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实意义

2021-01-02 12:10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所有制市场经济混合

王 江

(中山新高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中山 528437)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也不断完善,各种所有制经济在我国市场上得到了发展,相关的经济理论也得到了研究。在发展国有制经济的过程中,最初我国会议提出我国国有企业适宜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后来更进一步地提出不断扩大国有企业发展、经营范围,明确提出除了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之外,其他的国有企业均需通过股份制实现改革。伴随着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加快,实施混合所有制已经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内容,国家鼓励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的积极混合发展,也为国有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经济体系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撑和依据。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有关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如何开展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有关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关系是竞争还是合作的话题也一直是经济发展的热点,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国有企业一直朝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伐前进,并且还在不断地加快改革步伐和加大改革力度,扩展改革的层次和范围。

在国有企业所有制发展改革的初期,这一阶段国有企业运行效率低下,面临政企不分、国家财政压力大的严峻问题,这一时期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显现出非正式的特征和形式,采取了租赁制、承包制等方式,其改革的重点放在对国有企业生产的剩余索取权之上,将所有权不断向企业内部管理者和员工释放,来大大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一时期的国有企业所有权改革主要在我国一些中小型国有企业中进行试点。

在最初的试点和尝试过后,我国各地开始自发进行国有企业所有制的改革探索,成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但是,这一阶段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范围仍然停留在一些小型的国有企业,对于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在社会上仍然存在较多争议。直到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后,对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式进行了充分肯定,国有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革的方式开始被大量采用。

在1992年十四大之后,国家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这一时期,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解决长期以来的产权不清、政企不分等问题,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为响应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国有企业在不断探索如何成为自主经营的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并且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一是产权明晰;二是政企分开;三是管理科学;四是现代化企业的管理制度。这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成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础,也成为国有企业建立起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前提。

在经历了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经验教训,在党的十五大,国家明确提出了以所有权改革为核心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这一概念的提出对国有企业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大推动力,部分大中型国有企业也开始走上股份制改革的道路,进一步拓展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范围,有关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识障碍逐渐消失,到了二十一世纪初期,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很多国有企业逐步完成混合所有制的改造。

国有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至今已有三十年,改革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一些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改革却仍然遇到很多障碍,这也是今后进行改革的重点领域。

二、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环境,转换经营理念

一是有利于推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是国家授权的代表,大部分不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因此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导致管理者屡屡出现职责履行不到位的情况。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国有企业所有权中增加民营资本,在国有企业内部增加健全决策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将企业的利益与管理者的利益紧密结合,必然更加规范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保护所有者的权益,推动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改革。

二是有利于推动国有企业适应市场化机制。一直以来,国有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晋升渠道等管理模式都受到社会群众的关注和讨论,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容易形成组织机构僵化、人员流动性差、工作积极性低下等问题,但是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却难以为继。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建立起不同所有制股东之间的制衡机制,打破原有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进一步推动企业的组织机构、用人机制等与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接轨。

三是有利于推动国有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传统的国有企业内部,管理者一般是由主管部门直接任免,在实际选拔干部过程中。论资排辈,官僚作风、家长作风严重,这种管理者任命方式容易造成人员流动僵化,不适应逐渐建立的市场机制和环境。在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后,企业的管理者任命需要得到国有股东、民营股东以及外资股东等多方的权衡,这就大大推动了市场化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实施,实行聘任制和任期制管理,同时建立健全选择退出机制,优化企业管理者的委托代理问题,建立起真正高效的管理者团队。

2.有利于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鼓励实体经济发展

一是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国有资本的功能是指国家给予的国有资本的职责定位和发展使命。通过全面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大大增强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和影响力,从而通过国有企业资金的流向来引导整个社会资金的流动和使用,引导社会资本向一个方向前进,这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好发展的重大举措,将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尽可能地合作、融合且使国有资产处于相对控制的地位,能够起到成倍放大国有资本的作用。

二是有利于国有资本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通过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让少量的国有资本来引导市场上的民营资本,能够有效减少市场上的资本进行各种投机炒作,形成市场泡沫。更多引导资本去支持、鼓励国家战略性产业和国民生产生活所亟须的产业。有助于支撑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针的实施,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改善。与此同时,也能够促进实体经济的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有利于形成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优化劳动环境

一是有利于推动员工持股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员工持股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形成,这一时期,部分企业在经营困难之际,鼓励员工筹资入股,开始了员工持股的最初尝试。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引导非国有资本进入国有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推动员工持股在更广泛范围内实施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协调企业员工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关系,优化劳资环境。

二是有利于形成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人力资源是企业生存发展重要的关键要素,企业要想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建设高执行力的人才团队,必须建立员工与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国有企业在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将员工持股计划作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内容,直接有效地保障了企业的所有者结构优化,将企业员工的效益和企业的经济利益有效结合起来,更好地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企业的内部管理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

4.有利于促进高质量、高竞争力的企业发展

一是有利于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竞争硬实力。通过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最为直接的效果是可以帮助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张,在传统模式下,国有企业依靠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和企业的自身积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我国国有企业在市场上面临了更大的竞争压力,而过度依赖国有资产会给国家财政资金带来较大的压力,而社会资金的支持帮助国有企业实现资金的流通和规模的扩张,帮助企业在市场上开拓更新更大的发展空间,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需求。同样也为社会资本扩张提供了资金投资渠道,实现了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的双赢。

二是有利于优化企业管理机制,形成企业竞争软实力。国有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进行结合,这一措施是基于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策而实施的。将国有企业先进技术、经营经验、品牌价值与民营企业的创新技术、高效约束机制等优势相互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的效果,有效改变传统模式下国有企业管理机制僵化、员工创新力低下的问题,真正实现共赢。

三、结语

我国从理论上提出发展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至今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在这三十多年的改革历程中,国有企业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选择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正确性,在这一过程中也遇到了教训和挫折,但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利选择。为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我们必须更加关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结合民营企业和资本的优势来转变国有企业的发展理念和思路,更好地推动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所有制市场经济混合
混合宅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的方法要领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思考
发改委:鼓励非公资本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
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