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患者康复期的护理效果研究

2021-01-01 14:53梁雪花黄春华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7期
关键词:康复期运动功能脑梗塞

梁雪花 黄春华

[摘要]目的:研究脑梗塞患者康复期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38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康复期均采取综合性康复护理措施,比较干预前后的Barthel指数、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essen评分。结果:干预后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的NIHSS评分、essen评分均低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期护理中采用综合性康复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减少脑梗死复发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康复期;脑梗塞;护理;运动功能;神经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7-0225-02

脑梗塞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因素较多,多发生在老年人群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加之不规律的饮食、作息,导致脑梗塞的发生越来越倾向于年轻化,大部分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挽救生命。脑梗塞患者康复期较急性期病情基本稳定,患者的运动功能、意识、体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基本慢慢改善,但依然有许多患者在康复期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言语障碍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康复的信心,由于患者的神经功能或多或少的缺损,加大了康复期的训练难度,部分患者依从性差,不配合康复训练,而出现病情加重现象,因此,在脑梗死康复期需进行综合性康复护理措施就非常重要[1]。本文就综合性康复护理应用在脑梗死患者康复期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38例脑梗塞患者,男22例、女16例,年龄50~82岁,平均年龄(64.32±4.62)岁,其中:出现意识障碍26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24例、出现言语障碍20例。

1.2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具体内容:1饮食指导:为患者提供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原则,多食用维生素、纤维素食物、适量碳水化合物,少食奶油、猪油、肥肉、蛋黄、动物内脏、甜食等,可适当食用瘦肉、鱼虾、豆制品、新鮮蔬菜水果。控制饮食的总热量,饮食规律,切勿暴饮暴食或过分饥饿;适当饮茶,茶叶中的茶碱、茶酚胺等含多种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管韧性的物质;戒掉烟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可引发血管痉挛,对血管壁造成损伤,而长期饮酒会导致血压的升高。2心理护理:患者多为突然起病,短时间由一个正常的人成为一个残废的人,不能继续从事日常工作和感兴趣的活动,生活上还需他人照顾,使患者变得焦虑、抑郁、孤僻、急躁、自卑等,特别是伴有失语的患者更为突出。护理人员需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精心、耐心的照顾患者,多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回答患者的疑虑,消除其顾虑,告知患者配合康复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可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促进其康复,并对患者讲解本院成功治疗案例,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对于失语患者,由于患者的语言中枢系统受到损伤,多有焦急、烦躁、喜怒无常,护理人员尽快帮助患者恢复表达能力,加强口语、书面语的训练,和患者面对面交谈,慢而清晰,给足患者反应的时间,减轻患者因语言障碍而引起的无助感,同时鼓励患者常用物品的名称,刺激其恢复记忆。3并发症预防:长期卧床偏瘫的患者,长时间保持某一固定姿势,身体受压部位容易发生皮肤和软组织血液循环阻碍,营养不良、抵抗力差,导致局部皮肤发红、破溃,严重可形成褥疮,甚至继发全身感染。因此,需协助患者改变卧床姿势,每2h帮助患者翻身1次;偏瘫患者抵抗力差,也容易发生肺部感染,特别要小心避免患者受凉感冒;患者行走训练时,注意防止跌倒造成骨折,保持地面干燥、平坦,嘱咐患者家属为患者穿上轻便、合脚、防滑的软底鞋。4康复训练指导:尽早的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可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以及肺部感染的几率,可采用被动按摩、运动等促进患者肢体血液循环,减轻肌肉、骨骼以及皮肤的废用性萎缩。根据脑梗塞康复内容进行循序渐渐的康复训练,运动量不宜过大,肢体过度劳累可引发再次脑梗塞或其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根据病情、体质制定针对性的运动量。通常包括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被动训练到一定程度可进行主动训练,无法下床的可进行床上训练,如坐起训练,慢慢的过渡到坐起训练、站立训练、行走训练等。指导患者做日常生活动作训练,以摆脱家庭及护理人员的照顾而独立生活,如饮食、洗漱、更衣、大小便、简单家务等。

1.3观察指标干预前后效果对比,包括Barthel指数、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essen评分。

1.4评价标准1采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干预3个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该量表中共有十项内容,分别为穿衣、吃饭、修饰、如厕、小便控制、大便控制、上下楼梯、平地行走、洗澡、床椅转移等,每项评分5~15分,总分100分。0分:无独立能力;1~40分:重度功能障碍;41~60分:中度功能障碍;>60分:轻度功能障碍,生活能自理。分数越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好。2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所有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量表中包括运动、意识、语言、感觉、视野、眼球运动、共济运动等内容,量表满分42分;≥21分:严重卒中;≤4分为轻型卒中。分数越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轻,反之则越高[2]。3采用Fugl-Meyer评分量表对所有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分,该量表包括活动能力、反射能力、协调能力、运动速度等,上肢共33项,下肢17项,每项最高分2分,量表总分100分。<50分:严重运动障碍;51-84分:重度运动障碍;85~95分:中度运动障碍;96~99分:轻度运动障碍;100分:无运动障碍。分数越高,肢体运动功能越好,反之则越差。4采用脑卒中复发风险评分量表(essen)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的复发风险进行评分,0~2分:轻度危险;3~6分:中度危险;7~9分:高度危险。分数越高,复发风险越大,反之则越低[3]。

1.5统计学分析研究所得计量、计数资料分别经x±s、(例,%)表示,数据传入SPSS.24软件并实施t、χ2检验,若P<0.05则提示相关数据差异存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而干预后的NIHSS评分、essen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脑梗塞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此病的发生由血液中栓子流入脑动脉而引发脑血管阻塞,致使脑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梗死。脑组织缺血初期细胞代谢出现障碍,细胞膜上的钠钾ATP泵活性降低,使细胞出现高渗状态,造成水分子大量渗入细胞内部造成细胞严重水肿,致使细胞功能造成毒性作用。随着我国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脑梗塞的發病率呈逐年上涨趋势,尽管医疗技术不断提高,降低了脑梗塞的死亡率,但是康复期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依然会伴有多种后遗症,而患者的负性情绪以及不良的心理状态对康复造成很大的阻碍。脑梗塞患者大部分具有清晰的意识,但生理上伴有生活自理能力差、偏瘫、失语等,使患者接受不了这样的刺激而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烦躁、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若负面的情绪未得到有效的心理疏导,患者会出现心理障碍而影响后期康复。因此,加强脑梗塞患者康复期的护理就非常重要[4]。

临床上针对脑梗塞患者的后遗症而采取一系列的康复期护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通过饮食指导,可避免饮食不当而加重患者病情以及导致患者便秘的发生。通过心理护理,可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因素,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为患者及时的解答疑虑,良好的沟通可促进护患关系的积极发展,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从而促进康复。早期肢体活动可减少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肺部感染的几率,对其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长期卧床的患者不仅要做好防压疮护理,也要防止其发生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可蔓延至肺部感染[5]。康复训练是脑梗塞患者康复护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康复训练是患者恢复自理能力的关键性措施,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优化肢体部位肌肉运动能力,还可改善因疾病导致神经损伤的部位,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6]。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患者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评分高于干预前,而NIHSS评分、essen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由结果得知,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期进行综合性干预措施,可减少其神经功能缺损,促进机体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在脑梗塞康复期患者的护理中,采用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使其积极配合后续康复训练,从而有效提高康复效果,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琼.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康复期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4):112.

[2]郭亚.康复护理在脑梗塞康复期患者中的影响探究[J].健康必读,2020,28(9):123.

[3]刘志红,张康华,奚玲如,等.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养生保健,2020,38(2):165-167.

[4]展辉芹.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0):131,133.

[5]王珊.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8):307-308.

[6]车远.脑梗塞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对患者语言、肢体康复的影响研究[J].饮食保健,2017,4(21):285.

(收稿日期:2021-3-7 接受日期:2021-4-25)

猜你喜欢
康复期运动功能脑梗塞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男性患者执行功能损害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干预对照研究
运动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神经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分析
浅析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康复期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分析
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的影响
情绪护理在改善28例脑梗塞患者治疗配合性中的应用
中风(脑梗塞)恢复期的中医辨治及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