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类纪录片的发展与核心
——从《自己的故事自己拍》到《早餐中国》

2021-01-03 17:54陈海宁
青年记者 2021年6期
关键词:纪录片创作

● 陈海宁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时间如河水一般一去不返。纪录片的魅力和重要价值,就在于对特定的时间片段进行复制,用影像留下真实记忆,使逝去的一切成为可看得见的历史。

观察类纪录片是纪录片的一种,自上世纪60 年代出现并逐渐兴起以来,一度刷新了纪录片创作的观念。观察类纪录片类似“直接电影”,其技术基础源于便携式摄像机和磁带录像机的出现,能够将拍摄者隐匿于镜头与故事之后,没有画外音。主张充分运用运动长镜头、同步录音、连贯剪辑等技术手段,以一种冷静旁观、无介质的态度,对现实事件进行完整的呈现。[1]所以,曾经出现过无背景音乐、无旁白、无采访、无字幕的纪录片。这些拍摄要求充分体现了观察类纪录片的特点,也是作为纪录片最本质最原始的风格体现。

上世纪90 年代,纪录片创作热潮涌动,观察类纪录片在国内得到飞速发展,又有创新。专注现实生活的本质,冷静地观察人们的日常生活,捕捉具有震撼力的镜头。就主题而言,这种拍摄方式着重记录小人物的生活过程与细节,借以讨论背后折射出的较大的生存环境以及社会问题。

观察类纪录片的栏目化尝试

1999 年,福建电视台成立新闻频道。当时有一个栏目《自己的故事自己拍》,是观察类纪录片栏目化的大胆尝试。现任福建广播影视集团卫视中心主任洪雷,当年还是一位初出茅庐的制片人,带领9 位刚迈出大学校园的年轻编导,延续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创作模式,将摄像机大胆交给普通民众,让他们记录下自己的生活。因为“真实”是纪录片最重要的要素,这个核心理念从未改变。摄像机交到百姓手中,拍摄自己的生活,确实能得到很多鲜活的影像。

这档栏目开播8 个月,就生产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收视率居高不下。比如笔者当时的作品《连体连心》:一位父亲记录他的一对连体婴儿,拍摄了从住院、手术、看护的一整段完整的过程,展现出身为父母的爱心与担心,医护人员的善意以及经济的压力。拍摄者肯定是不专业的,片子是在编导的帮助和指导下完成的,很多重要的场面,编导必须亲自上阵。但还是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事件和情感的真实性。这样的片子,即使在十几年后的今天,拿出来看,依旧是打动人心的,因为内核没有变,“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

知名纪录片导演王圣志,当时也是这个团队中的一员,创作出了一些角度新颖的纪录片:《青春风暴》,拍摄青岛一个关怀未婚先孕、做人工流产的机构;《南京大桥守望者》,讲述南京长江大桥上面一个专门阻止自杀的人的不平凡故事。虽然叙事角度都是主人公讲述自己的故事,由身边的亲朋好友拍摄,但片子的创作方向,是由编导牢牢把握的。创作者不刻意显露自己的主题意识,让观众自己去揣摩,去判断,去寻找意义。

观察类纪录片的创新发展

1.极致的视觉画面

时间到了21 世纪,摄影技术的革新为纪录片注入了美学活力。随着无人机使用门槛的降低,航拍大量出现在纪录片中。航拍的缺点是叙事能力较弱,要叙事,要讲一个故事,就要降下来,低一点,才能贴近人物,展现人物内心。所以在观察类纪录片中,航拍镜头多用于展现环境,渲染气氛。

由于资本大量涌入纪录片领域,出现了很多大制作的观察类纪录片。比如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引发了全民关注,纪录片的热潮又一次席卷全国。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卫视在这方面先行先试,拥有自己的纪录片团队,几年来生产了许多口碑良好的观察类纪录片,如《早餐中国》《丝路百工》《福建茶文化》《文学的日常》等。2019—2020 年,海峡卫视团队制作的百集美食微纪录片《早餐中国》被称为继《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又一部现象级的美食纪录片。每集短短5 分钟,讲述平凡人的烟火生活。片子虽短,但对于画面的要求极高,对美食的拍摄达到了极致。那些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特写,都是在摄影棚里,配合道具、灯光、高清摄像机拍摄出来的。其中也有很多的创新,比如微距摄影等,能够非常近距离地拍摄出食物表面的纹理和质感。那些色泽优美、香气四溢、质感十足的美食,在屏幕上虽然仅仅出现几秒,却常常要花费一两个小时来拍摄。

2.旁白(解说词)的变化

关于旁白使用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资深制片人卡瓦尔康蒂建立了十四条工作原则提醒制作小组:“不要相信凭旁白就可以讲故事,结合画面和声音才能完成此事。旁白使人不舒服,不必要的旁白更加令人不适。”[2]国内的许多专家学者也提倡纪录片少用旁白,认为不需要将所有的话都说尽,过多的解说,加入了纪录片创作者个人的观点和情感,影响观看者的判断。

但也有学者认为,旁白可以摧毁一部影片,也可以借助创造性的语言拯救一部影片。[3]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实践,如今纪录片创作中解说词的运用已经百花齐放,并不拘泥于一种方式。许多电视人在旁白上狠下功夫,把解说词处理得极富艺术性,字字珠玑。最为典型的就是《舌尖上的中国》,甚至引领了一种非常文艺的表达方式“舌尖体”,让人一眼就能认出。除了让人垂涎欲滴的食物,片子中不乏这样的句子:

东方和西方,江南和塞北。人们的迁徙促成了食物的相逢,食物的离合见证了人的聚散。

半世闯荡,带来家业丰厚,儿孙满堂,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朴素,但有力量。

极富文采的解说配合精美的画面,为原生态的食物增加了内涵和力量,相得益彰。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旁白永远是随时可用的资源。适时用旁白衔接与供应内容,能使片子的节奏更加紧凑,快速推进。不描述画面,只做必要的补充,使用字幕来代替背景叙述,简洁有力,画龙点睛,都可以使旁白发挥更大作用。

3.选题的多样化

近年来,许多关注生命本源的医疗纪录片纷纷涌现并获得较高口碑,例如《人间世》《急诊室的故事》《生命时速 ·紧急救护120》《生门》等。这些发生在医院的故事,追问着生生死死,在对患者之苦和医者之难的冷静呈现中,重建医生与患者的理解和信任。在后疫情时代,多关注这类选题,一定能挖掘到不一样的故事,获得很好的口碑。

另外,还涌现出一批不按照常规套路出牌的社会观察类纪录片,在很受年轻人欢迎的B 站,这类纪录片的点击率很高。比如日本NHK 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纪实72 小时》,没有固定脚本,设定一个事件,让事情自行发展,拍摄过程中充满不确定性。真实+未知,正是此类纪录片的魅力所在。

2019 年,由优酷、云集将来联合出品的观察类纪录片《我可以跟你回家吗》在优酷和B 站开播。这是一部都市观察跟拍式纪录片,深入基层社会。系列纪录片要求进入刚认识的拍摄对象的家中进行采访、拍摄,被拒绝的可能性很大。这种纪录片不追求戏剧性,而是呈现生活流,对观众来说充满新鲜感。[4]

观察类纪录片的核心

北京电影学院司徒兆敦教授曾经说过:纪录片工作者要有勇气坚持客观性,对于他们来说,最能引发创作冲动的,是把真实的人和事直接摄入自己的镜头,把作品的阐释权交给观众。

观察类纪录片发展至今,变的是技术与表现形式,不变的是“真实”这个核心,依旧要靠“真实”吸引人,引发观众的共情与共鸣,打动人心。纪录片创作者要有独到的人文发现、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才能寻找到好的题材、真实的情感。

《早餐中国》在2019-2020 年一共推出三季,共完成了100 集的体量,豆瓣评分高达8.9 分,在腾讯视频端视频2 季播放量破6.4 亿,获得2019 腾讯视频年度观众最佳选择节目。节目的成功,离不开真实的烟火生活,创作者不动声色的观察与沉浸式的体验。

正如司徒兆敦教授所说:真实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是纪录片的基石和魅力所在。它要求创作者在现实生活中获取创作素材,以非虚构的方式从事创作。[5]纪录片的重要价值,就是对真实进行复制,用影像留下时代的记忆,使其成为可看得见的历史,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观察类纪录片的生命力在于:记录生活本质,展现烟火人间,真实还原人们的生活百态和人性温暖,贯彻“小人物、大情怀、正能量”的时代要求。回溯观察类纪录片发展历程,虽不断创新求变,但不变的是“真实”这个核心。

猜你喜欢
纪录片创作
超赞的自然纪录片
咱也过回『创作』瘾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如诗如画》创作谈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