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渔业转型与深蓝渔业发展研究

2021-01-03 07:25张元发于少林孙绪金盖春蕾
区域治理 2021年24期
关键词:海洋资源海洋渔业渔业

张元发,于少林,孙绪金,盖春蕾

1.青岛市即墨区自然资源局;2.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

一、概述

海洋渔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对海洋产品的需要,还能够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但是,近年来随着各种全新的科学技术在海洋渔业中的应用,各种过度捕捞、掠夺性开发行为出现。这些行为不仅会对海洋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还不利于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符合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因此在当下,我们必须要在充分认识海洋渔业转型重要性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将海洋渔业的转型落到实处。而发展深蓝渔业就是实现海洋渔业转型的必要措施之一。其指的是面向深远海和大洋极地水域,开展工业化绿色养殖、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和海上物流信息通道。作为海洋渔业转型的必要途径,必然要在认识其当前发展状况的前提下对其开展深层次的研究,探究出促进其发展的切实可行的对策,最终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我国海洋渔业转型研究

(一)海洋渔业转型的必要性

1.资源短缺及环境污染

科技的发展使得海洋渔业的捕捞范围、捕捞效率都有着极大的提升。随着资源需求的越来越大,过度捕捞现象开始凸显,海洋资源的数量与再生能力都明显下降,这就造成了海洋资源短缺的情况。因此,我们必须推动海洋渔业专业发展,来解决当前面临的资源短缺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海洋环境污染问题也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人口的不断膨胀导致大量的垃圾无法处理,一些垃圾处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就将垃圾排放至海中,导致海洋环境遭受严重污染,这就为海洋渔业的发展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必然要为海洋渔业的发展寻求一条全新的道路。

2.国家政策的要求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秉持着快速发展重工业的国家政策,海洋渔业并没有得到较大的发展,其捕捞力度一直处于海洋鱼类可再生能力的范围之内,并不会对海洋的生态环境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在改革开放后,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政策的支持,海洋渔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捕捞能力也大大提升。由于当时国家依旧秉持以渔业增产为导向,仅仅注重捕捞数量而忽视捕捞质量,并没有确立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此时,人们对海洋资源呈现出一种掠夺性开发的状态。在这种背景下,为了保护海洋的生态环境,恢复海洋鱼类的可再生能力,实现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国家制定了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要求海洋渔业进行转型,以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结合的目的,秉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海洋渔业转型对策

海洋渔业转型指的就是将传统的粗放型海洋渔业转变为现代化集约型海洋渔业。将传统模式下完全依赖海洋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转变为多元化产业发展。进而降低对海洋资源开采的力度,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进而达到保护自然资源、减轻海洋污染的目的,最终实现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1.控制近海捕捞强度

要实现海洋渔业的转型,首先就要对传统粗放型的海洋捕捞方式进行改变。传统粗放型的海洋捕捞主要开展于近海区域,而近海区域较小,如果捕捞力度过大,必然会超过海洋资源的再生力度,最终导致不可逆转的环境损害。因此,可以通过控制近海捕捞强度、控制近海捕捞渔船数量、加大人工放流等措施来保护海洋的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的生物多样性。防止过度捕捞导致的海洋资源短缺与不可再生。此外,在控制近海捕捞强度的同时可以鼓励发展远洋渔业,虽然我国的远洋渔业起步时间较晚,技术相对不成熟,但是政府依旧要加大对远洋渔业发展的扶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使之可以与控制近海捕捞强度的策略相结合,最终达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发展优质的海水养殖业

传统的海洋渔业主要是对海洋自然资源的开采与加工,其仅仅依靠海洋的再生能力,并不通过人工养殖的方法来促进经济发展。这一方面会对海洋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并不能保证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通过发展优质的海水养殖业来促进海洋渔业的转型升级。首先,我们要加强对国内外先进养殖技术、装备的引进,及时淘汰当前养殖业中所使用的落后养殖技术与装备,使用新技术培养全新的海水养殖新品种,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次,我们要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与养殖管理水平,提高海水养殖的效率与管理效率,将传统粗放式的养殖方式转变为现代化、集约化、科学化的养殖方式,进而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最终为海洋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我国深蓝渔业发展研究

(一)深蓝渔业发展现状

要想真正实现我国当前海洋渔业的转型,就必须将传统的渔业发展方式转变为现代化渔业发展方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深蓝渔业应运而生。深蓝渔业的出现,不仅创造出了一项极具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标志着渔业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的飞跃。其不仅可以推动当前的海洋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能够克服传统渔业造成环境破坏的弊端,达到兼顾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目标。虽然深蓝渔业有着诸多的优势,但是其在我国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并没有取得较大的成果。首先,海洋科技布局并不能满足深蓝渔业发展的要求。虽然当前深蓝渔业在海洋渔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有所上升,并且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深蓝渔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尚处于探索和开发海洋的初步阶段。海洋领域的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仍然滞后于发展需求,海洋科技的总体布局仍然不能够满足深蓝渔业的发展需要,无法为其提供坚实的保障。其次,深远海养殖装备未能与养殖技术实现融合发展。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深远海养殖行业的扶持,不论是养殖装备还是养殖技术相较于之前都有较大的发展。但是,当前我们的目光仅局限于装备与技术的创新,并没有对其融合发展道路进行充分而深入的思考,因此,由于装备与技术并不能相结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就为深蓝渔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总而言之,虽然我国已经将深蓝渔业作为一项战略性产业进行大力扶持,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由于当前科学技术、管理技术的限制,我国深蓝渔业的发展相较于发达国家仍然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地位。

(二)深蓝渔业发展对策

1.做好统筹规划

由于深蓝渔业在我国依旧属于一种新兴产业,其是一种全新的渔业发展模式,因此不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管理上,我国都处于一个较为落后的地位。我国虽然近年来加强了对深蓝渔业的科技投入和产业化力度,但是依旧存在着设备落后、技术落后、政策扶持不够完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等问题。而要推动海洋渔业的转型,促进深蓝渔业的发展,虽然技术与设备的创新非常重要,但是其关键点在于做好顶层设计以及中长期规划,因地制宜,对其发展过程进行统筹规划,再辅之以健全的管理模式与法律法规体系,真正实现深蓝渔业的创新发展。

2.加快科技创新

要真正推动深蓝渔业的发展,就必须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对科技的创新。由于我国深蓝渔业起步较晚,其技术与装备并不成熟,这就从外部条件上限制了我国当前深蓝渔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推动深蓝渔业发展时,必须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大科技投入与政策扶持,打破限制深蓝渔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与装备瓶颈,促进产业融合与产业化进程。此外,我们可以借助当前发达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将其运用至深蓝渔业中,建立智慧化信息交互平台,对发展过程中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与整理,在总结失败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深蓝渔业的科技创新,进而为其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与保障,促进海洋渔业的转型升级。

3.推动产业升级

深蓝渔业的发展之所以当前没有取得较大的成果,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并没有形成全新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当前仅仅是在传统渔业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发展。而要真正实现海洋渔业的转型,就必须摒弃统渔业中不符合现代发展要求的部分,在其有现代价值的部分上推动深蓝渔业的产业升级。要以深海养殖为基础,带动深海产品加工业与休闲渔业、智慧渔业等产业发展,延长深海产业链、价值链,最终通过推动深蓝渔业的发展来推动海洋渔业的转型升级。

四、结语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正朝着高质量发展转变,海洋经济的发展要想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推动我国海洋渔业的转型与深蓝渔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在充分认识海洋渔业转型重要性的基础上,来探究海洋渔业转型的可行对策和深蓝渔业的发展对策,为我国未来的海洋渔业发展寻求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最终真正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海洋资源海洋渔业渔业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山西进行渔业养殖“三区”划分
试析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
基于自然资源价值理论的海洋资源核算问题探究
一图看懂贵州生态渔业发展
提升海洋渔业档案管理水平的渠道探索
浅谈浅议如何提升海洋渔业档案管理水平
基于GIS技术的江苏省海洋渔业生产安全环境保障服务系统建设
中美初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