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党建背景下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研究*

2021-01-02 19:43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王洋
区域治理 2021年15期
关键词:党务信息化思维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王洋

互联网党建是基于时代发展与互联网技术而诞生的新型党建工作形式,针对互联网党建提出互联网是,目前我们党所面临的“最大变量”,要想实现长期执政就必须在互联网的挑战面前掌握主动权。互联网党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党建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智慧党建”是指运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将党建信息数据汇总融合,是实现党建信息数字化管理,提升党建信息化水平。2019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引发实施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了“智慧党建”的建设目标,着力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一、党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大数据技术,是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载体。高校依托大数据开展党建工作有助于提升党建服务水平,团结党员干部、全体师生,

有助于党组织凝聚力的增强,有助于党员示范引领作用的发挥。通过构建大数据党建服务平台,需完善党建工作程序、加强党建工作质量、提升党建工作效率,从而实现高校基层党组织整体战斗力的提高以及党建工作整体质量的提升。

二、党建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

有部分高校党务工作者习惯于用传统思维开展党建工作。对党建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全面,不深刻。未做到充分理解党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不能用大数据思维开展党建工作。大数据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各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党建工作也是这样,只有将大数据融入党建工作的方方面面,才能进一步提升党建信息化水平。然而,从目前的来看党建信息化水平仍然较低,一方面党建工作与大数据的融合程度不够;另一方面就是党务工作人对大数据的掌握程度和观念认识不够,其导致党建信息化建设流于形式,对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毫无促进。

(二)缺少专业复合型人才

有调查显示,大部分高校的党建信息化建设只停留在校园网建设、信息传送方式建设等基础性、辅助性工作上,其中做得较好地也只利用校园网创建专栏、设置电子邮箱、建立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工作上,信息化建设的平台、技术、设备、数据采集及分析都存在一些问题。信息化建设在操作层面难度较大,需要对数据进行采集、筛选、整合、分析、研判等,极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而目前现有党务工作者多数专业为思想政治教育、近现代史等专业。尽管政治理论素质高,但开展党的信息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都不足以满足智慧党建的需求。因此,在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中缺少既懂党建又懂大数据的复合型人才。

(三)机制不完善、保障能力不足

很多高校对党建信息化缺少整体规划,开展工作没有系统性思维。高校党委组织部作为负责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部门,其缺少对信息化开展工作的整体思考,对数据业务不理解、不熟悉,部分高校网站缺少后续更新,成为信息化摆设,没有真正用于开展工作。同时党建信息化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工作不到位,造成党建信息化建设工作流于形式,也难以落到实处。而且,信息化建设本身就存在一些弊端,在党建信息化数据保密方面也显得保证能力不足,应用过程中对于如何保护数据安全、保证个人隐私安全还缺乏有效的防范体系和措施。

三、党建信息化建设的创新路径

(一)提升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认识

现代技术飞速发展,大数据作为新时代产物也同样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发展需求的转变推动大数据成了最前沿的数据处理方法,能从根本上推动各项工作的进展和效率。大数据现已经成了我国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同时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手段。新时期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党建信息化建设对高校长久发展的重要意义,以信息化为抓手,将党组织基层建设纳入整体规划,应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和效率,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另外,从大数据的角度创新党建工作,能让高校党建工作始终保持在与时俱进的状态。因此,对高校而言,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党建工作是提升高校整体建设水平的重要依托之一,应充分认识党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十分重要。高校还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对党建工作管理制度进行创新性改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优化配置考核机制,从制度层面对党员干部教育引领。

(二)加强人才培养建设力度

人才是创新驱动的根本力量。人才质量的高低关乎着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程度乃至高校整体的建设水平。党建信息化人才队伍对于新时期党建信息化创新发展十分关键,培养具有优秀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党建人才,是实现高校整体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是大势所趋,党建信息化更是新时期党中央对党建工作的新要求。要想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就要运用大数据开展党建信息化建设,需不断加强对党务工作者的信息化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和对应用技术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具体而言,高校有关党员干部需要对内部党员进行经常性培训,其增强党员的信息技术技能,应定期组织培训,掌握先进软硬件的操作方式,并将党务工作者的信息化操作水平提升新的台阶。此外,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党员的主要阵地,有天然优势。在教师党员与学生党员中组建一支有信息化背景的党员队伍,开展党建信息化基础工作准备。最后,高校应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建立定期抽查、培训机制,吸取优秀成果经验,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完善机制、做好顶层设计

打造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校级全覆盖党建信息化建设工作体系,在统筹规划党建信息化发展策略的同时,也要注重结合实际,以目前的党建信息化开展情况作为着手点,应逐步推动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党建工作体系。党建信息化工作如何创新,从根本入手应该做到两个健全,一是健全保障投入机制和监督机制;二是健全问责机制和奖惩机制。严格落实责任制,主要在信息化平台建设、技术人员配置、网络信息内容更新、网络平台交流、互动与维护等方面树立责任目标,明确考核办法,健全奖惩机制。

(四)加大平台基础建设投入

大数据的特点在于多样、海量、快速和灵活。要想创新发展党建信息化工作,就要以大数据的这四个突出特点为前提来开展工作。信息数据的特点,要求我们想要实现信息数据的价值最大化,就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鉴别和运用数据。单纯依靠人力来实现这一要求是有难度的,前沿的科技设备和手段能帮助解决这一难题,以实现预设目标。针对大数据的信息种类多、融合度高的特点,要构建全面、广泛的党建基础数据库,并以此实现对信息的获取和鉴别;针对大数据信息量大、覆盖范围广的优势,组建信息质量高、影响范围广的党建门户网站,并以此来实现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针对大数据传播速度快、分析能力强的优势,建立共享与实用兼具的党务信息管理系统,以实现信息管理、更新、处理、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系统;针对大数据灵活、互动性强的优势,组建信息来源丰富、交互性强的生活服务平台、交流沟通平台、互助帮扶平台,建立党员与群众间沟通交流的桥梁,真正做到位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五)加强宣传引导

思想是创新的先导。创新党建信息化建设,首先要转变党员干部老思维方式,强化党建信息化思想宣传教育工作,培养党务工作者信息化处理思维方式,要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党建工作,且树立“互联网+党建”的创新思维,提高党员干部的互联网工作意识,进一步改变传统党建思维模式。在日常工作中,要运用智能手段、智能教育与智慧服务等方式来加强党务工作者和党员干部的系统化、网络化思维,运用互联网的革新、创造、交互、系统、数据思维来树立党建信息化思维,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四、结语

党建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智慧党建的背景下推动党建信息化建设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而过程。目前,党建信息化建设在思想认识、人才培养、体制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寻找科学完善的路径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实现党建信息化建设的实质性突破。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仍然需要稳扎稳打,要循序渐进地落实好每一步工作,才能在基层党组织中打下党建信息化建设的坚实基础,使其在扎根群众的同时生根发芽。从实际出发开创更加全面、务实的发展前景实现党建信息化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党务信息化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经济时代国有企业党务宣传工作的创新思路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更要实行党务公开
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党组织名单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