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021-01-02 19:43安阳县农业农村局李海红
区域治理 2021年15期
关键词:科学农业农村

安阳县农业农村局 李海红

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也使农业经济发展获得广泛关注。新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若想有效促进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就务必对农业经济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性做出深刻认识。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管理的全面科学开展,也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方法,基于科学有效的农业经济管理,同样对农村经济发展形成促进作用,以此为新农村建设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一、农业经济管理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提供制度保障

农业经济管理,基于农村经济具体情况,促使农村经济发展形成特点鲜明的发展制度以及发展模式,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实施,则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制度保障。第一,实现对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的科学规划,农村发展充分符合农村经济形势与需求,使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效果。第二,实现对农村经济发展制度的科学优化,为农业发展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使经济保持良好发展,促使农村经济发展维持高速发展态势。第三,实现对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提高,对农业发展做出科学管理,促使经济发展水平得以真正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制度保障,进而保证农村经济发展充分实现高水平发展[1]。

(二)提供理论指导

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经济管理同样需要科学理论指导。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开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指明正确道路方向,使农村经济发展保持正确的目的性,为经济发展保持稳步加速。基于农业经济管理,使市场经济定位得以充分明确,农村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得以彰显,结合政府部门的扶持,经济地位的充分明确,也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解决制约问题

农村经济发展期间,制约影响因素相对较多,而通过农业经济管理,则可对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措施,使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或彻底解决,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基于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发展方案做出科学系统规划,为农村经济发展提出更加合理可行的发展方案,实现经济的良好发展。同时,农村发展资源得以高效合理利用,避免对环境产生严重破坏影响,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重要基础[2]。

(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对农村生产区域进行因地制宜的总体规划,降低农业生产资源的浪费和破坏,挖掘农村地区发展的潜力,使农业经济发展能够跟上当地经济发展的脚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需要从解决传统农业生产粗放的生产方式入手,采用更加精细、科学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开发绿色清洁能源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增值效果。

(五)促进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农业生产都过于粗放,造成了生产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大幅度浪费和消耗。土壤肥力下降、水污染严重、除害虫的同时农田生态被破坏,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是推动我国农业从粗放转向精细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增产增收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有利于农村地区的长久发展。

二、农业经济管理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构建完善管理制度

农业经济管理的全面科学开展,管理制度的科学构建为基础,可确保农业经济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政府部门应当采取实地考察的方式,对地区农业发展做出全面综合的科学分析,对农业规划发展方向与措施做出科学制定。而针对管理人员,则需基于农业经济发展,以此做出科学系统的规划,并对农业资源做出科学配置,充分保证农业发展符合农业经济发展特征。同时,基于时代发展与相关政策,对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做出优化完善。管理制度的落实上,应当确保广大农民可以对农业经济管理所具有的重要性做出正确认识,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到农村经济管理中,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除此之外,将农民切身利益置于首位,针对广大农民群众重点关注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等,做到全面综合考虑,以此对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做出科学优化完善,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二)优化创新管理模式

针对农村经济发展,存在全面性以及系统性的特点,积极构建多元化管理模式。以农业经济管理为基础,对管理模式做出优化创新,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正确发展方向,有效拓展发展面。同时,对管理办法采取进一步的深入探索,以财政补贴为基础,对招商引资加以重点关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起到主导作用,提供扶持帮助,为农村经济良好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但是财政补贴并非源源不断,所以务必积极拓展其他发展途径和渠道,尤其是实体农业经济,确保农业经济管理能够获得相应的资金保障。此外,发展社会、企业等力量,通过投资的方式,为地区农业经济提供基础动力。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开展,需优秀管理人员提供大力支持,应积极组建优秀的管理队伍,为农业经济管理提供人才保障。同时,对全体人员开展专业系统的教育培训,使其综合素质能够得以提高,确保农业经济管理高质量开展实施,有效促进农村经济良好发展[3]。

(三)推动信息化建设

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化水平亟待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有效提高,可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影响,实现农村资源的科学高效共享,并对农村资源做出科学分配与合理利用。首先,积极建立信息化网络。农村网络建设上,应保证足够覆盖范围,地方政府需提供必要的帮助,为农村建立同外界交流合作的网络渠道,使信息闭塞的缺陷能够就此得到解决。通过网站有效地建立,为农产品提供宣传推广渠道,有效拓宽发展市场。其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设施完善环节,地方政府应提供合理的资金扶持,制定科学可行的优化方案,使企业、农民能够表现出良好的积极性,为农业经济信息化发展提供可靠保障。最后,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开展全面宣传推广。有关部门,应通过宣传推广的方式,并结合讲座、培训等,由专家学者等,为农民讲解信息建设的重要性,使广大农民能够对此形成正确认识。

(四)加强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农业技术部门在现代化技术发展的推动正在不断研发出绿色生产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对技术的应用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应用不仅能够促进农村地区基层政府的工作模式转变,还能够推动农业技术部门的生产研发。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发展需要以农村生产发展为基础,技术研发人员需要更多的基础数据来完成技术的研究和革新,方能够提高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效果。技术的革新能够推动农民生产能力的发展,这是农村经济管理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否则经济管理和发展都只是空谈。农业技术部门的研发成果可以通过技术推广人员送到农民身边,也能够通过信息渠道完成更大面积、更高效的传播,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水平

农村地区的财务状况比较复杂,受到农村地区财务人员专业水平有限、数量缺口大等因素的限制,很多农村基层的财务账目都存在不够完善、开支把控不过关、公开程度有限、统筹管理不足、债务规模控制不严格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拖慢了农村地区的财务管理发展速度、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想要保障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基层政府需要改进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力度,对账目混乱、债务规模控制不严格、统筹管理不足等问题进行改善。农村基层政府需要严格把控非生产性方面的开支,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消耗,科学使用每一笔统筹管理经费,严格控制基层政府的债务规模,改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

(六)促使农村金融经济协调发展

农村地区无论是土地等生产资料交易,还是农产品交易,都存在规模大、交易成本高的问题。但与交易的高成本相比,农民家庭的经济承担能力还很差,严重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农村金融发展受限程度较高,金融发展水平差也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金融发展需要从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水平、优化农村经济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角度入手,稳定农村经济的发展基础。同时,农村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应积极提高财会人员的培养和管理,用人才培养的方式改善金融经济发展的现状,为农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更高水平的人才支持。专业的财务队伍配合上对农村当地经济发展形式的了解,能够有效改善农村当地的金融经济发展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人才上的支持。

三、结论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管理的全面科学开展,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并提供科学正确的发展方向,提供重要的长期稳定动力保障。农村经济发展期间,务必对农业经济管理保持高度重视,通过构建完善管理制度、优化创新管理模式、推动信息化建设等措施,确保农业经济管理得以全面科学开展,有效促进农业经济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
科学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学拔牙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