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生活之源 写灵动文章
——刍议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2021-01-02 02:47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五墩实验小学张冬梅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树叶日记作文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五墩实验小学 张冬梅

作文教学不仅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很多学生看到作文就非常苦恼,虽然教师讲授了作文方法与技巧,但仍然不知道如何写作,甚至对作文产生强烈的排斥心理,导致写出来的作文不尽如人意,只是单纯地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没有真情实感。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由此可见,教育和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教师要善于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产生丰富的生活体验,积累成素材,写进作文中。

一、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要想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就要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大胆表达。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善于激发学生自主表达的意识,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于严厉,教学氛围压抑,不仅不利于学生表达观点,还打击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投入到学习中,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点燃写作的热情。哪怕学生只取得了一点进步,教师也要给予肯定与表扬,鼓励学生继续写作。

二、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要想让学生作文时有内容可写,就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激发学生的作文意识,指导学生善于在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学生普遍对身边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想象活跃,希望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解开心中的疑惑。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指导他们留心观察与思考生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也许,学生不经意间经历了一件小事,或者留心观察了某个细节,都能唤起作文灵感。

比如,教学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写观察日记”,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所谓的观察日记就是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同时,将观察的过程以及观察时的想法与心情记录下来。如秋天到了,树叶变黄了,而树叶颜色变化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天为单位,记录树叶颜色变化的过程,并写成观察日记,记录观察结果。对于学生来说,秋叶变黄,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不足为奇,但是,树叶变黄的过程往往被忽略了。学生通过写观察日记的形式,记录秋叶变化的过程,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作文的内容不仅真实,还有真情实感。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声音、视频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比如,以“我和××过一天”为题作文,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大家都看过很多神话和童话故事,里面的人物有高强的本领、鲜明的性格特征,你们了解他们吗?说说你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谁?你喜欢他吗?为什么?假如有一天你能和他们中的某一位度过一天,你会选择谁?会做些什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说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接着,教师播放有关人物的影片或者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加深对人物的印象。最后,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鼓励学生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说出真实的想法,拥有独立思考与表达的机会。

总而言之,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提高其综合素养,为日后更好地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要营造轻松愉悦的写作氛围,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写作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乐趣,进而实现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树叶日记作文
树叶的不同称呼
成长日记
一片树叶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小树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