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儒家思想的基层干部政德教育研究

2021-01-05 18:56刘忠强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政德基层干部干部

刘忠强

(山东开放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政德也称官德,是从事政事的官员在政治生活、公共管理以及个人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标准,是官员群体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职业修养。农村基层干部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线实践者和推动者,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的政德建设关乎党的方针政策能否得以贯彻实施,以及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拥护度和威信力,因此,应加强基层干部政德教育。

一、新时代基层干部政德教育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就政治生态和领导干部政德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习近平总书记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三个角度,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深刻阐释了政德的涵义及其基本要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构成了一个完整而系统的政德体系。领导干部具备什么样的政德理念、以什么样的政德原则引导和规范这支队伍,既是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要求,也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根基的要求。

对基层干部来说,明大德就是要牢记初心使命,勇于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环境及挑战,以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践行奋斗目标,以高度的忠诚担当,在基层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创造出不平凡的成就,把党的性质和宗旨落实到维护民利、凝聚民心之上。守公德就是要求基层干部强化宗旨意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明辨公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严私德就是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戒贪止欲、正己修身、克己奉公,树立底线思维,把好“欲望关”,从小事小节上入手,以身作则,系好家风廉洁“安全带”,以优良的家风,转变民风、村风。

二、儒家修身智慧之于政德修养的当代启示

儒家讲求“修己以安人”,认为统治者只有提高自身修养,才能实现“安百姓”的治国目标。治心为上的理政方式是儒家修身思想推广到“为政以德”的具体实践。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修身立德,它是古代士大夫安身立命的基础,也是其为政致仕的根基,具有亘古不变的本源作用。修身立德,需要从“为己由礼”和“以乐正己”两个方面入手。“为己由礼”是修身立德的关键切入点,是政德建设的基本立足点。“以乐正己”是礼乐文明时代的产物。二者通过潜移默化的向善作用,提高个体素质和修养,从而对执政者修身立德产生良好的引导作用。

民本思想,是指当代干部的公仆意识。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要对传统的民本思想加以时代化地吸收和转变,树立公仆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法为公。它强调公众及其意识在立法执法中的根本地位。当今,公正执政、公平执政是每一位共产党领导干部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

治政清廉,是古代官员基本道德评判的标准,也是当前廉政思想的重要内容。领导干部要有拒腐、廉俭的素养,更要有勤政为民的体悟。

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以儒学修身智慧而成为圣贤君子,静则守心去私,动则万善相随,革故鼎新、生生不息。当代领导干部虽未名圣贤君子,却以天地乾坤之德为初心,化救亡之仁为马克思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建国、富国,走向强国。在新时期,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吸收儒家修身思想的优秀养分,运用到教育当中,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构建文化引领下的基层干部政德教育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政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对于领导干部的修身立德是一笔丰厚的思想财富。政德教育需要充分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汲取和运用。自2015年起,山东省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基层干部开展专科学历教育,干部政德教育作为重点教学内容之一,除开设政德教育课程以外,还应将政德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这就要求必须做到精准识别教学对象与目标,精心研究教学方法与策略,追求教育教学的知情意行合一,努力构建大学文化引领下的基层干部教育体系。

(一)专业文化

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对待学习的情感、态度,对参加学习所持有的价值观。选好教师、组建团队、差异教学、全纳教育。打造出“有理论、接地气,能用、实用、管用”的专业文化,真正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会用。

(二)制度文化

制定质量管控规章制度,以树立规则,遵守制度。不断实践、丰富、完善,打造出“科学、先进、规范、实效、激励”的制度文化。

(三)物质文化

具有互联网络,微机教室,多媒体教室,优良的集训学习环境,具有启发引导作用的实践教学基地等。打造互联网环境下的“技术设施先进、实践保障有力”的物质文化。

(四)精神文化

校训、校歌、徽标、班风、学风等构成了校园精神文化。针对基层干部政德教育的精神文化建设是一个新命题,要做到两个贯彻始终、两个结合。即把党性教育贯彻始终,构建党性涵育的精神文化;把学习观摩现代农业贯彻始终,激发勇于创新的精神文化。把干部培训与学历教育紧密结合,把知识学习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用心打造“信念坚定、党性坚强、开放融合、自强不息”精神文化。

(五)行为文化

由教师——管理者——学员共同来构建,打造“举止言谈文明,理性平等包容”的行为文化。

(1)文明的举止。这是受过大学文化教育的人的显著特征。与横冲直撞、衣衫不整、言语粗俗、行为粗鲁形成强烈的排斥。

(2)理性的态度。在学员工作过程中能够理智、理性地处理问题,这就是受过大学文化教育的效果。经过大学文化教育,这种理性的态度和能力得到不断增加。

(3)平等待人的习惯。一般来说,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有平等待人的习惯,和官僚习气不同。官僚没有这种平等待人的习惯。

(4)个性自由发展。经过大学教育的人,往往都比较珍惜自由,因为自由意味着责任,有自由的时候才有责任,没有自由就没有责任。通过自由而有负责任的发展,激发创新品格个性。

(5)宽容的人际环境。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始终有宽厚之心、仁爱之心,即所谓“仁者爱人”。

(六)管理文化

教师的管理水平是其管理文化水平高低的标志。应该用刚性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管理来建设村官大学生的管理文化。一个要求、三个管理举措,作为管理文化建设的探索,着力打造具有“组织纪律刚性约束、始终充满人文情怀”的管理文化。一个要求是,做到始终两个结合:把干部培训与学历教育紧密结合,把知识学习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三个举措是:跨地区接受红色教育、党性教育;跨县区到现代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学习考察;组织评先树优,充分发挥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

(七)网络文化

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通过微信群、QQ群等进行网上交流,开展线上文化活动,努力打造“内容丰富多彩、先进示范引领”的网络文化。

(八)校园文化

利用集中辅导培训、集中教学实践、集体活动等时机,采取学习经验、工作经验交流、边学习边工作成果展示会、先进典型示范活动等线下教育,大力营造远程教育校园文化,促进远程教育文化建设。用力打造“灵活多样、扎实有效、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今天,我们更要运用好儒家思想,通过完善基层干部政德教育体系,丰富其内涵、内容、形式,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猜你喜欢
政德基层干部干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政德建设重要论述研究述评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加强党员干部政德建设的思考
政德修养莫厌“小”
谁的头脑有毛病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