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大数据背景下农业经济与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

2021-01-03 03:18
全国流通经济 2021年17期
关键词:旅游农业经济

李 杨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龙山街道办事处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河南 罗山 464200)

一、引言

改革开放40余年让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但是存在城乡地区发展极度不均衡的问题,这种落差让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地区转移,因此乡村地区的发展越来越没落。习近平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思想,希望通过乡村振兴战略解决改革开放之后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让农村地区的人民也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因此,农村地区纷纷利用自身优势采取不同类型的乡村振兴措施,其中乡村振兴效果最为明显的即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乡村旅游产业可以将环境资源转换为经济发展动力,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农业经济还可以在乡村旅游产业的建设中与之相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二、大数据背景对农业经济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的作用

1.大数据的内涵

大数据是一种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它的数据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的范围。如果大数据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可以从中得到对推动社会发展的有效信息,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2.大数据的特征

大数据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海量的数据规模表示大数据的数据体量非常庞大,对硬件储存和虚拟存储具有较高要求;数据流转速度快表示大数据的利用价值非常高,相关人员能够时刻捕捉到利用价值高的信息;数据类型多样化表示大数据对各行各业各个地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价值密度低是数据体量决定的,数据量越大数据价值密度就越低。

3.大数据的作用

(1)收集旅游数据

大数据的类型丰富、数量总量多,因此大数据可以对区域范围内的旅游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数据参考,这样即可针对性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提高游客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大数据背景下,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得到发展,则可以带动农业经济发展,农产品可以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完成销售,这样农业经济和乡村旅游即可协调发展。

(2)分析游客数据

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分析游客数据筛选适合乡村旅游的人群,如果乡村旅游产业正好满足游客对旅游资源的需求,则可以通过乡村旅游产业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乡村旅游不能充分吸引游客,则乡村旅游的效果大打折扣,可见大数据在农业经济和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3)区域旅游合作

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大面积区域的地区发展情况和旅游资源进行分析,明确区域范围内哪些旅游资源比较稀缺,这样可以通过区域旅游合作发展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避免乡村旅游景点雷同重复。因此,大数据对农业经济和乡村旅游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大数据得不到合理作用乡村旅游发展容易越来越畸形。

三、大数据背景下农业经济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

本文以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为例,对其农业经济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简要概括如下。

1.地区发展情况

(1)自然地理情况

罗山县在行政上属于河南省信阳市,在地理上位于河南省南部地区,与湖北省直接接壤,临界地点的风景比较宜人。该县与大别山和淮河相连接,山水资源比较丰富,地理面积超过2000平方公里。气候类型上罗山县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气候与风景同样宜人,适合同步发展农业和旅游业[2]。

(2)区位交通情况

罗山县境内交通方式主要有公路和铁路,境内具有多条省道、国道、高速公路,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没有直达的机场和高铁,因此区位交通情况在某些方面限制了该地区的旅游业发展[3]。

(3)人文历史情况

罗山县境内人文历史比较丰富,主要风景名胜分为寺庙、红色旅游资源等类型,其中寺庙以灵山寺为代表,距今已有超过1000年的历史,对游客来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红色旅游资源主要指何家冲等地方,该地可以从精神层面熏陶游客的心灵。因此,罗山县的人文历史总体来说适合发展旅游行业,为农业经济和乡村旅游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4]。

(4)社会经济情况

2018年罗山县第一产业与第二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比例接近22∶78,总体来说罗山县第一产业已经顺利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过渡,但是农业比例仍然得到了一定保留,具备协同发展农业经济和乡村旅游产业的经济基础[5]。

2.地区旅游发展情况

2020年罗山县计划以核心景区为中心打造区域旅游带,以点带面促进全域旅游行业的发展,将各个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差异性特色旅游资源,对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改善污水处理设施,创造宜居宜旅游的生态环境。

四、大数据背景下农业经济与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策略

1.农业方面

(1)确保农业基础地位不变

河南位于中原地区,华北平原是中国文化的主要孕育地区之一,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便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不能改变该地区的农业基础地位,但是可以结合农业经济推动特色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我国国土面积虽然广袤,但是平原地区面积却不多,任何一块平原地区的耕地都必须得到有效利用,这样我国才能利用世界8%的耕地养育22%左右的人口。罗山县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过程中,必须严守耕地面积红线,不能以牺牲耕地面积为代价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土地肥沃的农业地区必须严格保留。

(2)改善农业产业结构

罗山县在不改变耕地面积的情况下可以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创造的经济效益优先,但是可以通过第二和第三产业对农业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这样在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完成对深加工农产品的销售,即可利用乡村旅游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罗山县适合种植西瓜、桃子等水果以及天麻、三七等中草药,如果罗山县相关部门能够合理改革农业产业结构,必将可以在保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不下降的情况下创造更大经济效益。

(3)拓展农业产业链

罗山县在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时对企业的要求比较高,企业必须具备农产品深加工的技术和基地,因此罗山县政府可以对地区企业进行一定的扶持,为其提供一定的资金贷款让其引进农产品加工技术,这样即可拓展农业产业链,从而达到调整罗山县产业结构的目的。罗山县政策还可以划出一片地区作为产业产业链示范园,为这些企业提供一定的政策扶持,提高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数量,打造农业产业链闭环。

(4)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罗山县乡村人口共有30.46万人,农业经济需要占用一定数量的乡村人口,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建设能够使用的人力资源比较有限。罗山县必须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通过大批量农业自动化设备的应用降低传统农业对人力资源的使用,这样大量乡村人口即可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致力于乡村旅游产业的建设和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建设过程中需要保障旅客的吃住行,任何一个方面都需要大量人力资源才能维持农业经济和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因此罗山县必须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为农业经济和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提供人口保障。

2.基础建设方面

(1)建设宜居环境

罗山县想要推动全域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则必须投入一定资金对乡村地区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完善,将脏乱差的乡村地区改造成适合居住和旅游的乡村景点。基础建设方面如交通、生活污水处理、电气化工程是重点方向,交通不便利则游客自然不愿意到乡村旅游景点游玩,污水处理效果差则乡村旅游景点存在难闻的气味,电气化工程不完善则游客吃住行的便利性会受到较大影响。

(2)塑造乡村文明特色

罗山县建设全域乡村旅游的计划是以现有知名度较高的旅游景点为核心,以各个乡村为节点建立网状乡村旅游产业结构,分别按照不同乡村的特色打造不同风格的旅游景点,这样才能塑造具有差异性的乡村旅游文明特色,从而增强乡村旅游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力。乡村旅游文明特色建立之后,即可分别对不同类型的农产业及其深加工产物进行销售,这样才能拓展农产品的销售品类和数量,从而推动农业经济和乡村旅游协调发展。

(3)明确农村建设标准

罗山县乡村旅游产业建设和发展首先应该对农村建设标准进行明确,然后再分别对乡村地区进行改造和升级,最后才能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全域发展。如果农村建设标准不统一,各个乡村旅游景点的酒店、餐饮、出行、娱乐等设施差异过大,最终优秀的乡村旅游景点吸引的游客越来越多、而低劣的乡村旅游景点的人气越来越低,这样乡村之间的旅游产业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乡村旅游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3.政企人方面

(1)加强政府引导作用

罗山县政府在推动农业经济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时必须起引导和主导作用,农业各个部门需要推动农业现代化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建设和发展节省出人力资源,乡村旅游相关部门应该结合各个乡村的特色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因此乡村旅游部门应该同时与工商部门和农业部门进行联合,这样才能通过各个部门的共同协作推动农业经济与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同时,政府还应该适当为农业上下游企业提供各种政策优惠,让各个企业共同参与到乡村旅游产业的建设中,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统筹调度的优势发挥出各个资源的最大作用。

(2)培养乡村旅游龙头企业

罗山县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以核心旅游景点为核心、以其他乡村旅游景点为辅助构建区域旅游带。如果没有旅游龙头企业则各个旅游景点各自为战相互抢夺旅游客户,这样的乡村旅游根本无法协调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而农业企业同样需要龙头企业的带领,否则农产业深加工在技术和成本方面都会存在较大劣势,最终导致农业产品的质量较低、成本过高,这样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无法带动农产品的销售。因此,罗山县应该通过培养乡村旅游和农业两个方面的龙头企业,对农业经济和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提供保障。

(3)提高乡村居民旅游服务水平

罗山县乡村旅游产业能否长远发展,除了看乡村地区旅游基础设施是否完善之外,还要看乡村旅游服务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是否能够满足要求。如果游客认为乡村居民的素质和旅游服务水平与旅游行业总体评价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则乡村旅游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力会不断下降。因此,罗山县乡村旅游相关部门应该先对各个乡村旅游产业的负责人进行开会,强调提高乡村居民旅游服务水平的重要性,确保乡村旅游能够与农业经济协调稳定地发展。

4.功能拓展方面

(1)统筹规划农业经济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

罗山县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占用一定土地资源,而乡村旅游上下游衍生企业也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因此罗山县政府必须结合乡村旅游产业建设情况对乡村旅游用地进行合理规划,在不影响耕地面积的情况下对农产品加工和旅游产业的用地进行分配,形成相互合作、合理开放的统筹规划布局,尽量提高罗山县整体产业布局和用地规划的合理性,不能因开发乡村旅游用地对农村居民和农业耕地造成太大影响。除此之外,罗山县想要发展乡村旅游则必须想办法开通高铁或者与附近机场建立机场大巴线路,为旅游在出行方面提供一定的便利,否则罗山县交通方面必将浪费游客的时间。目前旅游主要出行的时间都集中在节假日,而我国大部分节假日放假时间均为三天,因此罗山县必须从交通方面做好统筹规划。

(2)促进农业经济与乡村旅游的产业融合

罗山县乡村旅游产业建设的过程中,对花草种植产业和水果种植产业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乡村旅游景点的景观需要使用花草树木进行装饰,而乡村旅游餐饮行业对水果的需求量也比较大。因此乡村旅游产业建设过程中,农业相关产业可以与乡村旅游相关产业进行融合,提高乡村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争取在协调发展农业经济和乡村旅游的同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促进农业经济与乡村旅游的文化融合

罗山县乡村旅游产业与农业经济还可以在文化方面进行融合,中原农耕文化传承依旧,乡村地区可以对种植区域进行规划,使耕地上的农作物成为一幅风景画。这样可以将农业景观作为乡村旅游中的特色资源,从而让乡村旅游景观在区域中的竞争力得到增强。除此之外,罗山县很多地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乡村旅游产业可以以红色资源为核心,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溯让游客对红色文化精神具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农业经济与乡村旅游的文化融合是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有力保障。

5.信息服务平台方面

(1)建设大数据基础软硬件设施

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是必要的,但是建设大数据平台对软件和硬件的要求比较高,因此罗山县必须投入一定的资金对大数据基础软硬件设施进行完善,推动罗山县乡村旅游资源数据库的建立,这样才能将农业经济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之后可以利用互联网计算机技术对乡村旅游进行同步分析,调整各个乡村产业建设的方向,防止相邻区域出现雷同景点,否则对游客的吸引力会大打折扣。

(2)培养大数据人才

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和维护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因此罗山县乡村旅游相关部门可以直接招聘或者培养大数据相关的人才,这样可以降低建设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的难度。罗山县也可以直接选择将大数据信息服务的建设工作外包给第三方公司,这样罗山县乡村旅游相关部门只需要培养少量的大数据人才对信息服务平台和系统进行维护即可,相比之下前者在主动权方面具有优势、后者在成本控制方面更具优势。

五、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经济在过去、现在、未来都农村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而乡村旅游产业经济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也展现出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乡村旅游在现在乃至未来也将成为部分具有旅游资源地区的经济支柱。大数据背景下,农业经济可以与乡村旅游进行融合,乡村旅游可以通过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可以在发展过程中借鉴乡村旅游的元素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因此具备乡村旅游发展优势的地区必须合理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乡村旅游和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争取早日完成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猜你喜欢
旅游农业经济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