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顺醋业”数字化能否擦亮“醋茅”品牌

2021-01-03 04:54尹晓琳
企业文化 2021年27期
关键词:经销商渠道数字化

文|尹晓琳

恒顺被股民誉为“醋茅”,原因在于,恒顺的主营业务可以穿越周期——调味品是刚需。一方面,“醋茅”恒顺醋业营收持续增长。另一方面,恒顺醋业早已穿越无数个经济周期,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清朝道光年间的“朱恒顺糟坊”,历史已有180 余年。1933 年改制成为镇江恒顺酱醋厂,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从当初的小作坊发展成为中国四大名醋的代表企业。2001 年公司在A 股挂牌上市,成为食醋行业第一,且至今仍是唯一一家上市企业。

当下的调味品行业品牌鱼龙混杂,集中度可提升空间广阔,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作为明星赛道的龙头品牌,该如何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近期,老字号品牌恒顺醋业启动了自上而下的全数字化重塑。这场“重塑”能否助力一家拥有180 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擦亮金身”?这将决定改革红利的释放进度和力度。

国企偏爱数字化转型

华为中国政企业务副总裁杨文池,曾经去国内一家著名酒厂考察。酒厂的酒不愁卖,但过去100 多年间,产能总是上不去。核心原因有两个,一是这套在历史中沉淀下来的酿造工艺,不能轻易改动,否则品质会打折;二是必须在原产地生产,换地方后品质不同。酒厂负责人希望能得到新技术的加持,对酿造、制造等流程进行梳理优化。恒顺也面临类似的挑战——如何借助信息化系统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将180 年积累下来的经验,进行数字形式的固化,推动传统工厂的智能化升级?

在生产层面,恒顺对260 种成品和半成品的原辅物料,进行数字化定义,对主要工艺流程建立数字模型,借助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实现生产流程数据的可视化。以酿醋最主要的原料糯米为例,目前已经实现自动输送、自动润粮、自动粉碎、自动入仓发酵,并能在线剔除不合格品。但是,恒顺首席信息官苏欣宁表示:“最难数字化的是人的经验。”

涉及工艺层面,恒顺在尝试,但不会贸然迭代。比如,制醋的发酵环节便很难利用数字化模型标准化,需要大量的隐性知识,对人力要求很高。这是传统制造业企业在数字化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难题,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形成工艺壁垒。制醋传统工艺分为酿酒、制醅、淋醋三个过程,40 多道工序,其中发酵环节最难利用数字化模型标准化。

在管理层面,集成原有分散的各个系统,打破部门间的筒仓效应、数据孤岛现象,统一搭建智能管理平台——车间管理层可以了解原料来源、库存状态和订单状态;公司管理层可以掌握新品开发、物料供应、生产库存、物流销售等数据。同时,“一瓶一码”也使得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可追溯,防止区域间窜货。从研发、生产到质量管理、物流和售后服务,恒顺试图端到端打通数据,建立连续性的数字化流程链,实现动态和实时管控。

数字化在老字号企业的运用

恒顺试图在价值链层面打造敏捷化的智能供应链,把终端、经销商的数据采集回来,通过数据分析,指导生产计划、仓储物流等,减少产销不平衡。“对于消费品企业而言,供应链的效率非常重要,尤其是产销协同问题,市场端的数据必须赋能生产、指导生产、驱动生产。”苏欣宁称。

数字化是一场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产业链行动,赋能相关利益者才能提升行业话语权。如何带动经销商的数字化?海天味业之所以拥有远高于行业均值的盈利能力和增长速度,优势之一在于,其业内领先的渠道控制力。相比之下,目前恒顺的销售模式相对传统。恒顺的经销商比较特殊,很多是父与子一起做经销商,有的一家三代、四代都在做恒顺的经销商。他们的营销做得非常好,市场基本被掌控在圈子里。但同时,带来的问题是部分经销商年龄层偏大,学习和管理能力弱,缺乏经营市场的手段和技术条件。部分做农贸、批发市场的经销商基本没有数字化能力和意识,采取的仍然是一呼百应的模式。苏欣宁说:“作为品牌商,我们希望有更多数据化的赋能给到经销商。”如何把数据都收回来并进行归类分析?恒顺正在努力挖建一个渠道“数据湖”。

一方面,应用新技术方式打通信息流,包括渠道各层级数据的采集、补充、完善,描绘出渠道客户的360°视图;另一方面,优化业务流,对渠道客户进行细分,梳理营销矩阵,针对性地赋能。两方面形成合力,实现渠道全链路数据可视化,渠道赋能中心可以全局性地统揽渠道商KA/特渠、终端,精准掌握市场的实际消化能力,动态管理存货。

比如,对于有真实客户和终端网点的渠道实现足额配货,反之则予以减量。2020 年3 月,新任营销总监上任后,将原有的36 个片区重新整合划分为8 大战区,引进赛马机制,薪酬体系市场化。管理力度加大意味着更容易推动渠道的数据化改造;同时数据归集能够理清渠道架构,推动渠道控制力的整体增强。这种渠道控制力的正向循环,有望积淀为“内功”,推动恒顺走出华东市场,突破传统上醋的消费地域性,把镇江香醋卖到全国。

全数字化重塑带来的另外一个变化在于,原来恒顺主做B 端,不碰C 端,如今在数字化基建的加持下,恒顺开始规划 DTC(直接面对消费者),搭建会员体系。“只有 C 端才能告诉我们该做什么”苏欣宁说,恒顺对于智慧零售的规划是去做适合互联网思维的产品,通过会员体系驱动营销、研发、生产。实际上是从货、场、人到人、货、场的思维转变。早期,因为恒顺重生产不重营销而被诟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经销商需带着现金到恒顺,请客吃饭才能拿到货,当时,恒顺只有6 个业务员,如今市场格局早已骤变。为了不断提升品牌与粉丝的互动、建立黏性,恒顺围绕着消费者体验旅程,系统性地梳理与规划消费者体验场景,并借助数字化工具实现与消费者的场景互动。

而恒顺的优势在于,作为“醋茅”,其品牌护城河深厚、历史地位颇高,有底气基于品牌力和产品力,发起普通食醋到高端醋的营销创新。打开恒顺的天猫店,可以看到香醋、白醋、陈醋、黑醋、醋饮料等,醋品类全覆盖;针对场景细分,有了蟹醋、饺子醋、宴会醋等高端产品;此外还开发出养生醋、蜂蜜醋等药食同源系列产品。在利润丰厚的高端醋领域,目前,恒顺是唯一的玩家。

数字化转型永远在路上

大部分时候,数字化转型是隐藏在“冰山”下的工作,绝非买几套标准化的软件系统便能够解决。今年,恒顺优化组织架构,整合成立了六大中心——战略中心、营销中心、数字化中心、财务中心、管理中心和供应链中心,从整个业务链、数据链上协同、支撑,力图保证数字化拼图完整。

此外,在全数字化重塑项目中,恒顺选择了SAP、IBM 作为合作伙伴,将相对成熟的体系引入,降低转型的风险。对于这家百年老字号而言,数字化转型犹如强力牵动的列车,正处于不容错过的时间窗口。当下苏欣宁最重要的任务是在数字化重塑过程中,解决“割裂”问题:流程割裂,有的业务条线流程不清晰,没有分析、决策和反馈节点;底层数据割裂,渠道数据无法同步给品牌商;横向数据割裂,不同区域、不同渠道的数据并不相通,无法“合并同类项”;上层数据割裂,宏观数据无法快速帮助一线销售人员答疑解惑,无法实现供应链的及时调整。如何整合数据资产,如何借用外部力量,如何培育数字化组织和人才,仍取决于恒顺自身的能力成长曲线。

猜你喜欢
经销商渠道数字化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30万吨鱼料市场,600经销商如何从中取胜?圈中人有话说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达尼举行经销商答谢会暨庆祝中丹建交70周年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车市仅三成经销商盈利
创举措 拓渠道 提质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