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环境监测质量影响因素与控制策略

2021-01-02 19:43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黄金金
区域治理 2021年15期
关键词:布点环境监测仪器

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黄金金

环境监测工作时监测环境质量的主要措施,其监测质量与监测人员专业水平、监测仪器设备以及监测点、样品管理等密切相关,环境监测质量直接影响着国家对于城市生态建设工作的规划,也影响着城市建设质量评价。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更多的地方政府已着手环境治理与修复,针对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以及植被破坏等问题,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了环境保护质量。

一、环境监测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一)环境监测分布点不合理性因素

监测点是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影响监测质量的因素之一。环境监测分布点必须按照监测技术要求和具有重点监测需求进行布设,尤其是对于工业企业排污处布设监测点,尽量避免重复、不规范以及不具有代表性等现象出现,导致监测数据和样品提取质量不可靠而影响监测整体质量,对最终环境评估与管理决策造成不利干扰。

(二)采样样品质量的影响

环境监测点采集的样品就是提供分析与检测数据的主要依据,而其质量高低则会直接影响到分析与检测数据真实性。因此,采样环境不仅需要具备高水平操作技巧,还需要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尤其是在野外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中样品采集工作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造成一定的采集难度。例如,采集过程中样品采集数量、采样挖深、采样存储运输方式、采样区域密度大小、采样设备操作精确性等步骤,如果操作不规范必然会造成采样质量受到较大的影响。

(三)监测仪器的影响

环境样品布设点数据和样品需要相应的检测分析仪器来完成数据收集与分析,所以必须对环境监测等相关仪器进行保养维修。检测与分析数据的真实度和精确度检测监测分析一起的运行状态、保养维护、配套软硬件质量等有着直接的关系。仪器运行状态良好自然会对数据分析和手机表现出更强的客观性与精确性,也就自然可以被引用。如果监测检测分析仪器设备适用范围差异性较大,当选择相应设备时应该按照布设点环境、样品采集要求以及分析精确度等合理选择。例如,部分有机液体容易被氧化,因此不宜用塑料容器乘装,如石油等;气体容易泄露污染空气或者被其它杂质污染,则需要盛装在透明或者夜色玻璃容器中,例如乙烯、氯气等。

(四)测试分析方法的影响

环境监测除了上述影响因素外,选择合理合适的分析检测技巧和方法也至关重要。目前,实验室检测分析方法主要有空白分析法、平行样品分析法以及加标样分析法等,按照监测项目的差异性选择较为合理的测试分析方法即可。尤其是在测试样品过程中需要依据测试条件、要求等选择最合理的方法确保监测结果可靠性。

(五)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影响

环境监测所有过程都是由监测技术人员操作完成。因此,操作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经验、职业素养、工作方法态度等对于检测工作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尤其对一些野外检测和污染严重区域检测,不仅需要检测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丰富的监测经验、责任心、细心程度等,才能够高效率开展工作,确保布点合理科学性与标准规范性,保证监测数据真实客观性。

二、现场监测的质量控制措施

(一)增强质量管理意识

由于长期缺乏监测质量意识教育和责任培养,缺乏健全的质量监督体系,造成只有部分质检人员和实验人员把控质量,而其余部门人员仅仅是为了工作而完成任务,导致这种不良意识蔓延,造成检测质量较低。因此,质量体系对于环境监测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强化所有人员的质量意识,树立质量责任思想,主动参与到检测质量提升工作中,始终保持着质量第一的思想,各岗位能够尽职尽责完成环境监测工作。此外,还必须注重环境检测的全面参与性,保证每个检测环境能够使得每一位工作人员落实质量控制规章制度,并及时完成工作质量监督与追踪,确保各检测结果可靠性。

(二)监测分析人员必须具备执业资格

首先,选择技术人员必须遵循“科学专业、专业学科、知识经验丰富”的原则,以保证监测检测过程知识经验需求满足和随机处理问题能力。其次,具有发展性眼光,技术人员通过专业培训和思想教育之后,需要其在入职后保持一种兢兢业业和正确可靠的工作态度和意识,并且还需要定期接受新技术培训学习,强化自身专业理论基础,增强质量意识等学习。最后,还要监测技术人员按照当前监测工作现状提出改进完善意见,对已布设点位、取样方式以及存储运输、检测分析方法等内容环境细节掌握更加灵活熟悉,严格按照监测技术要求和规范开展各项工作,从而保证监测工作质量可靠性。

(三)对监测仪器进行规范和保养

首先,应该对每台检测仪器进行编号和归档,方便领用和归还;对各类仪器必须按照厂家要求和技术参数进行校准;仪器设备按照年检制度定期开展检查维护工作,并详细记录维护保养信息;仪器使用操作必须按照相关技术要求进行,保证仪器监测数据可靠性,并对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存储;按照专柜保存制度,安排专门人员负责仪器保管存储工作;完成采用、检测分析需要对已使用仪器进行检查,确保仪器不被损坏或者损坏及时登记和数量完整;所有接触仪器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其运行原理和故障排除检修原理,并对仪器要有保护意识;所有仪器完成检测后必须经过再次检修与维护才能够进行下次使用,以保障相应工作状态稳定性。

(四)重视做好样品采集和布点工作

环境监测样品采集至关重要,必须按照相关操作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按照均匀分布原则布点,布设点位所处位置必须具有代表性。为提升样本采集效率与质量,必须做好安全与质量把控,针对特殊类样品采集需要格外注意。例如,地表水采集必须按照原状态采集,不得翻搅沉积物质;对于污染河流则需要清除表面杂草垃圾等仅采集液体样本;多大气检测则需要确保采集空气体积、时间、位置等合理性,对存在特殊类污染物质的气体则需要结合气体理化性质选择合适的填充剂、滤料、仪器设备等,保证检测物质不被稀释;此外,还需要依据天气变化对于污染物扩散影响,进行多位置取样,避免造成取样位置污染物扩散、稀释等,影响监测结果代表性。此外,监测点布点的原则需要布点工作必须确保整个监测过程与结果具备完整性、前瞻性、代表性,切实反映监测区域环境质量,还必须结合当地地理环境、人工环境、产业工业布局、社会结构、气候等因素。监测点布设需要按照城市规划建设要求进行,按照重点检测原则达到治理预防控制目的。首先,优化布点方法,按照人类活动的特征和城市社会结构为依据,采用功能取法检测该区域范围内的空气质量,为该区域经济建设和人群活动提供数据支持。其次,按照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采用网格布点法,但是这种方法对于人为因素考虑不全面,会造成很多的监测数据与当地实际的环境质量存在较大的出入。因此,应针对部分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较为明显的区域采用。最后,采用扇形布点法,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空气质量监测,可以放置在风向较为固定和明确污染源的地方。此外,还有对于较为污染严重的区域可以采用同心圆的方式布点,以污染源为圆心,向周围辐射固定距离设定同心圆区域,这种方式目前对于部分危害性气体含量控制效果不佳,会导致检测数值高低浮动不等。现阶段,还有部分环境监测部门采用模糊聚类性检测方式,受到主观因素影响不大,结果显示较为直观,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因此,选择布点方法是不能够单一的采用布点方式,应该按照监测区域环境变化特点和检测数据要求等实际情况,选择综合性布点方式,以确保检测结果与布点方案匹配一致性,提升监测控制质量。

(五)严格执行监测程序

所有检测过程必须严格遵循国家和行业相关检测标准与方法,确保检测过程程序合理性。但是,不能生搬硬套。需要按照监测位置环境、地理、污染程度以及取样难易程度制定特定的监测方案,尽可能减少相应繁杂步骤,增大监测质量与效率。因此,在实际监测工作过程中需要参考设备技术水平、监测技术标准与规范、环境设施等,在遵循明确要求固定程序外,还需要对改进程序与方法进行审核,确保科学合理性之后才能进行,从而进一步增强环境监测数据标准度。此外,为确保环境监测对于环境治理的引导作用,促进我国工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高数据监测准确真实度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在环境检测数据分析时需要及时更新监测数据,采用最先进和最高效的技术满足实施监测要求。尤其是对于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主要物质“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同时雾霾天气也频繁出现,因此PM2.5、PM10等也成了重要的监测指标。对水资源污染则是监测PH值、悬浮物、总硬度、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等。并且在环境监测工作还必须按照环境质量标准相关统计形式来进行数据统计记录,针对性对废弃物垃圾、水资源、空气以及发电厂与煤矿厂等区域灰尘、水污染、气体排污等重点监测,获得监测数据之后及时上传环境监测数据库中心,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收集,从而促进环境监测数据标准高质量化,为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支持。

三、结论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会受到布设点位、仪器设备、监测分析方法、采样质量以及技术人员专业水平等因素影响。因此,只有不断完善与改进监测分析方法与手段,加强仪器设备维护、升级、保养,强化监测技术人员质量控制意识等,才能够保证环境监测质量,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猜你喜欢
布点环境监测仪器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约稿函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大气环境监测布点方法及优化探讨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大气环境监测的布点方法及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