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问题探讨

2021-01-02 12:10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绩效评价绩效考核

傅 艳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北京 100028)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是推动行业成长的中坚力量。近几年,为了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提出强化上市公司监管、完善公司治理等措施,对上市公司财务披露要求更为严格。面对当前经济形势下的新机遇与挑战,公司应聚焦于财务内控,为促进战略目标地实现与战略规划地落地,需要引入全面预算管理,发挥预算与绩效评价的协同作用,从而提升企业内部管理的效率。本文就此展开分析与论述。

一、上市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相互作用、紧密关联。全面预算管理覆盖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强调全体人员地参与,其分为预算编制、执行、调控等等,是绩效评价的前提。绩效评价属于考核类工具,评价标准根据企业实际而确定,考核评价对象为预算执行程度、预算目标落实情况等。需考虑各种因素,并结合内外环境实施绩效评价,出具真实的评价报告,运用最终结果,优化调整绩效计划,同步改进全面预算管理与未来绩效管理。

二、上市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相关问题分析

1.预算考核目标僵化,考核指标不够科学

上市公司所处的市场环境多变,常会有突发事件发生,如市场波动导致材料价格上涨。对此,上市公司应适当地调整绩效考核以及预算目标。然而实际上大部分公司经营活动的开展都是按照一定流程,面对突发事件不能及时做出反应,预算考核目标僵化,导致最终考核评价结果客观性缺失,无法将实际预算执行情况反映出来。还有部分企业预算管理结合历史成本,预算编制方法过于单一,常以增量预算法、固定预算法为主,过于依赖历史数据,存在滞后性,不能反映现实成本。在绩效评价指标设置方面,看重最终的执行结果,没有针对整个过程的各环节来设置针对性指标,现有指标局限于财务层面,对业务的关注不够,两者处于相对独立状态,考核方式不合理,不能为资源应用提供科学决策。

2.监督激励机制弱化,预算执行效力不佳

全面预算管理中预算执行是最为关键的一大环节,多个上市公司负责人对执行高于制度建立持有支持态度。预算执行力决定预算管理的效果,而目前预算执行效率不佳却是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1]。据调查了解可知,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为预算监督机制弱化,缺少刚性约束,存在预算偏差问题,其执行效力自然无法保障。目前,仅有少数上市公司针对全面预算管理设立相应的监督机构与监管激励机制,执行环境宽松,绩效考核评价极易流于形式。公正性缺失,触及企业员工的消极情绪,工作积极性大大降低。

3.体系不完善,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不足

上市公司全面预算管理效果欠佳,主要是因缺失完善的管理体系,尽管大多数企业为了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已经建立了相应的预算管理以及绩效评价体系,但是未能实现有效衔接,各项规章制度无法贯彻实施。岗位职务划分模糊、职责与权限不清、责任主体不明确、审核流程复杂,但把关力度弱等等,都属于体系缺陷。另缺失长效机制,无法实现精细化管理。在绩效评价方面,有的上市公司以自评为核心,所取的分值偏高,不能反映实际,而且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形成后,对这一结果的应用不足。甚至因取值不合理、绩效考核指标不科学,绩效评价结果毫无利用价值,甚至会将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所掩盖,不利于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

4.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足,无法满足管理需求

全面预算管理从预算目标制定到预算考核评价的整个过程,都应当由信息技术提供有力支撑,加大全过程监督与控制力度,这样才能满足新时期上市公司运营管理的需求。但是,上市公司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足的问题仍旧存在,现有信息系统只能承载小规模的数据信息,功能不全面[2]。有的公司人工操作与信息系统自动化并存,在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方面多以人工操作为主,工作压力只增不减,在数据校对、数据分析方面投入大量精力,即使搭建了信息化系统,也未能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传递与高度共享,“信息孤岛”现象常见。频繁发生信息丢失、信息遗漏,不利于预算绩效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上市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有效措施

1.明确预算绩效考核目标,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上市公司应明确预算绩效考核的目标,制定综合评价指标,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预算绩效考核目标应具有动态调整性,紧密衔接战略目标与预算目标,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防止在目标制定过程中有大的分歧,并与企业长期发展规划相符。(1)分析预算编制可行性的前提下,确定预算编制指标,将预算数据整合,对部门预算情况做出正确判断;(2)同时设置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包括财务效益状况、资金周转、销售收入、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等。适当扩大绩效考核评价大范围,上至管理层下至基层员工,针对预算执行全过程进行考量;(3)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采用评价计分法与功效系数法,统一计分模式,或者可引入平衡计分卡,从四个维度设置KPI指标,保证预算绩效评价的综合性。

2.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监督指导,提升预算执行效力

上市公司应当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监督指导,以监督机制与激励机制为主要保证,增强各项机制的约束性与可操作性,提升预算执行效力,并提升绩效评价工作的实施质量[3]。首先,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的多个环节,尤其是预算执行环节,必须加大监督控制力度,加强纵深绩效评价,对预算执行展开全范围、全过程的效益分析;其次,动态监管,及时发现预算与实际是否有偏差,设置自动预警机制以及实时反馈机制。当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上报,分析具体成因,经上级审批通过之后再予以适当调整;再次,设计可实现共赢的激励机制,创新激励手段,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深入探索上市公司利益关系,将绩效考核与激励奖惩相对接,建立同步问责惩戒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3.建立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合理运用绩效评价结果

上市公司应坚持全员参与,强调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相互融合,建章立制,重新梳理全面预算管理流程,更加重视事后的绩效评价,逐渐建立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并充分运用绩效评价结果,改进全面预算管理。第一,立足于企业实际,组织内部商讨会议,各部门负责人必须参与,收集部门员工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议,制定管理办法与规章条例;第二,细化岗位职责,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主体,全员参与预算编制,各司其职、积极配合,选择适宜的预算编制方法,如弹性预算、滚动预算等,由财务人员提供专业指导,共同完成预算编制工作;第三,加大预算执行主体监管力度,把握关键环节,熟悉预算与实际业务的关系,强化绩效责任约束,掌握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原则,压实绩效责任;第四,基于战略目标确定评价标准,规范绩效考核与评价过程,适当公开考核结果,体现公正性,并充分体现目标与责任。除此以外,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也十分重要,对上市公司优化资源配置、健全考核体系、完善预算管理体系等都有一定参考价值。上市公司一方面应以绩效评价结果为导向,定位预算管理水平,分析预算绩效评价的最终结果,深度反思并分析引起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制定整改方案,将预算安排与绩效结果相结合;另一方面还应保证自评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将自评的结果公开,出具完整的绩效评价报告,据此逐步落实奖惩措施,实现有效地监督与诫勉,并树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增强紧迫性,促使企业凝聚力与竞争力不断提升。

4.加强信息化建设,健全预算绩效信息管理系统

“互联网+”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渗透于上市公司的运营管理中,为全面预算管理以及绩效评价提供支撑,促使传统预算管理模式的不断革新[4]。以某一上市公司为例,该公司采用信息化手段,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建立了预算绩效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功能十分强大,功能模块覆盖预算目标与绩效考核目标制定、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全过程监控、部门自我评价以及整体自评等,对接企业各职能部门。该企业定期更新信息管理系统,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以资金支出与资源配置为主线,展开全方位地监控,充分发挥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企业应注重各个信息系统的有机衔接,如绩效管理系统与成本控制系统、财务共享中心,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的闭环系统,健全预算绩效信息管理系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上市公司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尤为重要,与资金合理使用、资源优化配置等息息相关。上市公司应当正确认知全面预算管理,重视绩效评价,从实际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可行的加强策略,通过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监督指导、建立完善预算管理体系等,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健全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为决策制定提供切实参考,从而进一步推动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绩效评价绩效考核
PPP项目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探究
医院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的实践
企业加强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研究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的应用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企业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管理中的难点及对策
基于因子分析的传媒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