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结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价值观察

2021-01-01 02:04何丽萍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7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何丽萍

[摘要]目的:研究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过程中实施自体结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方案的实际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8年10月至2020年7月期间接受的62例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纳入研究的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方案,研究组实施自体结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经对比后,研究组角膜散光度、裸眼视力、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等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对比结果具备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对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实施自体结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对患者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自体结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复发性翼状胬肉;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7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7-0036-02

翼状胬肉是一种因慢性炎症所致的球结膜增生变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内眦部有一三角形膜状组织侵入角膜、偶有异物感、视力下降、可见睑裂区结膜增厚形成翼状纤维血管组织长入角膜、妨碍眼球运动,临床上常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1]。复发性翼状胬肉是冀状胬肉切除术后常见状况,其生长速度加快,胬肉组织充血、肥厚,需要再次手术,对患者日常生活及生命健康产生极大威胁[2]。本文主要是对62例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进行研究,表明自体结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现具体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62例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选取时间均在2018年10月至2020年7月期间。研究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8.18±1.67)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31~71岁,平均年龄(49.24±1.59)岁。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数据结果差异不明显,对比结果不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

纳入标准:患者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及家属对此次调查内容全部知情,且自愿签署相关同意书;近一个月内未使用激素。排除标准:患者存在重大疾病史及过敏史;患者睑板腺功能异常;患者存在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临床资料不全;患者依从性差。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方案,患者入院后需对其进行眼压、眼底、视力等常规检查,采用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生产厂家:北京第一三共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0040091;规格:24.4mg:5mL)滴眼,对感染状况起到有效预防作用,3次/d,1滴/次,随后对患者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

研究组对患者进行常规处理后实施自体结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治疗具体实施内容如下:切除胬肉及瘢痕;自上方取与缺损区等大的球结膜。将要切取的结膜瓣底层分离,使其尽量薄,切断后续后向前分离至角膜缘,带有约0.5mm透明角膜上皮切下;将角膜缘一侧对准巩胆暴露区角膜缘,铺平结膜瓣,同结膜移植术缝合反加压包扎。注意事项:手术时机要选在相对静止期;术中要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及瘢痕,而且要避免或尽量减少下方正常组织的损伤;术后一旦角膜上皮修复,尽早使用皮质类固醇眼液或1:2000的塞替派眼液滴眼;术后可使用β射线照射;亦可试用具有明目退翳功效的中药。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质量情况,主要评估内容包括:角膜散光度、泪膜破裂时间、裸眼视力以及泪液分泌等。泪膜破裂时间超过10s提示泪膜功能稳定,低于10s时提示功能不稳定。泪液分泌在10mm以下及25mm以上时表示为异常。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评估内容包括炎性反应、异物感、烧灼感、结膜充血。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纳入此次研究的61例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发症发生率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并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当P<0.05时,表示统计学研究结果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情况,研究组恢复明显,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炎性反应1例、异物感0例、烧灼感0例、结膜充血1例;对照组炎性反应3例、异物感2例、烧灼感4例、结膜充血3例。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71%(12/3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2/31),由此可见,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多,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统计学研究结果具备对比分析意义(χ2=9.2263,P=0.0023)。

3结论

翼状胬肉是一种因慢性炎症所致的球结膜增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内眦部有一三角形膜状组织侵入角膜为特征,相关学者认为该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外界刺激、生活习惯、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等[3]。主要临床表现为眼睛部位不适的感觉,比如眼干、眼涩、眼睛部位异物感等等,还会导致外观的缺陷等等,影响到患者的美观。除此之外,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慢性结膜炎症状,眼睛发红、流泪等等,患者发病后需及时就医,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甚至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4]。当翼状胬肉比较小时,患者偶尔会出现充血、膜痛等症状,可以局部点双氯芬酸钠眼药水,每日四次,进而起到减轻炎性反应效果。患者需尽可能的减少风沙、阳光刺激,胬肉进行性的发展越过角膜缘,甚至侵及瞳孔区,需要进行手术治疗[5]。临床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为单纯的胬肉切除,但研究结果证实该种手术方法复发率比较高,直接威胁患者身体健康,所以临床应对手术效果引起重视。术前要仔细考虑,术时进行有效处理,以减少复发的可能性[6]。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为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这种手术复发率极低,且手术效果非常好。结膜角膜缘自体移植术,主要是提供角膜缘干细胞,翼状胬肉就是因为角膜缘的干细胞功能障碍导致,所以临床可以取一段含有角膜緣干细胞结膜组织弥补翼状胬肉切除以后留下的空缺,进而完善角膜缘的干细胞功能[7]。自体结膜移植术是将自体结膜移植的一种手术,它能够帮助患者眼睛更好的重见光明,对于患者自体结膜不健康的患者具有积极意义,临床将该种方案广泛的用于翼状胬肉手术,且具有不需要防线胶水固定的特点。翼状胬肉手术还包括单纯切除方法、翼状胬肉转移方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自体干细胞的移植改善、完善角膜缘干细胞的功能效果显著,且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复发几率[8]。

翼状胬肉术后复发为多种原因所致,比如个体差异、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后护理、术后是否遵医嘱按时点眼用药、有无按时随诊等。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通常双眼患病的复发率高于单眼患病,且单纯手术切除的复发率最高[9]。改良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各种移植术,能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能够对翼状胬肉复发起到屏障作用,进而避免发生术后结膜上皮下组织蔓延扩散,明显降低复发率。复发的病例主要表现为术眼结膜充血,手术区域有新生血管即翼状胬肉增生和睑球粘连,复发的胬肉生长速度较快。因此,临床建议患者术后按时复诊,做到及早发现、及早处理。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实施自体结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治疗措施后,患者角膜散光度、泪膜破裂时间、裸眼视力以及泪液分泌等得到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备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由此可见,翼状胬肉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可能威胁视力,但目前尚缺乏非常有效预防及根治的方法,总的来说,通过术前、术后恰当给药,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可以减少手术的并发症,降低术后的复发率。自体结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治疗方案对患者疾病恢复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降低疾病复发率,具有极高的安全性,是临床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疾病的首选方案。

综上所述,自体结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治疗方案效果明显,可以有效加快患者疾病恢复速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各院积极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杜敏,周瑞芳.不同麻醉方法下行翼状胬肉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術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12):1800-1802,1803.

[2]靳方鹏.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对患者眼表及泪膜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0):21-22,25.

[3]蒋顺,张新月,凌家文.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美容医学,2019,28(2):103-105.

[4]夏宏涛.逆行撕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7):3068-3070.

[5]兰晓文,吴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合结膜移植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9,26(5):53-55.

[6]吴鑫娜,俞婷,吴文捷,等.卡波姆凝胶的使用及佩戴角膜绷带镜对翼状胬肉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J].福建医药杂志,2020,42(3):102-106.

[7]怀世祥.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10):112-113.

[8]伍美容,雷帅臣,杨淑娟,等.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自体游离球结膜及带蒂球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对比研究[J].华夏医学,2018,31(4):112-114.

[9]施菁蔚.丝裂霉素C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4):2168-2170.

(收稿日期:2021-3-18 接受日期:2021-4-24)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