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的实效研究

2021-01-04 00:50黄传慧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51期
关键词:途径意义问题

黄传慧

摘  要:开展农村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是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老师教学水平的需要,是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是减轻农村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需要,是适应新课标形势下教学要求的需要,也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农村小学要开展语文课题研究,首先我们要明确农村小学开展语文课题研究的意义。其次是要弄清农村小学开展语文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最后要选择好农村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的途径、方法。

关键词:意义;问题;途径

新课程改革使我们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人性化、个性化、特色化的教学,越来越重视因材施教,它在于挖掘学生个人潜力,使学生的潜能最大化。而分数决定升学,决定命运的评价机制还没有彻底改变,这又促使了家长追求高分数。家长追求的高分数与教育部门、学校追求的素质教育而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我们的教育既在寻求评价机制的改革,也在寻求两者(高分数、高质量)平衡与统一。力求使我们的教育社会满意,家长满意,学生也满意。我们一方面要寻求、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就需要每个学科、每个学校、每个教师都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校本课程研究,使我们的教学最优化。下面谈谈农村小学语文课题(主要针对语文校本课程)研究的实效研究。

一、认识农村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的意义

农村小学要开展语文课题研究,首先我们要明确农村小学开展语文课题研究的意义。我们现在的课题研究,大部分是由城市的学校在进行,重点学校在进行,实验学校在进行。而我们不得承认,农村小学的学生和城镇小学的学生整体素质就存在明显的差距,往往有的课题在城市实验成功了,在农村实验成果却得不到推广。现在普遍存在着的问题是:越好的学校课题研究开展的越普遍,越成功,越深入。而广大的农村小学教学质量不理想,课业负担仍然过重。有分数等同质量素质的认识问题,分数等同质量素质的认识造就了越是质量差就越是课业负担重的现象;有课堂教学效率问题,课堂教学效率问题更多的是反映在教研水平上。要提高广大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就应提高广大农村小学的办学水平,要提高农村小学的办学水平,就需要在农村小学开展针对农村小学的课题研究。语文是小学的主要科目,农村小学语文更应开展课题研究,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也是农村对高质量教育的需要。农村小学开展语文课题研究可以促使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要。

二、弄清农村小学语文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现在有不少农村小学都想方设法开展语文课题研究,但是农村小学开展语文课题研究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

现在农村小学有很大部分语文教师是由民办教师、代课教师转来的,本身的语文功底不厚,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对教育、教学理论又缺乏系统的学习。大部分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都没有开展或参与过课题研究,缺乏对课题研究的经验,尤其是缺乏对课题研究的正确认识。农村学校一般规模小,教师们的教研氛围不浓,又缺乏有经验的老师作指导。这些因素使得农村小学的教师参与语文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不高。

(二)选题不科学、造成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流于形式

农村小语文课题研究往往易出现选题不切实际的现象。有跟风的感觉,外出听了课,觉得人家的不错,回来忙着确定课题。要想外出听课、学习,人家展示给你的一般都不错的,而不经過调查、论证,随意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甚至看到这课题又想做,看到那个课题也不错,又想做,我们的课题研究就会迷失研究的目标,失去研究的真正价值。有时课题选得过大,受人力、物力影响,难以操作,有时选题过偏,研究的价值难以体现。

(三)不重视理论指导,急于求成

农村小学因寻找理论资料难,教师感到理论学习的枯燥性,开展课题研究时对理论学习的意义认识不足,农村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易忽视理论指,往往确定研究课题后就忙着进入实验。结果因理论指导跟不上,造成目标不明确,操作难。

(四)缺乏系统的研究方案

农村小学的语文课题研究往往是方案不周全,计划不周密,带着盲目性、随意性地进行研究,这除了对课题的不够重视外,再者就是不知如何制定方案。这些都会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效果。

(五)缺乏应有的经费支持

课题研究是一个开放的活动。要解决课题研究当中遇到的问题,要使课题活动开展得顺利,少不了要走出去,请进来,或对教师进行培训,这些都需要经费。经费的缺乏也制约着小学语文课题的研究。

三、寻找到农村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的新途经

农村小学语文课题研究应遵循语文课题研究的规律,注意解决好课题研究当中遇到的问题。农村小学语文课题研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农村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要有自己的特点

农村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要符合农村小学的特点,也要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很多老师都有亲身体会,当我们在城市听课后觉得很好,回去也想在自己的农村学校试一试,结果效果并不理想。在农村小学进行语文课题研究一定要了解农村小学的特点,不然课题的研究很容易陷入困境。

(二)把握好农村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的选题

农村小学的语文课题研究应围绕新课标和新课程改革,复合农村小学自己的特点,便于在本校进行,有利于调动教师实验的积极性、参与性,而不流于形式,为研究而研究,为检查而研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选题最好是针对农村小学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定研究课题。像我校的课题“创设情景,提高农村小学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我们就是根据我们地处农村,学生整体的语文素质较差,上课很少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敢说、会说的同学寥寥无几。学生没话可说,尽而不敢说,越不敢说就造成越来越不会说。而语言的主要功能就是用来交际的,学生不说就失去了它应有的功能。这是我校老师普遍遇到的问题。很多老师都想解决这个问题,这就为课题的研究带来了动力,老师研究、实验起来才有动力。我们发现及待解决的是提高我校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我们针对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又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并展开讨论,最后把课题初始阶段的研究定在“创设情景,培养农村小学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我们一致认为这个课题的研究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能促进其它科的学习。因此,我们提出了创设情景,首先让学生有东西可说,有话想说。农村小学的语文课题研究要针对实际,不要大而全,尽可能解决急需解决的问题。当然也可以针对《新课标》的某点要求开展研究,如“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如何开展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去开展小学语文课题研究。

(三)现在农村小学的语文课题研究要复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新课标》精神

农村小学的语文课题研究一定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进行的。在进行课题研究时一定要研读好语文新课标,把握好语文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如《新课标》对口语交际的目标尽是我校语文课题研究“创设情景,提高农村小学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急需弄清的目标,我们通过进一步对《新课标》的学习,更进一步提升了我们对此课题的认识。同时,我们现在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它涉及到课程的目标、结构、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农村小学语文课题研究一定要紧扣新课程改革的实质,要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

(四)对教师也要进行摸底,准确地把握好教师的特点,便于对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培训

开展过课题研究和没有开展过课题研究的教师不同,开展过课题研究的教师,一说到课题研究,他们会很敏感,会在脑子里形成对课题研究的初步认识、构想。没有开展过课题研究的老师,他们可能认为课题研究是一个高处不胜寒的话题,甚至会由于长期的“照本宣科”教学而认为课题的研究没有意义,只是一种形式,或对课题研究产生畏惧心理,因为这部分教师没有感受到课题研究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对教师的了解,为的是把教师的思想统一到课题研究上来,让老师们都主动地去实验,真正把课题研究搞得有声有色。并从实验中去获取成功的体验,或吸取失败的教训。

(五)要制定具体的课题研究方案

一个具体的课题研究方案,应包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组建课题研究小组形式,并明确分工,确定课题活动程序,如理论的收集、整理与学習,课题实验活动的具体形式,效果的评估方案,具体时间的安排,对实验结果的预测等。课题研究方案定得越具体教研活动会开展得越顺利。如我校为了使课题的研究得到落实,确立的课题实验的具体方案,活动计划周密,既有时间保障。下面是我校课题活动的一些具体做法。学校安排每个星期一的下午最后两节课为语文课科组活动时间,主要是针对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集体备课。我们以级组为单位进行课题实验活动,每个语文老师都进行两上两反思的教学实验活动,既每个语文教师选上一课,提前一个星期布置给级组的所有语文老师备课、熟悉教材,然后在周一科组活动时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先由上课教师根据已备的教案说自己的上课思路,然后级组的语文教师根据自己备课中遇到的问题和上课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参考,讨论。讨论达成供识后选择最优方案,最能体现创设情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教案上课。上完课后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然后再由同一个老师在另一个班上同一课,再反思。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也特别安排了实验班,由学校语文科组完成备课,并请校外的优秀教师指导实验班老师备课、上课,这样起到示范作用。

(六)利用好现有的资源

我校在课题的研究中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好每个班配有的电教设备,充分利用好学校的两个多媒体室。利用好教师自己的网络资源、教师自己的藏书。电脑网络的出现也为农村小学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方便。我校就发动所有的语文教师利用网络和藏书收集口语交际教学的理论与课例资料,特别是创设情景,提高口语交际的理论与课例资料。老师们亲身感受到收集资料的过程是一种学习提高的过程,这对课题研究大有帮助。然后课题组又把资料整理装订成本,组建课题研究的资料库供所有的语文老师查阅、参考、学习。

(七)积极开展教学的交流活动

外出学习取经,请进来传授经验,这些都是搞好课题研究活动,提高课题研究水平的有益做法。我校就采用了如此做法,和课题研究开展得好的学校结成对子,向他们学习,借鉴他们的方法,这样可以避免课题研究中少走弯路;请教授和有经验的老师来校听课指导,可以使课题研究更有针对性。

课题研究有成功,也有可能失败,农村小学的语文课题研究也如此。只要遵循课题研究的规律,精心选题,重视理论的指导,周密设计实验方案,合理评估实验结果,而不是开题搞得轰轰烈烈,中间清清淡淡实验,结尾草草收场,无论成功与失败对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都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一定可以感受到课题研究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因为我们借助了集体的智慧在提升自己。这使我想起有一间学校在总结课题成果研究时所说的:课题研究受益最大的是学生,提高最快的是老师,发展最快的是学校。

参考文献:

[1]陈冠.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推进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实验研究报告[J]. 新课程(小学版), 2018(9):22.

(作者单位:斗门区斗门镇小濠涌小学,广东   珠海   519100)

猜你喜欢
途径意义问题
一件有意义的事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有意义的一天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