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开展数字服务推广促进公共数字文化融合创新发展

2021-01-02 19:43青海省图书馆时元凤
区域治理 2021年15期
关键词:图书馆数字培训

青海省图书馆 时元凤

推广工程自实施以来,在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整体带动下,紧跟现代科技,积极推动新媒体、新技术在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中的应用,让创新蔚然成风。青海省图书馆通过打造特色品牌活动,凭借数字文化体验、线上精品课程分享、“你选书、我买单”线上线下联动以及优秀作品悦听体验、摄影征集赛、各类知识讲座等引导公众利用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资源和服务,让公众更好地体验推广工程与数字图书馆服务。进一步把数字图书馆服务深入到社会公众当中,提升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以期创造更高的文化共享价值。

一、形式多样的服务推广活动,促进文化服务惠及千家万户

(一)多样化的数字设备,丰富图书馆数字文化体验活动

青海省图书馆数字馆自新建开馆以来,举办各类线下数字文化体验活动共计240场,其中:3D体验80场,VR体验96场,参与人次达3000多人。影音体验区主题音乐体验28场,数字大屏知识讲座36场,参与者上千人。公共数字文化体验区全天候开放,体验区数字文化墙“数字文化惠民工程”展播、“电子书画”体验等每日参与人数众多。

(二)搭建互联互通平台,开展“你选书、我买单”活动

自2018年11月21日起,青海省图书馆为提升图书馆的综合服务能力,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实现读者与图书之间零距离,享受更便捷的服务,营造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文化氛围,提升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先后联合青海省新华发行集团公司、西宁书城推出“你选书、我买单”活动。为提升活动的影响力,扩大知名度,在有限的购书经费中,青海省图书馆每年抽取20万元用于开展本活动,推动青海省社会化阅读工作迈向新台阶,大大提高读者阅读的积极性。截至2021年一季度,借阅册数达8285册,涉及10161种书籍,已投入资金36万5千多元。

(三)开发精品课程,数字微课堂满足专业领域知识需求

图书馆作为引导、普及全民阅读的公益性服务单位,有责任为需要提升自我专业素养的公众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图书馆作为读者了解专业领域的殿堂,让读者轻松学习,扩大读者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数字微课堂目前开通了英语网络课堂、Photoshop基础课堂、office精品课、初级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小小编程课、建筑室内景观设计等提升课堂。

(四)书香瞬间随手拍,摄影活动吸引读者走进书的海洋

鼓励读者用细腻的镜头、独特的视角拿起相机或手机,以青海省、州、市(县)图书馆、书店、书城、各大阅读场所为活动地点,用影像捕捉大家心目中最美的书香身影或场景,传播阅读行为,定格身边读书人聚精会神阅读的美好瞬间,分享读书之乐,引导公众走近书香,感受书香的魅力,带动读者拿起书本体验一页页纸张传达的精神世界,激发大众的阅读热情。

(五)搭建专业场地,视听结合带领读者聆听音乐的声音

数字图书馆影音体验区作为以音乐体验为主的体验区,配备了各类音乐电子设备,以推广不同地域、民族、时代的音乐知识为目标,通过读者自主体验、专业老师引的导等方式,搭建标准化场地,带领读者在欢快、优美的音乐氛围中了解不同乐器、曲风、流派、音乐领域的历史、发展历程和文化,增强读者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六)网络平台以书会友,在交流互动中让读者爱上阅读

通过微信公众号以书会友,为书友提供阅读交流、经验分享、阅读互助的文化活动平台。目的旨在扩展阅读体验,让读者爱上阅读,从阅读中感悟人生、发现乐趣,推动全民阅读。活动覆盖全省范围,省图书馆全年共开展十期阅读推广活动,由小编推荐优秀书籍,总结书籍中的名言警句和书中表达的重要观点,引导读者发表自己在书籍中发掘的生活感悟,并鼓励读者在文末留言探讨,对留言点赞量较高的前几名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活动自开展以来共有1000多人参与,每期留言人数7、8人不等。

(七)平台借力与开发新项目相结合,着力拓展读者知识面

依托国家数字推广工程这一平台,青海省自2017年起参与推广工程“网络书香过大年”活动,每年通过制作推广工程提供的主题活动展板,借助微信、微博发布活动信息等方式开展活动。以2018年为例,共有1个省级馆、4个市级馆参与,线下参与人次3845人,相关推文及微博数量35个,相关推文及微博阅读总量1952人次,平媒或网媒报道17次,电视/广播11次。同时,数字馆又借鉴国家经验,既有如围绕“公共图书馆法”“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等方面的知识竞赛,又有“大家来找茬”这种兼有趣味性和知识性的活动,每期活动关注度在300人左右。此类活动既有助于增加全民对历史的了解、对文化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凝聚力,以史鉴今,提高大家的思想深度和广度,又有助于引导全民学习和了解公共图书馆相关的政策、法规、条例,全面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与水平。

二、抓好基层人才培训工作

(一)远程培训

数字图书馆远程培训有“网络书香讲坛”、数字学习岗、空中大课堂、国图公开课等,主要依托国家数字推广工程和公共数字文化网。培训面向全省图书馆从业人员开展,主要方式有集中培训及个人自学。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图书馆安排专人负责远程培训工作,每期通知并组织馆员开展培训工作,在学习中提高馆员素质,更好地服务于读者。

(二)全省骨干人才和管理人才培训

1.服务外包形式的培训

由省图书馆通过服务外包的方式向全省开展推广培训工作,培训工作安排由招标单位负责。共举办全省图书馆馆长及业务骨干培训班13期,培训722人;举办区域各级图书馆业务骨干和工作人员培训班9期,培训530人。同时还举办了富有特色的文化志愿服务培训班,面向图书馆志愿服务人员展开专项培训,收到了良好反馈。

2.本省自主开展的培训

由省图书馆牵头,召集各地图书馆相关专业馆员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带动各地区图书馆自主开展培训,省图书馆安排讲师下基层输送知识,切实保障馆员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培养馆员的终身学习观,强化终身教育理念,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图书馆馆员要时刻保持警醒,努力让自己的工作状态与读者相互影响、彼此沟通、知识共享,通过馆员带动读者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要构建双向、多边的学习环境,在宽松、共享的氛围中,通过相互学习和知识的流通与应用来实现能力提升。

三、查漏补缺,努力为推动公共数字文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工作中的不足

1.号召力不足

无论是省图书馆在本馆范围还是在全省范围内举办活动,活动的覆盖面和参与度都不太理想,其中有地域问题的原因,也有活动的吸引力不足的问题。很多活动无法做到有特色、有深度和广度,难以扩大影响,同时不符合现代人生活的习惯和兴趣爱好,难以充分发挥数字文化推广的最大效能。

2.活动难以面面俱到

在开展数字文化推广活动过程中,由于工作目标、任务及分工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活动开展过程中难免顾此失彼,造成想参与活动的读者无法参与到感兴趣的活动中,能参与的读者又由于工作生活安排等无法参与,导致活动流于形式,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3.设备、资源不足

数字推广工程资源库资源建设成果显著,资源内容丰富有趣,但在平台的稳定性和操作界面的人性化等方面还有很多改进的地方,读者在访问页面时总是不能得心应手,且推广工程资源库资源在馆外访问困难,再加上本馆乃至全省在数字资源、设备方面还有很多欠缺之处,导致数字资源的访问量不大,数字资源的可利用率不高。

(二)未来发展愿景

1.打造数字图书馆品牌形象

以体现专业、精良为基础的数字图书馆推广活动为目标,形成持续性、系列化、有特色的能够充分发挥数字图书馆推广效益的文化活动,重点围绕数字图书馆现有设备开展诸如数字微课堂,数字音乐分享,瞭望科技,Kindle阅读,VR,3D影视等,同时积极寻求多方合作,努力把数字推广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2.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己任

公共图书馆是作为公益性服务平台存在的,它肩负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提供文化娱乐等重要职责。因此开展数字推广活动要把读者需求放在首位,让图书馆真正走入平民百姓当中,丰富和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3.大力推广数字文化知识

数字化时代,数字信息技术涉及了日常生活方方面面,数字技术更是在不断地发展完善,随着数字的发展,生活也逐渐的数字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公众获取知识的渠道不再单一的来自书本,更多的是通过网络数字平台获取,推广数字文化知识势在必行。今后将加大各类数字知识推广力度,通过各类知识的推广、普及,提升读者文化素养和基础艺术鉴赏能力。

4.加大设备、资源投入力度

无论在任何形势下,想要大力发展图书馆事业,必要的资金和设备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且数字化时代,各类设备、资源的更新速度都是非常迅速的,作为传递科学的机构,更要紧跟时代步伐,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才能更好地起到引领带头作用,发挥图书馆的专业职能。

四、结语

良好的数字服务环境和丰富的数字阅读体验,对提升图书馆影响力和号召力起到了积极地宣传作用,有效推动了数字文化推广工作,对促进公共数字文化融合创新照亮了长明灯。

猜你喜欢
图书馆数字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图书馆
答数字
数字看G20
去图书馆
成双成对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