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校课程过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2021-01-02 07:39吴振华鲍文霞程鸿沈川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21期
关键词:高校改革

吴振华 鲍文霞 程鸿 沈川

摘要:《线性电子线路》又称“模拟电路”或者“电子线路”(线性部分),是电子、通信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而多数高校普遍现行的考核模式偏单一化,对期末卷面成绩的参考权重过高,不利于满足当前社会对该方面人才培养的需求,如何采取科学、严谨、全面,多元的过程考核评价标准,将过程考核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从以知识学习为主向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方向转变,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及解决问题、沟通及获取信息和批判性思维等能力,是深化过程学习考核改革重中之重。

关键词:高校;过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21-0064-02

高校的课程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体现,也是促使教师创新改革教学的源动力。2019年9月29日,教育部发布并实施《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1-2],积极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要求高校贯彻落实人才培养的强化方案,提倡课程考核的合理配置,深化教育教学制度改革。本文从高校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方面着手,针对传统考核模式的弊端进行分析,并结合《线性电子线路》课程特色内容与特点,提出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学与考核相结合、建立多元化、全过程考评体系等系统全面的改革措施。

1 高校普遍现行采取的考核方式与其弊端

目前单一的课程过程考核模式不可避免得会使得学生通过短期死记硬背的方式以通过考试甚至取得高分,易养成机械式的学习方式与习惯[3-4]。学生在该应试思维下仅仅把教材上的内容照搬进试卷中,而无法全面系统地掌握且运用课程所涉的知识。传统地考核方式只能锻炼学生的期末短期突击能力,无法培养学生汲取、思考、再创造的能力。《线性电子线路》课程具有概念抽象、知识点难理解、内容庞杂、实验器件使用繁琐等特点,坚持培养学生学习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形成较高的工程与系统分析素质。但是上述片面的考核模式没有全面凸显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得学生只追求考试成绩,而忽略了自主学习思考的过程,不利于学科综合素养的形成。

2 《线性电子线路》的教学目标与改革思路

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卓越教学质量的基础[5]。《线性电子线路》课程希望学生能够在本科阶段将相关电路和工程知识及数学模型方法熟练运用于推演、分析电路、电磁场、信号、通信、微波射频电路、天线设计等工程问题;能基于相关科学原理和數学模型方法正确表达复杂工程问题;能利用专业知识,掌握通信领域工程设计和产品开发流程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了解关键因素。结合上述现行考核方式的弊端及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考核改革思路应当是构建重视过程的、教与考相结合的、多元的全方位课程评价体系。

2.1 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由于《线性电子线路》课程内容庞杂,概念抽象,并且在整个电子系统中扮演系统性、基础性的角色,其对学生进行更深领域的学习具有关键作用,因此需要格外注重培养学生对该基础学科的学习与钻研。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引导学生针对该学科的特点进行基本方法的掌握。在整个课程的学习中,对交直流通路的分析串联了整个线性电路学习的过程,因此,对解析简单电路的熟练掌握系为复杂电路的应用搭建了坚实的基石。采用归纳学习法有助于学生对繁多的课程内容进行归纳,比如对晶体管的学习,需要学生总结各种不同组态的放大电路。尽管课程内容多,但是各个章节的知识都相互关联,前面的章节是对后面知识的学习的铺垫,学生应当善用推理学习的方法,将先前学习的知识灵活运用在后续的学习中,做到融会贯通。

2.2 将教学与考核紧密结合

考核虽然不是学生学习之最终目的,但却是鞭策学生高效学习的重要手段,以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应用型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等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利用课堂师生互动、课后作业、实践活动等形式循序渐进地推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加大平时考核结果在总成绩中的权重,有效避免学生僵化的应试学习模式的养成。并且在过程考核环节,教师应当去表面化,不能仅依据学生的出勤记录进行评分。平时成绩的评定应当综合且全面,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通过课堂面对面授课,帮助学生探讨问题,建构知识体系,衡量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依据学生对课后作业的掌握程度评判其对该章节知识把握的准确性;再根据团队作业的报告情况及同学互评考核学生的对该课程学习的综合素养;阶段学习完成后,随堂测验可以有效直观地体现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成果;在整个课程学习中,教师可以适当穿插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运用,评价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

2.3 建立多元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2017年初,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强调:“防止单纯以分数评价学生”,应当“充分发挥教育评价对科学育人的导向作用,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因此变革传统的单一考核评价模式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首先,教育者应当健全考核内容,丰富考核形式,将考核融入课程的全过程,不再单纯倚重于期末一次性成绩。其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模式,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线性电子线路》这一应用专业性强的学科的认识。再者,在团队作业的考核中融入同学互评环节,增加了参与主体,更能促进学生对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多元化考核模式的深化改革,是对国家教育政策的全面贯彻,致力培养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高校人才。

3 《线性电子线路》课程的过程考核方式与具体细则

如前所述,为避除传统考核模式的弊端,高校应当增加对学生学习《线性电子线路》课整个过程考核的权重,建立多元化考评机制,提升学生学习的主管能动性,具体考核环节与评价细则如表1。

4 结语

为贯彻落实国家对教育质量的要求,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标准,对于课程过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应当细化进各个层面。改革后的考核模式不仅将考核融入进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避免应试思维的形成,也以教考相结合的方式鞭策学生高效掌握知识,最终形成多元化新型考核体系,全面综合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进行科学评价。

参考文献

[1]郑夏楠.高校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探究:以“传媒经济学”为例[J].科教文汇,2021(4):127-128.

[2]李步青,李建楼.地方高校课程考核改革的实践[J].大学教育,2020(7):30-32.

[3]滕跃.关于高校课程考核模式的相关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3):19-20.

[4]白璐.后现代主义理论视角下的高校专业实践课程评价优化[J].中国成人教育,2020(13):63-66.

[5]徐琤颖,王亚平,黄利非.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质量评价指标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0, 29(2):60-64.

(责编:杨梅)

猜你喜欢
高校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