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志愿者的“幸福事”

2020-12-31 07:29梅黎明
中国学校体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栏目体育教师教研

梅黎明

笔者成为《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一线话题联络员已经4年了,这次又自愿报名并幸运地被批准为“第四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征集活动”的筛选组志愿者,心里非常高兴!

当笔者从今年第3期杂志上获悉东湖区在此次案例征集活动中获评优秀组织奖、1篇案例入围特优组、4篇案例入围优秀组及5篇案例入围优选组时,便迫不及待地将这一特大喜讯分享到笔者所在区的“教育QQ群”。顿时群里“炸开锅了”,一只只点赞的“小手”扫除了疫情的阴霾。此时,作为“一线话题”栏目的一名联络员兼志愿者,笔者由衷地感到幸福!

至今还记得,23年前笔者怀揣经济学学士学位走进小学体育课堂时的尴尬和无助。由于没有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与体育专业学习,面对不听话的学生,经常伤心地哭泣。在那些最无助的日子里,从教多年的师傅向笔者推荐了《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笔者立刻被杂志内容深深地吸引了。从那时起,笔者便自费订阅了该杂志,从未间断过。2010年至2011年,由于笔者身处美国无法订阅杂志,回国后第一件事就是与杂志社编辑部联系,用我的稿费换取一年半的杂志。当笔者收集全所有杂志时,感到无比的幸福!

还清晰地记得13年前,彷徨和无助快要击碎笔者当小学体育教师的梦想时,是发表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上的第一篇文章《“塑料花”与体育教学》让笔者重拾信心。从此,笔者开启了体育教研的写作之路。笔者从杂志中认真学习如何撰写案例、游戏、教案,无数次投稿,虽屡投屡败,但也小有收获,目前已在杂志上发表了25篇文章,从一名读书受益者“蜕变”为一名教学经验的分享者,内心感到无比的幸福!

2019年9月刚开学,笔者所在区体育教研员钱老师在全区布置参加本届案例征集活动时,很多年轻体育教师感到彷徨和不知所措。他们很想动笔写,却又不知道如何写。

于是,笔者翻阅《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上所有关于撰写案例的文章,精心制作PPT,在同年9月18日的区案例培训会上给大家进行了讲座,分享了笔者第一次撰写案例的“尴尬遭遇”、参加案例评比获得特等奖后的“喜悦心情”以及担任第三届案例评委后的“学习收获”。

笔者用自己22年写作的经历鼓励大家,只要不断学习和练笔,都能从一名对写作感到“头疼”的青涩的体育教师成长为写作高手。

在钱老师的精心组织下,同年10月30日,笔者作为评委参与了区案例评比;同年11月5日,在“区案例学习交流群”里,又针对全区案例评比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再次分享了第二次培训相关资料,不仅有修改案例的基本要求和格式,还有近几年《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上已刊登的優秀教育教学案例;生病期间,笔者还在医院的病床上出谋划策,为来看望我的青年体育教师进行研讨与修改案例,为提高稿件质量提供完善性建议;同年11月13日,按杂志社要求成功上传了本区46篇体育教育教学案例到组委会指定的邮箱;同年12月5日,受一线话题栏目组的委托,认真而细致地完成了第15组57篇案例的筛选任务,能为大家服务,幸福感油然而生!

图1 互动式研讨  图2 分享案例撰写经验

笔者只是《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一线话题146名志愿者中的普通一员。从案例讲座、案例评选、案例培训、案例推选到案例筛选,5个环节忙碌近3个月。相信其他志愿者也都与笔者一样,不计报酬地忙碌几个月只是为了回馈长期从《中国学校体育》上获得的“知识恩惠”,努力想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提升广大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铺路”,让更多在教学上“迷茫”的体育教师找到自己前行的方向。

《中国学校体育》是一个大家庭。这个大家庭乐于接纳一些想学习、爱动笔的一线体育教师,为大家不仅提供了一片可以不断学习的天地,提供了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场所,还提供了一个可以充分展示当代体育教师智慧与才华的舞台!

2020年4月20日,武汉作为全国疫情最严重的城市还没有复学,笔者已经3个月没有看到《中国学校体育》了,甚是想念!

在疫情稍微有了缓解之时,笔者就向社区申请要到学校去,在得到社区批准、学校领导同意后赶到学校取杂志。到学校门房后,竟然发现我校订了18本《中国学校体育》杂志!

原本以为只有笔者坚持订阅《中国学校体育》杂志,没想到从普通代课教师到校级领导,体育组18名体育教师人手一本!

后来据区内学校调查,以前每个学校只订阅2本《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经区教研室多次推荐,目前全区42所中小学共246名专职体育教师中,已有201名体育教师订阅了。

现在东湖区体育教研活动,我们都以《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卷首语”作为“必学”内容,了解专家最新观点;以“课程探索”与“教师教研”栏目为关注点,注意把握教研的方向;以“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栏目为选学内容,进行体育教学操作策略的分析;以“一线话题”栏目的各类主题作为教研与“练兵”重点,积极参与栏目组组织的各类研讨活动。看到这种浓郁的教研氛围,感受到《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的粉丝越来越多了,作为“一线话题”栏目的联络员兼志愿者,笔者感到无比幸福与骄傲!

校对有感:志愿者是一个光荣的字眼,志愿服务的同时也意味着自愿奉献个人时间和精力为社会公益活动服务。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成为《中国学校体育》“一线话题”栏目的志愿者呢?梅老师给出了答案:相信其他志愿者和她一样,不计报酬地忙碌只是为了回馈长期从《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上获得的“知识恩惠”,想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提升广大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铺路”,让更多在教学上“迷茫”的体育教师找到自己前行的方向!培根曾说:“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信任是精诚所见。”这种至真至诚的、真心实意的遇见和相互被看见又何尝不是彼此的幸福和幸运呢?

猜你喜欢
栏目体育教师教研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Baa, Baa, Black Sheep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
征 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