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二孩家庭的教育问题

2021-01-02 10:11张阳
幸福家庭 2021年15期
关键词:妹妹家庭家长

张阳

近年来,二孩家庭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二孩家庭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探讨了二孩家庭出现教育问题的成因,提出了改善二孩家庭教育问题的方法。

(一)消极情绪的产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0~3岁是建立亲子依恋关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安全感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幼儿在这一时间段感受到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受到干预,那么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将缺乏安全感,甚至会产生回避或对抗心理。二孩家庭中的大孩正处在“特殊情感联结”阶段时,对弟弟(妹妹)的到来会有不同的反应。例如,在父母照顾弟弟(妹妹)的时候,有的大孩会情绪低落,央求父母也抱自己,或者哭闹着不让父母陪弟弟(妹妹);有的大孩会言语攻击弟弟(妹妹),甚至对其动手。

(二)社交能力的降低

二孩的出生可能导致部分大孩社交能力的降低。起初,家长的注意力都在大孩身上。在二孩出生之后,家长精力有限,常常顾此失彼。家长时间和注意力的分散会让大孩产生心理落差,觉得自己失宠了。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部分大孩会减少与家长的交流,久而久之,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会受到影响。

(三)心理障碍的产生

在二孩出生之后,家长往往会将更多的注意力和精力放在二孩身上,而减少对大孩的照看,或者要求大孩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有的原本听话懂事的大孩会提出一些无理要求,以引起家长的关注。

当家长没有给大孩一个适应和过渡的过程时,大孩会被迫成长,可能会和家长之间变得疏远,在成长过程中产生心理问题。

(一)对大孩的关注度减少

在二孩出生之后,家长对大孩的关注度减少,部分大孩会产生“父母是不是不爱我了”“我的存在是不是多余的”等想法,会变得脆弱、敏感、缺乏自信,也会对弟弟(妹妹)有抵触情绪。有的家长一味地宠爱甚至溺爱孩子,答应孩子的所有要求,这会让孩子一味索取,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分享。这种成长环境下的大孩更难接受二孩的出现,难以处理好与家长、弟弟(妹妹)的关系。

(二)代替抚养

一些家长因为精力有限,为了专心照顾刚出生的二孩,会将大孩交给家中的祖辈照看。大孩往往因为离开父母而缺乏安全感,产生焦虑无助的情绪,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关系和亲密度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另外,祖辈往往会无条件地答应孙辈的请求,不会主动培养孙辈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利于孙辈的成长与发展。

(三)教育观念陈旧

家长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大孩对弟弟(妹妹)的接纳程度。有的家长偏心二孩,教育大孩应该让着弟弟(妹妹),这会让大孩抱怨爸爸妈妈偏心,认为是弟弟(妹妹)抢走了家长对自己的爱,从而讨厌弟弟(妹妹)。有的家长会要求大孩照顾弟弟(妹妹),對大孩更加严格等。在这种变化以及压力的催化下,亲子关系容易出现裂痕,孩子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四)教育内容单一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家长陷入“重身体轻心理,重智育轻德育,重物质满足轻精神需求,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的教育误区。有的家长忽视了对孩子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忽视了对孩子健全人格、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这种教育目标的背离使孩子变得自私、冷漠。有的家长认为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就够了,因此忙于工作,未及时解决大孩因家庭成员变化而引起的心理问题,让大孩难以接纳二孩。

(一)办好家长学校,提升家长教育水平

家长学校是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的主要阵地。随着社区功能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家长学校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如社区家长学校、广播电视家长学校、网上家长学校等。幼儿园也可以设立家长学校或家长课堂,邀请专家举办讲座,向家长宣传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帮助家长及时关注二孩来临之后大孩的心理变化,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有效协调大孩与二孩、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二)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

孩子喜欢模仿家长、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他们从模仿中学习怎么爱别人、怎么向别人表达爱。因此,家长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教师要创设友爱的幼儿园环境,让孩子在和谐的情感氛围中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感受到温馨和幸福,享受爱人与被爱的美好。

(三)树立正确的角色定位

幼儿处于观念形成初期,尚且没有能力去适应新的角色。在二孩到来之前,家长应该运用“娃娃家”等角色游戏,帮助大孩了解弟弟(妹妹)在自己的生活中是怎样的角色,告诉孩子身为哥哥或者姐姐应该怎么做。在弟弟(妹妹)出生以后,让孩子一起帮忙照顾,逐步建立起作为哥哥(姐姐)的责任感,从心里接受弟弟(妹妹)的存在。

(四)建立平等的相处规则

在二孩家庭中,如果大人能够平等地对待两个孩子,那么孩子也能平等地对待弟弟(妹妹)。反之,如果家长一味地给孩子灌输“你是哥哥(姐姐),你比弟弟(妹妹)大,你先跟弟弟道歉”的想法,只会给幼儿树立错误的是非观。家长应该建立对事不对人的公平原则,以身作则,帮助孩子学习规则意识,让孩子知道规则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教师也要让孩子理解规则的作用,鼓励孩子遵守活动规则和学习秩序。

(五)丰富家庭教育的内容

在二孩家庭中,家长应该丰富家庭教育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有效渗透爱心教育、分享教育和责任心教育。比如,家长在照料家中的花花草草时,可以邀请孩子参与浇水除草,从而培养孩子的爱心意识;在分配玩具时,家长要鼓励大孩将玩具分给弟弟(妹妹)的行为,也要教育二孩将玩具分享给大孩,从而树立孩子的分享意识,让他们理解生活中互帮互助、分享谦让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鼓励孩子自主叠被子、叠衣服、吃饭等,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与责任心。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性格和习惯会受到家庭影响。家庭、学校、社会要共同努力,共同应对二孩家庭中的教育问题,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嘉峪关市第三幼儿园)

猜你喜欢
妹妹家庭家长
我的妹妹不爱我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庭“煮”夫
我的妹妹 等
带妹妹
恋练有词
家长请吃药Ⅱ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