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下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研究

2021-01-05 18:56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专业课会计专业思政

郭 磊

(山东开放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一、产生背景

高等教育中,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存在课时量少、学生出勤率低以及单纯的思政灌输提不起学生兴趣等问题,因而其发挥价值引领与人格塑造的作用极为有限。为突破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的瓶颈,课程思政这一教育教学理念应运而生。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自此,课程思政成为高等教育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热词。所谓课程思政,就是以专业课为依托,在专业课的讲授过程中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从而同步实现专业水平的锻造和个人道德素养的提升。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特点也是非常鲜明并值得关注的。目前大学在校生群体都是“00后”,寻求个性的独立和思想的解放,作为“手机电脑一族”,其价值观受网络信息影响比较大。加之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属于中学时代学习成绩上的差生,在成绩为王的大背景下,他们一直以来得不到老师的充分关注,在心理上造成了一定的失落感,甚至导致价值观有失偏颇。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充分关注学生价值观的正向引导,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人格,融情入教,以理服人,感召学生,从而真正实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初心。

(二)会计行业的特殊性

会计行业无疑称得上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的特殊性体现在从业人员是与金钱、账目打交道的,统领着企业的账簿、报表,指导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近年来,财务造假、出纳人员挪用巨额公款、会计人员贪污受贿等财务舞弊案件时有发生,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这背后或许有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的指使,但真正操作造假行为的会计从业人员无疑在职业道德上存在很大的问题。若会计人员能够严守底线、恪守职业操守,很多的财务舞弊案并不是不可避免。因而会计人员的价值观与职业素养的塑造尤为重要。简而言之,做会计,先做人。

(三)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优势

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有着天然的教学优势。专业课在整个课程设置中所占比重较大,授课规模比较小,这直接决定了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是最长的,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悄然产生。[2]在具体的专业课课堂中,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传递思政元素,使课堂教学更加鲜活有感染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专业课学习本身是有积极意义的,而且润物无声般完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一举双得。另外,不同的专业课程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政元素,这决定了专业课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可行性。

综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会计行业的特殊性以及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优势来讲,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非常必要。那具体如何来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呢?下面将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构成作为依托,依次进行各门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提炼,以此作为高职院校会计教师进行专业课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深度融合的参考。[3]

三、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一)基础会计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一般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开设。作为会计专业学生的入门课,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会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塑造产生直接的影响。下面是对基础会计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一是开学第一课:会计人员,诚信为上。作为基础会计的第一堂课,通常不需要讲授过多的教材知识,教师要做的就是带学生熟悉目录,对一学期的学习任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开学第一课有两个很重要的工作,一是带学生认识会计行业,知晓会计行业的重要使命,激发专业学习的热情;二是植入诚信、守法的观念。结合朱镕基总理题词“不做假账”的故事,教导同学们以后从事会计工作要诚信,时刻坚守底线。观看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相关视频,警示同学们谨记诚信为本的理念。另外,带同学们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等,让同学们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步入会计岗位后做一个诚信的会计人。

二是由会计发展史引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讲解会计发展史时,由《周礼》中“会计”一词的出现,到西周“司会”官职的设立,再到宋朝的“四柱清册”,从国际视角看,中国人民用智慧开创了会计的先河,并一直为会计的发展不断地做出贡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新时代是青年人的舞台,在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就是推动21世纪会计发展的主力军。

三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谨慎性。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不低估负债或费用。财务人员是企业诚信的一道重要屏障,要合理应用谨慎性原则,坚决杜绝违背谨慎性原则操纵利润的行为。由会计中的谨慎引申出会计之外的谨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处理问题都要善做规划,未雨绸缪,从而培养踏实、务实、严谨的优秀品格。

(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一般在第二学期开设,是专业体系中的重要课程之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下面是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一是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产生是因为固定资产在使用的过程中价值不断损耗。那么教师在讲解时,可由固定资产折旧引申到不负青春,不懈奋斗。我们的身体是固定资产,年龄就是累计折旧,现在我们正值人生的黄金时期,一定要抓住宝贵的青春时光,才能在老去时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不因失去年华而悔恨。汉乐府的《长歌行》、陶渊明的《杂诗》、朱熹的《偶成》都在谆谆教化我们要珍惜时光,时不我待,把握好自己的青春年华。

二是存货的期末计量及减值的计提。存货的期末计量原则和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基础会计中所学习的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体现。因而教师在讲解时,可将此部分知识与基础会计中的谨慎性原则对照。通过引用大学生普遍热衷的服装品牌森马服饰出现存货危机的会计处理案例,激起同学们的求知欲和课堂积极性,深入浅出,从而让同学们轻松掌握存货减值的账务处理。在讲到存货减值迹象的判断时,指出只有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态度,才能准确地对存货减值迹象加以判断。这就要求学生们扎实掌握专业知识,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深化提高,方能具备精准的职业判断。此外,森马服饰受疫情影响出现存货积压,会计人员及时计提减值,谨遵企业会计准则,保证了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同学们在工作后也要严格遵守会计准则的规定,牢记诚信为会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杜绝利用准则操纵利润以达到非法目的的行为,秉持职业操守。唯有诚信,才能在会计领域有一番建树。

三是无形资产研发支出的处理。从中级财务会计期末考查的角度,无形资产章节重点考察自行研发取得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之所以自行研发相较外购无形资产更为重要,背后是国家政策的导向,国家鼓励自主研发无形资产,并有一些配套的支持政策,如自行研发无形资产享受税收优惠等等。自主研发靠的是人才,人才是社会的核心竞争力,教师可引用华为开出百万年薪诚聘高校毕业生的正向实例,引导学生树立爱国志,厚植强国情,并转化为在校期间提升自我综合素养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三)审计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审计是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一般在第三学期开设。下面是对审计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一是审计职业规范。教师在讲授审计职业规范时,指出资本市场建立以来,财务造假案件时有发生。究其背后的原因,固然有上市公司的舞弊行为,也不乏注册会计师不作为的身影。如震惊国际的比较典型的安然财务舞弊案,对其进行审计的国际知名五大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在其中扮演了帮凶的角色,此案爆出之后,安达信被处以巨额罚款,涉事注册会计师被取消执业资格,接受法律制裁,前途尽毁。安达信所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这也对审计从业人员敲响了警钟。无论将来从事会计还是审计工作,职业道德都是第一位的,借助案例强化同学们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及底线思维,教育学生敬畏法律、遵纪守法,珍惜声誉,不为名利所累。

二是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发展。审计方法、审计理念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处在不断的变革之中,通过讲述审计方法的发展历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是审计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审计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天我们所学习的审计方法可能会被明天更先进的方法所取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此外,审计方法是审阅法、盘存法、查询法等一系列方法的有机组合,在具体方法的选取问题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方法背后的本质规律,增强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以此来增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成本会计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一般在第四学期开设。下面是对成本会计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一是开学第一课:成本会计导论。作为成本会计的第一堂课,通常不需要讲授过多的教材知识,教师要做的就是带学生熟悉目录,对一学期的学习任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成本会计的开学第一课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带学生认识成本会计。要让学生意识到,作为成本会计岗位人员,需要秉持成本效益原则,为企业寻求降低产品成本的途径,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成本并不是越低越好,成本的控制需要响应国家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号召,譬如原材料的采购业务,要以环保性能为基本要求进行统筹考虑,这样一来价格可能并不是最低的,但对环境的保护利在千秋,这其实也是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二是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的综合实训。因该方法具有程序性较强的特点,教师在进行简单的讲解后,可抽出4个课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方法的实务训练。小组长分解任务给各位组员,最终推荐一名组员上台展示实训成果。大家团结协作,最终完美地完成任务,在强化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师要引导同学们认识到,独立思考固然可贵,但是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谓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团队协作亦可促成共赢。

(五)学生实习实践活动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毕业实习阶段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必经的一个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思政教育阶段。实习指导老师不仅要对毕业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专业知识提供指导,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尽快熟悉实习单位的业务,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履行好实习岗位职责,学习实习岗位指导老师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超的工作能力,扎实勤勉地工作,和同事和睦相处,需要团队共同完成工作的时候充分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工作。这些优良的品质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也是毕业生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后所必须具备的素养,对毕业生完成从学生到职工角色的转变,迅速适应社会有很好的帮助。实习指导老师可以让毕业生将实习过程中对职业素养的体会、对未来职业规划的帮助等落实到笔头上,体现在实习报告中,以期实习能够真正成为毕业生正式步入工作岗位的一个很好的过渡阶段。

四、结语

将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进行深度剖析之后,我们发现专业课内容中隐藏了丰富的思政元素,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它们筛选出来,并在专业课教学的同时以一种润物无声般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不仅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还会增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可信度,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本文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托,进行了课程体系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希望能够抛砖引玉,给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启发。

猜你喜欢
专业课会计专业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