优点就是能在相对简单的教学条件下,比较客观地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而对于基本部分主要教材内容的模拟展示,则是模拟上课的内容重点。教师必须要在模拟上课中表达清楚自己是如何教的和学生是怎样练的,甚至要细化到讲解示范的位置和方向,以及学生练习的组数和间距。上例中的教师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省略常规性的准备活动,将更多时间留给基本部分的主要教材内容教学。例如,“同学们,我们刚刚进行了慢跑热身游戏,接下来大家两人一组相互压肩”“好,我们的准备活动就到这里,接下来进入本节课的实心球学习,请看老师的完整动作示范”。这样详略得当的处理,能给教师更多展示教学水平的时间和空间。

三、学练活动的组织与评价

问题1:“假展示”,模拟上课的展示活动缺乏针对性建议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组织的不断创新,学生学习展示已经成为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实现多元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同样,在体育模拟上课评比中,学生学习展示也是参赛教师比较惯用的教学组织形式。然而,模拟上课中的学生展示活动常呈现出低效展示和无效展示的倾向。例如,某位教师在模拟上课练习过程中设置了学生展示环节,“现在请大家停止练习,我们请这位同学给大家展示一下,大家掌声欢迎”“他做得好不好啊?好!我们继续开始练习”。这样的展示很难让其他人明白为什么要展示,也不知道这名学生的展示好在哪里。而且,所有学生停下来看一人展示,打断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进程,挤占了他们宝贵的学练体验时间。

改进:立足教学目标,提升学生学习展示的价值意义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其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系统性和组织性。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实施都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有序展开。为此,学生学习展示活动必须立足教学目标,以期进一步提升学习展示活动的价值意义。上例中教师发现学生出现普遍性的学练问题,如果不及时集中纠正则可能形成错误动作,那么可以让学生停下来看学优生展示。但一定要提示学生应该重点关注的展示内容,并客观评价学优生的展示情况。而如果只是要表扬该生练习效果突出,那么教师完全没必要让学生都停下来看展示,毕竟学生学习的速度、效果和表现会存在差异。

问题2:“缺反馈”,模拟上课的学练过程缺乏发展性指导

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出现错误并加以修正的过程。模拟上课同样需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性指导,否则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例如,某位教师在足球脚内侧运球模拟上课的新授课教学中,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讲解示范,组织学生练习和游戏比赛,忽视了对学生练习情况的关注和指导。虽然教师能够通过模拟教学展示“如何教”和“怎样练”,但对于学生学习发展的忽视显然是明显纰漏。

改进:着眼重点难点,加强学生学练活动的反馈指导

教学重难点是模拟上课的教学支撑点和行为关键点。为此,教学重难点需要在模拟上课过程中加以落实和体现。既可以由教师在模拟上课初始通过口述来说明,更可以在模拟上课过程中通过教学活动加以揭示和强调。这既是课堂教学中学生体育学习的现实需要,也是模拟上课时突出学理逻辑的客观需求。例如,上例中教师可以在学生练习时特别关注教学重点,并根据学生的学练情况做必要强调。“请同学们注意运球时的触球部位,并控制力度,这是本课的学习重点”。“请这组同学注意,大家运球时尽量体会身体重心跟随球的移动,这是本课的学习难点”。这样的教学反馈不但明确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还有效避免了以往“你真棒”式的空泛表扬。

猜你喜欢
传接球过程活动
篮球传接球技术的训练与实战研究
“活动随手拍”
提高学生足球接控球能力游戏三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关于中小学传接球教学的三点思考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圆满的过程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