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管理会计:挑战、机遇及对策

2021-01-04 18:20王秀芬
航空财会 2021年6期
关键词:数字经济业财融合管理会计

王秀芬

摘要在数字经济时代,商业模式、产品制造模式、价值创造模式都发生了改变,作为参与价值创造的管理会计,面临很大冲击。本文阐述了数字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并对管理会计在数字经济时代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 数字经济;管理会计;业财融合

DOI: 10.19840/j.cnki.FA.2021.06.001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空前的佳绩。随着“大智移云物区”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社会各行各业的冲击越来越大,数字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今,更多的企业将传统的商业模式与新技术结合,以便获得竞争优势,取得更大的发展。

数字经济推动了产业模式的更新换代,产品制造模式也随之发生相应改变,企业价值创造的方式同时受到影响,这对于数字经济时代直接参与价值创造的管理会计而言,其决策功能、管理角色、管理手段和管理效率等也将发生改变。

一、数字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

(一)数字经济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1]。数字经济是新行业、新经济形态与传统行业转型和升级并存、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一种经济形式。

传统经济从产品入手,通过降低生产及交易成本来提高生产力,从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实现规模经济。而数字经济则从用户的需求入手,以现代数据分析技术为基础,通过运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式获得信息来为客户创造新的需求,并为其提供定制的产品与服务,使客户通过使用产品及获得服务的过程来创造新的价值。

传统产业通过对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与数字产业融合发展。数字经济以提质创新替代规模扩张的方式,推动传统产业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与升级,促进经济发展。

(二)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已成为一种全新的生产要素

由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可知,只要经济形态发生重大变革,就会产生新的生产要素。在农业经济时代,土地和劳动力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在工业经济时代,资本和技术成为关键的生产要素;而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则成为核心生产要素[2],并与传统的生产要素高度协同、虚实交融。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的迅速发展,使信息量激增,海量的信息经过筛选并运用后,就形成了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未来,数据必将成为企业和国家之间竞争的核心资产。

(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前提

数字经济时代,基础设施的形态发生改变。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既包括对传统信息基础设施进行的数字化升级和改造,也包括全新地建设大数据中心、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终端等一系列的数字化网络基础设施,以及新兴的工业互联网、无人驾驶、无人配送等应用基础设施建设,还包括对传统的基础设施转型与升级改造过程中深度融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所形成的各类融合式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设施是构建经济新发展格局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也是助力我国经济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通过数字基础设施所具有的连接、计算和交换功能,促进网络、技术和实体的相互融合,推动基础行业转型升级,制造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实现制造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四)数字技能成为社会对劳动者和消费者的新要求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以及实体经济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与升级,使得数字技能成为劳动者和消费者所必须拥有的基本能力。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对于劳动者应该拥有的知识和技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劳动者不但要具备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数字技能”。因此,掌握较高数字技术、能够科学分析处理数据的劳动者拥有就业优势。而消费者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数字技术手段和方法,就无法正确运用数字化信息产品和服务[3],将无法在数字经济时代生存。

二、数字经济时代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

(一)管理会计职能的转变:由粗放管理转向精细管理

管理会计从20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开始研究和应用以来,其职能在不断演进和变化,从最初的过于强调其控制和评价的功能,逐渐向参与经营规划和决策支持转变。但由于传统的经营多为大规模制造,成本管理也比较粗放,绩效评价以单维度评价居多,深度参与企业规划和决策还不够。

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将颠覆传统的制造模式,传统制造模式下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将逐步被小批量、个性化订制生产所取代,对管理会计的传统职能也将产生重大冲击。小批量、个性化订制生产,要求成本核算必须精细化,直接成本核算的颗粒度划分更为精细,间接成本的分配也要更加精确,这样才能为每个订单的定价决策提供有价值的精准参考信息。

由于企业与客户之间可以直接进行价格谈判,在定价环节需要管理会计参与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管理会计将面临如何更精细地核算小批量、个性化定制的产品成本,以实现为每个客户和每笔订单实行差异化定价的挑战。

(二)管理会计角色的转变:由“会计”转向“管理”

传统管理会计,过于关注管理会计的控制和评价功能,不太重视管理会计的经营规划和决策支持功能,导致管理会计活动主要由财务部门组织实施,没能将管理会计的活动融入业务活动,无法体现其管理价值。

随着“大智移云物区”等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快速发展,不仅可以为作业成本法和平衡计分卡等管理会计工具的落地和推广应用提供基础保障,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推动管理会计的数字化转型[4]。实时化、智能化的决策管理支持,将逐步成为管理会计未来发挥作用的主要领域;管理会计与数据管理的高度融合,可以改变只关注财务管控而忽视业务管控的傳统思维,使得管理会计的“管理功能”日益增强,“会计功能”将逐渐降低。

在数字经济时代,管理会计面临在向主体提供全面数据信息服务的同时,如何以更加高效、精细、动态的方式深度参与决策管理的挑战。

(三)管理会计范围的延展:由局部管理转向全价值链管理

传统管理会计所服务的对象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的董事会、各个层级的经营管理人员,根据管理会计的信息使用者和相关管理部门的要求,向他们提供有关活动的信息,同时辅助企业内部有关部门对相关经济活动进行规划、控制与考评,与业务活动相互独立。

而“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结合的数字经济时代[5],带来了生产模式、制造技术的重大变革,共享经济理念重塑了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促使管理会计与经营业务深度融合。基于网络化协作的智能制造,使产品或零部件的生产都可能需要生产商与上下游客户的协同配合。管理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在数据经济时代,面临如何基于数据技术和生产模式的变革,将管理活动深入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甚至是跨组织的协同效应分析等方面的复杂局面。

(四)管理会计数据资源的变化:从“小”数据到“大”数据

管理会计以往多利用企业内部的核算资料(即“小”数据)进行规划、控制、决策与评价,数据类型和收集渠道比较单一,极少挖掘、利用本行业、主管部门、竞争对手、政府部门及产业链等外部相关单位的信息资源(即“大”数据)。在数据经济时代,外部数据来源更加广泛,信息量非常大,获取也相对容易,需要管理会计摒弃传统习惯,利用网络技术更及时、广泛地收集与挖掘“大”数据,改变传统单一结构化数据不完整、更新慢的弊端,同时也要面对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有效甄别、利用有用数据的挑战。

三、数字经济时代管理会计的机遇

(一)可以有效推动管理会计在战略决策中发挥作用

财政部2016年颁布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以下简称《基本指引》)中明确要求,单位的管理会计要参与战略从规划拟定到方案实施的全过程,且以相关信息作为支撑。这表明管理会计的职能已从以往单一关注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及绩效管理等战术型决策向关注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型决策演进[6],为管理会计能够在战略层面真正发挥作用提供了政策支持。

由于管理会计基础数据的不完备和质量原因,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而数字经济时代,为管理会计搜集和获取各类信息提供了可能,会计人员可以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筛选出对企业决策有用的信息,从而在不同生产经营流程之间建立数据的关联关系,解决企业普遍存在的各项业务信息平台独立运行、数据关联度不高、信息系统集成化程度低、无法实现数据共享与统一的问题,使管理会计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助于战略决策的相关信息,打破了传统会计仅提供财务数据的限制,将有关企业战略和经营的非财务信息纳入提供信息的范畴,拓展了信息内容和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更加注重从战略层面参与企业的决策、规划、控制与绩效评价等,使决策更加全面、有效,促进管理会计在战略决策中真正发挥作用。

(二)可以强化管理会计的实时决策支持功能

数字经济时代,传统的主要依靠经验进行决策和管理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企业借助互联网实时采集外部大数据,广泛搜集相关信息并形成各种数据库已成为现实需要。在此背景下,管理会计作为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充分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相对容易地从企业外部实时获得大量数据,能够比较有针对性地收集到与决策相关的全面、系统的信息,形成共享数据库,并利用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技术,发现数据的规律与价值,寻找出为管理者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实时进行决策提供的定制信息,改变传统模式下决策定量依据不充分、数据时效性不强的状况,使决策建立在数据实时更新、分析和模拟的基础上,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三)可以促进基于“业财融合”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

财政部2014年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单位应建立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并基于信息化实现业财融合。《基本指引》中也明确要求,管理会计要利用相应的工具方法,基于业务流程实现业财融合。由此可知,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和业财融合,是管理会计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

传统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包括预算管理、标准成本管理、绩效管理等系统,企业在实践中已有应用,但多数还处于各管理系统独立运行,数据关联度不高,没有实现互联互通互享,更无法与生产经营系统对接,“信息孤岛”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管理会计的决策支持功能不能有效发挥。

业财融合的本质是管理会计与业务管理相互融合,以便更加充分、有效地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使其为业务管理提供更加精准、可靠的决策支持,以降低企业运营风险,提升企业价值。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科学完整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而数字经济时代,又为该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充沛的数据基础和数据实时更新的保障,可以加快推進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

基于业财融合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其构成内容如图1所示。

图1中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各模块之间要形成信息集成,通过融合和有效衔接,实现数据互通互联互享;通过降低数据颗粒度,实现精益化管理,从而提升管理会计的规划、控制、决策支持和评价质量,助力企业的价值创造。

四、数字经济时代管理会计发展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增强对数据的认识和运用

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的管理者应转变观念,把握机遇,直面挑战,既要主动学习数据技术和相关知识,又要不断在全体员工中树立“数据”意识,在决策中摒弃传统的主要依靠经验的做法,以实时采集的内外部大数据作为决策的依据,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时效性,从而有助于企业的价值创造。

(二)加强管理,建立专业的数据技术团队

基于大数据支持的管理会计,必须重視对数据的管理,以避免可能产生的应用问题。因此,应有专门的人员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与处理,建立专业的技术团队是可行的措施。通过明确不同岗位人员的职责,加强对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管理,才能确保管理会计在数字经济时代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完善系统,建设科学健全的信息平台

在数据经济时代,信息系统建设尤为重要。由于数据信息量巨大,企业若想获取充足有用的信息,必须在海量的数据中进行筛选和采集,因此应有与之相适应的数据存储系统。而以往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存储结构化信息,对非结构化信息存储较少,已无法满足数字经济时代对信息存储的要求,所以企业必须加大投入,在完善前述基于业财融合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同时,升级信息存储系统,以满足使用海量信息的需求。

(四)健全制度,提高信息的安全防护能力

在数字经济时代,由于数据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对数据安全的保护工作,应在全员中树立信息安全防护意识。必须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从流程上确保日常数据的传输安全、核心数据的储存安全、不同密级信息的使用安全,并通过建立信息安全防御系统和实时升级,有效防范“黑客”侵袭。

(五)强化培训,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技能

数字经济时代,由于会计的管理功能日益增强,对于会计人员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会计人员不但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了解企业业务活动特点,还要具备大数据的获取、分析和挖掘技能。为此,企业应当加强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专门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和数据筛选与分析能力,以提升管理会计工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AFA

参考文献

[1]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EB/ OL]. http://www. g20chn. org/hywj/ dncgwj/ 201609/t20160920_3474.html,2016-9-20.

[2]李仪,徐金海.数字经济的内涵、特征与未来[N].上海金融报,2019-/1-8-(11).

[3]秦荣生.数字化时代的财务创新发展[J].财务与会计,2020(1):7-9.

[4]黄世忠.新经济对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影响分析[J].中国管理会计,2020(2):17-25.

[5]冯巧根.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管理会计——导入、变迁与发展[J].会计研究,2018(8):11-20.

[6]王满,黄波.信息化时代的管理会计:现状·挑战·趋势[J].商业会计,2017(8):4-7.

(审稿:曲明编辑:赵晴)

猜你喜欢
数字经济业财融合管理会计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通信运营企业基于客户效益的业财融合研究及应用
业财融合助力企业发展探究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浅谈中国制造2025与管理会计改革
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应对数字经济下的BEPS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