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骂的桑弘羊冤不冤?

2020-12-31 10:19曾勋
廉政瞭望 2020年12期
关键词:盐政刘瑾盐务

曾勋

公元前87年,汉武帝临终前,遗命小儿子刘弗陵即位。辅政的大将军大司马霍光与御史大夫桑弘羊形成了两股政治势力。霍光集团力促召开“盐铁会议”,借此反对桑弘羊。桑弘羊在任大司农时,曾推出了一整套政治经济政策,特别是盐铁官府垄断专营的制度,霍光集团认为这是造成百姓疾苦的主因,所以主张废除盐、铁和酒的官府专营。

在这次会议上,霍光一方率先发难:“国家实行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后,这简直就是与民争利,闹得国富民穷,此政策早该废矣!”

桑弘羊反击说:“如果取消了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得利的只会是豪强势力和工商大贾,这样,国家的利益就要受损,老百姓才真正要受苦。天降灾难,朝廷拿什么去赈灾?匈奴入侵,拿什么去保家卫国?”

当时,外事四夷,役费并兴,会上一时竟无人接话,顿时陷入僵局。最后,会议仅促成了酒类专卖的废除,盐铁仍由朝廷专利,几千年来得以延续。

在权力无制衡机制下,垄断系统必然滋生腐败。比如,古代盐业系统的腐败不曾断绝,官僚系统的监察巡察制度不管怎么改革,都是失灵的。

最重视盐业的当数明朝,朱元璋还没有正式登基前,便设官置衙管理盐法,管盐务的都转运盐使司一把手秩從三品,算得上位高权重。此外,明律严禁监察官、有权势的高官、贵族从事盐商业务。然而,到明代中叶正统时期,朝廷律法早已成了一纸空文,达官显贵竟然公开奏请皇帝批准盐引,转卖给盐商谋利。

正德元年(1506年),涂桢出任长芦(天津附近的海盐场)盐政时,宦官刘瑾伙同党羽在天津贩运私盐,百姓无不恶之。涂桢动真格,处决了几名刘瑾的手下,结果涂桢却被刘瑾矫旨杖死。

万历年间,天津官吏几乎都涉盐业腐败,以至于正规商人为获得卖盐资格动用潜规则打点官吏的成本,竟占了总利润的一半。

清代,乾隆时期的两淮盐政以备皇帝南巡为由,每引私自提取白银3两,以致累计银两达到千余万两。这笔巨款成为了历任盐政用来腐败的“小金库”。这起“小金库”案得以被揭发,还是因为新任盐政没有分到一杯羹,进而向乾隆帝检举揭发。

可以说,直到民国时期的一次盐政改革,才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民国初期“善后大借款”以后,成立了盐务署和稽核总所,形成了盐务稽核和盐务行政两大系统。首任稽核总所洋会办的丁恩是英国人,他在盐务稽核机构中推行英国文官制度,在机构中制定了严格的纪律约束制度,并通过公开考试公平录用雇员,待遇从优。有人认为,丁恩的改革培养了一大批职业素养颇高的盐务人才,推动了中国的盐政发展。

丁恩的“高明”除了他的能力,更得益于时代。古代的皇权无法被制衡,局限了谏官制度、御史制度的发挥,机构的实质性改革更无从谈起。而丁恩所处的时代,帝制被废除,天窗被打开。

?盐铁专卖制度本不是桑弘羊所开辟,他却成为皇权体制的“背锅侠”,屡屡被后世吐槽;而丁恩并未废除国家垄断盐业的制度,他的改革却较受待见。虽然二者所处时代不具备比拟性,但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民利与官营之间总是针尖对芒麦吗?未必,它们之间,总有那么一个微妙的平衡点——如何寻找这个平衡点,恐怕才是治理的大学问。

猜你喜欢
盐政刘瑾盐务
“盐政特色”与“景氏风格”:民国时期《盐政杂志》出版传播研究
从“兼管”到“兼任”:论直隶总督对长芦盐务管理模式的转换
哭过长夜笑过江湖:单亲妈捡个傻仔逆风翻盘
论盐务稽核所人事考试制度与我国早期盐务现代化
盐改过渡期有效依法开展盐政执法监管工作的探讨
黄凤仪、刘瑾、王然乐、赵雨婷作品
胡传与晚清台湾盐务
连云港盐务局举办全市盐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班
巧借它山之石 铺宽转型之路——赴新沂市盐务管理局考察学习感悟
营造全民盐政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