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干预中的方法及效果

2021-01-04 00:09李翠香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3期
关键词:康复效果

李翠香

摘要: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护理干预在脑瘫康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结合引导式教育予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临床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患儿脑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脑瘫患儿康复效果,改善患儿脑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瘫患儿;引导式教育;脑功能;康复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guided education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Methods: from January 2020 to January 2021 of our hospital between 10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ES the random number distribution method divided the patients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5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children to routine care, experimental group of children on the basis of the combination of heuristic education to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ared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effect. Results: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brain function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Guided education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and brain function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 Key words 】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Guided education; Brain function;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3--01

脑性瘫痪又名脑瘫,指新生儿出生过程中、出生前或出生后1个月内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非进行性或永久性的脑损伤,导致新生儿大脑功能发育不完善[1]。脑瘫患儿主要以中枢神经运功功能丧失、姿态异常为主,由于患儿肢体功能、语言功能等存在障碍,日常生活中可能受到外界异样的目光,给患儿家庭及自身均会造成严重伤害。因此,促进脑瘫患儿康复,予以科学、正确的护理干预对于其自身及家庭均有重要价值。上世纪80年开始,引导式教育理念逐渐引入我国并应用于部分运动功能失衡、丧失患者中,其效果显著,本文选取100例脑瘫患儿,对比常规护理与结合引导式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对腦瘫患儿康复效果的改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全国小儿脑瘫学术会议中关于脑瘫的诊断标准;(2)无并发性精神疾病;排除标准:(1)严重脑瘫;(2)配合度差。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7岁,平均年龄(4.5±0.7)岁,脑瘫类型:共济失调型10例、手足徐动型17例、痉挛型23例;实验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1~8岁,平均年龄(4.9±0.4)岁,脑瘫类型:共济失调型11例、手足徐动型15例、痉挛型24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康复护理,首先由康复医师或专业治疗评估患儿脑瘫病情进展情况及分型,根据分型情况制定合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包括电疗、水疗、针灸等,并根据恢复情况结合作业疗法或语言功能、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引导式教育实施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由专业护理人员对患儿实施课程教育,并将患儿进行分组,小组内患儿年龄差距不超过2岁,每组护理人员在患儿每日起床后协助其进行穿衣、刷牙、洗脸等日常基本操作,每日早中晚三餐在患儿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要求其自行进食,针对年纪较小的患儿可由家属喂食,下午可对每组患儿开展游戏课、音乐课等,活跃患儿大脑,增进患儿与护理人员的亲情联系,让患儿在学习中玩耍,增加脑部活动度,促进脑部功能发育完善。每次课程时间不要设置过长,每日1次。引导式教育重点在于引导,因此护理人员要以积极的态度引导患儿掌握恢复要点,每间隔固定时间重复提醒一次,逐渐加深患儿印象,通过引导式教育使患儿学会穿衣吃饭,同时在教育后与患儿家属沟通,确保其掌握引导式教育的重点,融入患儿康复过程中。

1.3评价指标

脑功能康复情况选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评判,包括对语言功能、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五个维度进行批判,每个维度10条项目,0~2分得分标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脑功能康复越好。

临床康复效果有效值=(1年后随访评分-初次就诊评分)/初次就诊评分×100%,有效值≥50%为显效,有效值30%~49%为有效,有效值<30%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资料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现,行c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综合功能得分情况 见表1.

3 讨论

脑瘫常见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语言障碍、精神障碍、智力障碍等,脑瘫患儿大脑未发育完善,因此由于颅脑损伤导致的行为或姿态异常可通过积极干预得到纠正,促进脑瘫患儿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及脑功能的正常[2]。虽然临床各项康复措施能够起到一定效果,但耗时时间久、花费资金较多等问题均是脑瘫患儿难以得到科学康复治疗的根本原因。引导式健康教育能够为患儿灌输源源不断的健康感觉和认知,促进脑部成熟分化,强化脑皮质活动程度,培养患儿的主动性动作,让患儿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良好的康复锻炼,同时花费精力、时间、医疗费用较少,本研究中实验组患儿综合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康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证实了引导式教育的应用效果及价值。

综上所述,引导式教育可促进脑瘫患儿康复,改善脑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黄却英 , 苏乐艺.语言认知训练对提升脑瘫儿童语言康复的作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 2019, 10(15): 54-57.

[2]陈媛媛 , 代惠英 , 张伟.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实施引导式教育的效果观察 [J]. 护理学报 , 2019, 26(13): 66-69.

猜你喜欢
康复效果
系统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康复效果观察
护士早期(介入)康复指导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
快速康复理念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穴位帖敷中医护理干预
全程护理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及满意度的影响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疼痛控制护理有效促进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效果评价
整体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探讨早期介入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