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2021-01-04 13:57文吉儿
花火B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散文集创作人生

文吉儿

作者介绍:95 后青春畅销书作者,《美好生活》杂志副主编,《今日女报》专栏作家,澳门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新中国际文化交流协会形象大使。湖南省校园文联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联国兴书画院策展人。《小天使报》责任编辑,澳门大学《南国文艺》杂志主编。《中国文化报》湖湘文化周刊特约通信员。

2014 年其创作的短篇小说《尖叶草》获得中宣部、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联合举办的  “我们的中国梦——讲述中国故事”全球华人征文二等奖;2019 年其改编的电影剧本《爷爷的守望者》荣获第28 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民族电影创投优秀剧本奖。

著有童话作品《穿越缺点小王国》、散文集《异想记》、短篇小说集《别让梦想只是梦想》、励志散文集《撕几页青春,换一个努力的自己》等。

回想过去这几年,“一个人生活”大概是我做出的最好的决定。所以,当有朋友向我询问生活建议,我都会真诚地告诉他们:如果有条件,尽量早一些搬出来自己过。

因为跨界工作的关系,我常常需要面对不同的人群,媒体、出版方、制作方、投资方……在协调各环节的过程中,不能说身心俱疲,也是耗去了大部分的精力。

每当这个时候,那个小小的温馨的家就像一座灯塔,永远守候着人海中漂泊的我又一次归航。

虽然只是一方小天地,却是生活为人们留下的一线余地。它隔开了日常的紧张和琐碎,让一切回归自由和平静,在这一隅,我们得以修复、得以安慰,那些白天被掏空的繁复心绪重又被幸福宁静填满。如果你体会过,你就一定不会反驳:在这种极度放松的状态下,哪怕只是发发呆,也会感觉惬意和快乐。

叔本华说:“要么庸俗,要么孤独。”我相信,享受独处的人都是热爱生活的人。独处,会让人生变得更加丰盈。如果说在外工作的时候,面对的是整个喧嚣世界,那么独处的时刻,面对的就是真实的自我。抛开那些人情世故的修饰和社会角色的限制,在不被干扰的空间里完全地静下心来,开始认真审视心灵深处的细微感知,我们就会知道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我感恩自己一毕业就选择了独自生活,它令我迅速找到了人生的方向。那时候,虽然房子是租来的,但是生活始终是自己的。

我照顾着这个小小的家,就像照看着自己的心灵,随心所欲却也一丝不苟地布置每一处细节,让它保持干净舒适,而它带给我的远远超过我的付出。

我渐渐发现,只有在独处时,那些创作灵感才会光顾我的头脑。当我可以彻底放松自己,将全部注意力投入某一点,仿佛所有的清醒和敏感都被激活了。可以说,我的绝大部分成熟作品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中完成的,我想它也将以这种方式持续影响我的创作。

当然,自在享受琴棋书画诗酒花的同时,也要独自担负柴米油盐酱醋茶。

虽是一个人生活,却更像在经营一支队伍,自己就是规划者、管理者,更是执行者。我愿意把时间交给书桌,也愿意享受厨房餐桌的日常乐趣。作为新时代女性,我们似乎更懂得如何取悦自己,即便是一个人,也不会忘记好好地爱自己。

后来换了稍微宽敞一点的房子,我立即买了一个大冰箱,在里面填满了喜爱的食物,随手可取,随时可取,那种归属感的确是其他任何事物也无法代替的。

如果人生是一场修行,我想独自生活或许是一条捷径,尤其是对渴望成长的年轻女孩来说。这个时代的伟大,恰恰在于给女性提供了这样的选择机会,沒有理由不把握。褪去那层青涩的保护壳,它会让我们直面生活本身,并在实践中教会我们如何更好地理解生活。

正是那些独处的时光,决定了我们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不论未来境遇如何,我都不会忘记这段特殊的独居岁月,不仅因为它将我锤炼得更加勇敢、更加洒脱,还因为它让我在与生活交手的日子里,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猜你喜欢
散文集创作人生
Jazz
摭谈散文集的整本书阅读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从逻辑隐喻看培根《散文集》翻译的隐性逻辑连接
独一无二的你
著作目录
创作失败
斜倚人生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