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犬外感温热疫病的临床表现特征的探讨

2021-01-05 16:08师红霞
河南畜牧兽医 2021年6期
关键词:犬瘟热犬类病犬

师红霞

(泌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泌阳 463700)

犬外感温热病是一种传染性较强、传染速度较快、死亡率较高的犬类流行性疾病,主要通过接触进行传染,给犬类的饲养造成很大的损失,危害我国养犬业的健康发展。为此,通过分析犬外感温热疫病的病原以及流行特点,对犬外感温热疫病的临床表现特征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仅供养殖户们参考。

1 犬外感温热疫病的病原

犬外感温热病的病原体为犬瘟热病毒,该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性,具有副粘病毒的化学特征和物理形态,具有泛嗜性。犬瘟热病毒在冻干以后可以在-70 ℃的情况下存活一年以上,在4 ℃的环境下可以存活7~8 周,室温情况下可存活一周左右,温度达到100 ℃以上该病毒即可死亡。犬瘟热病毒一般存在于犬类动物的唾液、鼻液、血液、眼部分泌物以及脏器内液体中,也可通过排泄物排除,对乙醚和氯仿较为敏感。

2 犬外感温热疫病的流行特点

犬外感温热疫病一般发生在冬季和春季,在犬类密集的犬群中容易感染并扩散。主要的传染源为病犬和带毒犬,主要通过接触而传染,病犬通过接触健康犬使得病毒扩散,主要传播方式为呼吸道和消化道。病犬的尿液、粪便以及唾液等都含有犬瘟热病毒,康复犬在康复阶段其尿液和唾液也具有病毒,犬瘟热病毒会污染水源以及饲料等,导致传染扩散。各个年龄阶段的犬类以及各个品种的犬类都可能感染犬外感温热病,犬龄较小的幼犬最容易感染,康复后的犬可终身免疫犬外感温热病,但带病毒的时间较长。

3 犬外感温热疫病的临床表现特征分析

3.1 外部临床表现

犬外感温热病的潜伏期大概为3 ~7 d。犬发热以后体温会逐渐升高并且呈现双相热型,通常在第一次体温升高时没有明显的临床变化,在第二次发热时开始出现临床变化。

3.1.1 呼吸道感染型病犬

从呼吸道感染犬瘟热病毒的病犬,感染初期会精神低迷,食欲出现下降,但饮水增加,鼻子和眼部出现浆状分泌物,双相热型体温升高,体温一般为39.5度左右。当体温再次升高时,病犬开始不吃饲料,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肺炎,眼鼻有分泌物,腹部开始出现脓包和丘疹等特点。

3.1.2 急性胃肠炎型病犬

从消化道感染犬瘟热病毒的病犬,会引发急性胃肠炎。感染以后病犬出现绝食的症状,同时还伴有拉稀症状,粪便呈红色或粉红色浆状,也可能呈现胶冻样或红褐色水样,粪便有腥臭味,病犬出现脱水,并伴有呕吐等症状。

3.1.3 神经型病犬

神经型症状的病犬会出现尖叫、惊厥、肌痉挛的表现,还可能出现昏迷或癫痫发作的症状。病犬的面部出现明显肌痉挛,病期较短,1 ~2 d 内就可死亡。神经型症状一般在呼吸道症状和急性胃肠炎症状之后发生,表现出后驱麻痹以及共济失调。

3.2 试验检查临床特征

取不同年龄、不同品种进行试验检查,根据病程将试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6 d;第二个阶段为7~12 d;第三个阶段为13~18 d,分析观察不同试验阶段病犬的舌苔、脉象以及精神状态的特征。

3.2.1 舌色及舌苔特征

根据对发热病犬的舌色观察,可以将舌色分为粉红色、红色、深红色、白色以及灰色。通过观察发现,处在第一阶段的病犬舌色多为红色和粉红色,处在第二阶段的病犬舌色开始大量出现白色,处在第三阶段的病犬舌色以粉红色居多,白色开始减少或消失,其间未对病犬采取治疗措施。根据对病犬的舌苔特征观察,可以将舌苔分为无苔和有苔两种类型,有苔舌苔可以分为有根、无根、薄苔以及厚苔四种特征。通过观察发现有舌苔的病犬随着病期的增加开始由有根变为无根,或有苔变为无苔,这说明了病犬的胃气开始逐渐受损。

3.2.2 脉象特征

根据病犬脉象的特征可以分为沉脉、浮脉、数脉、实脉以及虚脉五种,第一阶段的病犬沉脉较多;第二阶段的病犬开始出现较多虚脉;第三阶段的病犬以沉脉、数脉以及虚脉为主,这表明病情影响着犬类的内部脏器。

3.2.3 精神状态特征

精神状态特征分析主要适用于神经型症状的病犬,根据病犬的精神状态的不同可以分为沉郁、正常以及狂躁三种类型。通过观察的结果发现,处在第一阶段的病犬精神状态以正常为主;处在第二阶段的病犬精神状态开始出现较多狂躁;处在第三阶段的病犬开始出现较多精神沉郁,表明了神经型病犬精神状态的变化。□

猜你喜欢
犬瘟热犬类病犬
犬细小病毒病诊治及病例变化
一类犬瘟热病毒的诊断与治疗
“犬类友好型”商业体进入2.0时代
犬类春节新过法
犬并发钱癣与疥螨的诊治分析
一例犬瘟热的诊断、预防与控制
犬瘟热的诊断和防治
狗反复发烧后引起后肢瘫痪的诊治及体会
分析犬类动物的常见疾病和有效预防
HOTS·HOTS 2017年度犬类摄影师大赛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