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疫霾:令人痛苦的封城又来了

2021-01-04 09:41何任远
看世界 2021年24期
关键词:封城奥地利国民

何任远

2021年11月15日,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市集

世界卫生组织11月4日宣布,欧洲重新成为新冠病毒的重灾区。这意味着欧洲进入第四波疫情。

进入11月后,欧洲日均录得的新冠确诊以及死亡病例数,超过了同期全球新增确诊及死亡病例数的一半。其中,曾因处理疫情得当而受到西方媒体肯定的德国,11月17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60753例,创下德国暴发疫情以来的最高纪录。

欧洲今年的疫情,似乎进入一个跟去年一样的循环:年初天气寒冷,確诊病例数节节攀升,进入夏天后疫情稍缓,各种隔离措施相继解除,之后进入年底,疫情重新反扑。反复的解封和封城,似乎成为了疫情暴发以来各国开始习惯的日常,仿佛走钢丝一样,战战兢兢地走了两年。

英国《金融时报》把欧洲第四波疫情归咎于:天气转冷让人们的室内活动增加,以及欧盟部分国家的民众疫苗接受程度低。另外,尽管欧洲多国确诊人数比去年第二波要高,但是死亡率和入院数字并无激增。

相比之下,以色列的日增确诊人数自9月就开始下滑,成为第四波疫情中少见的风貌。经过两年的“折腾”,也许人们慢慢接受了新冠疫情在未来若干年依然会威胁人类的事实。

面对第四波疫情,欧洲各国政府的应对措施与之前的最大差别,是打了疫苗的国民和没打疫苗的国民受到不同待遇。以奥地利为代表,11月17日凌晨起,未打疫苗的奥地利国民将被限制出门,外出活动被局限于看病,或者采购生活必需品。

奥地利政府规定,这一限行措施为期10天,但不排除在疫情没好转前延续这一措施。

在第四波疫情中,比奥地利更早采取部分封城措施的欧洲国家,是荷兰。11月12日,荷兰首相马克·吕特宣布了为期三周的“娱乐场所关闭、非必需品商铺和服务业门店晚6时关门、生活必需品商铺晚8时关门”的措施。

不过,相比去年两波疫情期间的措施,荷兰今次封城显得更“软”:学校、戏院和电影院都没关闭,一些静态的公开活动(譬如讲座和论坛)也继续举行,但是展览和商业展会等造成人员在密闭空间流动的活动被叫停。

荷兰的新冠确诊人数在10月上旬就开始急剧攀升,奥地利稍晚暴发,连拉几个高线也让人焦急。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在欧洲地区办公室的说法,荷兰和奥地利分属两个不同的疫苗注射梯队:

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等中欧国家,属于疫苗注射不理想的国家;排在其后的罗马尼亚(34.5%)和保加利亚(23.0%),是整个欧盟当中疫苗注射率最低的两个国家。

封城政策制定的一个重要准绳,便是疫苗在本国的注射率。

2021年11月18日,柏林一家酒吧无人问津。当地政府于17日宣布,进入酒吧和餐馆等地方,必须持有已注射疫苗的证明

相比之下,德、法、比、荷等西欧多国的疫苗注射率,均达到欧盟平均水平以上。然而,这些国家的每日新增病例曲线自10月起同样往上攀升。葡萄牙和西班牙,以及马耳他和意大利这几个南欧国家,算是攀升曲线幅度相对平缓的国家,其中葡萄牙的疫苗注射率达到87.6%,是全欧洲第一。

纵观整个欧洲的数据,一个让人沮丧的现象是:疫苗注射率低的国家病例猛增,带动疫苗注射率高的国家病例攀升,整个欧洲疫情严重程度从西到东依次递增。

面对重新暴涨的新冠疫情,欧洲多国政府把矛头对准未注射疫苗的国民。

随着疫情折腾近两年,欧洲各国的封城措施也与过去疫情刚暴发时的“一刀切”显得不同。时至今日,封城政策制定的一个重要准绳,便是疫苗在本国的注射率。

奥地利防疫政策背后,自然是有“用限行措施倒逼国民打疫苗”的企图。据统计,这项措施将会让大概200万名奥地利公民出门受限制,而该国已注射两针疫苗的国民比例为63.6%,略低于欧盟整体标准。

德国联邦政府也开始放出风声,采取类似奥地利的专门针对没注射疫苗国民的限行措施。柏林地方政府在11月17日宣布,进入酒吧和餐馆等地方,必须持有已注射疫苗的证明;德国卫生部长杨斯·斯波恩也表态,可能会跟随柏林地方政府采取相似措施。

德尔塔变种加上两针疫苗半年后出现的抗体衰减,是如今第四波在2021年冬天卷席欧洲的原因。

2021年10月23日,意大利的里雅斯特,民众在街头反对强推健康通行证

除此之外,希腊、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等国,都相继出台了针对未注射疫苗国民的限行措施。然而,在一些疫苗注射率高于欧盟平均水平的国家,疫情依然不容乐观。譬如法国有着68.7%的疫苗注射率,但是自11月11日起,法国日增确诊人数又再次过万,甚至达到两万。

即便是在执行健康通行证最严厉和注射疫苗率排在欧洲第五的意大利,新增病例依然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城市大规模出现。

在意大利港口城市的里雅斯特(Trieste),经过一场反对强推健康通行证的示威后,该城市出现了新冠疫情在周末急剧扩散的现象。的里雅斯特当地的医院向媒体反映,该市最近收治的新冠病人,有90%都没有注射疫苗,并且都跟反疫苗游行有关联。

欧洲当地一些学者批评,政府的第三剂“加强针”疫苗推广政策不力,导致了日增病例不断刷新纪录。他们把以色列视作可以效仿的“榜样”:早在7月份,以色列便开始给超过60岁的公民注射第三剂“加强针”辉瑞疫苗—而自10月18日起,以色列的日增新冠病例数开始跌破1000,曲线不断往下走。

在9月份聯合国大会上,以色列总理贝内特发表演说,宣布以色列“率先开打加强针”。以色列所谓的“加强针”,是基于以色列卫生部在夏天的一项研究结果得出的举措。

该研究发现,人体对新冠病毒的抗体水平,在注射了两针辉瑞疫苗6个月后将显著下降;而年龄在60岁以上的长者,在注射了第三针疫苗后,其体内抗体水平将在10天内提高6倍,并且能有效防止新冠病毒引起的严重症状。

如果从近半年的日增确诊数据来看,以色列的感染曲线的确在10月持续往下掉,进入11月后日均确诊病例不超过300。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病理学教授大卫·欧康奈认为,“加强针”应该成为各国防疫的标准措施。

然而,《自然》期刊同时也指出,以色列的疫苗注射计划具有独特性:以色列国土狭小,并且在独特的地缘政治格局中拥有丰富的全民应急设施,全国公共医疗系统并不庞大,但是能深入社区基层。

而且,“加强针”同时也面临一个伦理问题:在疫苗数量有限的现实中,疫苗是应该分配给从没得到一针疫苗的公民,还是已经注射了两针的公民?以色列作为一个可供借鉴的“活的实验室”,并不完全跟世界其他国家的需求吻合。

对于欧洲国家来说,以色列先例的一个可借鉴之处,是打完了“加强针”后,不但扭转了第四波的曲线,更避免了要施加封城政策带来的痛苦。到目前为止,以色列政府在国内已经取消了年初采取的各种限制商业活动的行为,但前提是执行健康通行证政策,以及公众场所必须戴口罩的措施。

在疫苗注射率相对较高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年满65岁及以上的长者必须注射第三针疫苗,才能获得出行所需的健康通行证。与此同时,挪威和意大利也将在12月推出高龄长者的“加强针”计划。

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教授纳达夫·大卫朵维奇认为,欧洲目前的第四波疫情很像以色列在7月经历的第四波,德尔塔变种加上两针疫苗半年后出现的抗体衰减,是如今第四波在2021年冬天卷席欧洲的原因。而欧洲国家要避免去年那样执行严酷的封城措施,就不得不跟随以色列的步骤,不断推广“加强针”的注射。

在现行技术还没出现更多突破之前,也许每隔一段时间推广一次“加强针”,就是人类跟新冠病毒较量的最好手段了。

责任编辑吴阳煜 wyy@nfcmag.com

猜你喜欢
封城奥地利国民
北京:“封城”“静默”是谣言
逗·乐
封城令
我国成年人人均阅读量4.65本
莲 藕
武汉封城大事记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
“国民”与民意
消防员 ——克雷恩(奥地利)▲
火药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