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威尔第歌剧《唐卡洛》中罗德里戈的咏叹调演唱探究
——以《卡洛,请听我说》为例

2021-01-05 18:56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男中音卡洛威尔第

张 雷

(山东开放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一、引言

“歌剧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它融合音乐、戏剧、诗歌、舞蹈及美术于一体,把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至善尽美的结合在一起,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成为在本质上区别于其他舞台艺术的一种形式。”[1]16世纪末,歌剧产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意大利是歌剧的发源地,意大利歌剧也被人们推崇备至,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意大利歌剧发展过程中,作曲家威尔第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威尔第把一生都献给了歌剧创作,他认为每一个民族的音乐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所以他自始至终都保持了独立的创作风格,不但继承了意大利优秀的歌剧音乐传统,还进行了丰富和创新。威尔第的作品十分注重对宏大场面的描绘与人物性格最细致的刻画,他的歌剧旋律性和戏剧性并存。不难发现,威尔第的每一部传世之作中,必定会有一个男中音角色的出现,而且他还从戏剧表演的张力、音域的扩张、音色的对比等方面对男中音这一声部进行了强化,颠覆了以往男中音的唱法,形成了歌剧史上一个特有的声部——“威尔第式男中音。”“威尔第对男中音声音戏剧性表现力的充分挖掘是前无古人的,并由此确立了‘威尔第男中音’在世界歌剧史上的崇高地位。”[2]

歌剧《唐卡洛》出现在威尔第创作生涯的中后期,其中的男中音角色罗德里戈就是一个经典之作。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为了自己的追求可以不惜牺牲一切,甚至于自己的生命。《卡洛,请听我说》是罗德里戈这个角色的咏叹调中传唱度最高的,如今众多的歌唱家都会把这首咏叹调当做国际声乐比赛或者是音乐会的曲目。本文从咏叹调《卡洛,请听我说》入手,从音乐表现、演唱技术等方面来进行分析,引出对罗德里戈角色特点的解读,从而进一步领略“威尔第式男中音”独特的魅力,以期对声乐学习、舞台表演及歌剧理论研究,尤其是对威尔第男中音角色的诠释以及对演唱技术上的体现做出一点实质性的贡献。

二、从罗德里戈的咏叹调《卡洛,请听我说》看威尔第男中音歌剧角色特点

(一)罗德里戈的人物特点分析

这是一个为理想而不惜牺牲一切的人,他的理想单纯而直接,就是拯救法兰德尔的人民,他在整部剧中的一切行为都是受这个思想支配。他认为王子唐卡洛可以帮助法兰德尔的人民,最后甚至于为了法兰德尔的人民代替王子唐卡洛去死,这就是罗德里戈,一个为拯救法兰德尔人民而无所畏惧的英雄。

(二)威尔第式男中音特点的体现

威尔第在他的歌剧作品中为我们展示了非常多的男中音形象,也为后世留下了一首首经典的咏叹调。威尔第身处浪漫主义后期,但是从他的作品风格来看却是一位真实主义的作曲家,所以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抒情性和现实的戏剧性并存。歌者在演唱时会感觉情感的张力非常强,需要从各方面都非常投入。因此,强烈的戏剧性张力、复杂多变的人物情感以及宽广的音域、较高的演唱技术要求和优美的旋律线条,这些条件决定了威尔第式男中音的演唱风格。

罗德里戈的咏叹调《卡洛,请听我说》正是这一特点的典型代表之一,因为要表现主人公随时会出现的痛觉以及纠结的心情,所以曲中会经常出现大跨度音程。但是当罗德里戈中枪以后,躺在王子怀中时又非常坦然了,因为他救了王子,看到了希望。在剧情的发展中,又出现了大量优美的旋律线条,这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风格来表现英雄主义采取的方式。威尔第在他的歌剧创作中大大的扩展了男中音的音域,甚至高音达到了小字二组的a,咏叹调《卡洛请听我说》中从小字一组c到小字二组#f的音域正是体现了这一特点。大跨度的音程、宽广的音域以及优美的旋律能够很好地制造演唱表演时的张力,吸引观众进入剧情中。

(三)威尔第英雄性歌剧角色的体现

《唐·卡洛》这部歌剧是威尔第的英雄主义角色最完整的艺术体现,该剧在作曲技法上充分利用了英雄性逻辑的暗示。[3]歌剧中的主要人物有五位,罗德里戈不是绝对的主角,但是在某种意义上,罗德里戈却是整部歌剧中最引人注目的角色。他坚信理想主义世界,为法兰德尔人民争取自由而不惜牺牲自己,是威尔第笔下众多典型的英雄性角色之一。

三、咏叹调《卡洛,请听我说》的演唱分析

(一)咏叹调《卡洛,请听我说》的剧情背景

王子唐卡洛被国王菲利普二世关进了牢房等侯发落,为了能够解救王子,罗德里戈将所有罪名都揽到自己身上,他知道王子将很快被释放,而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此时他来到关押王子的牢房,向其说明事情的原委,告之自己没有叛变,并向王子作最后的道别。当他刚和王子道明一切后,杀手开枪打中了罗德里戈,弥留之际,他躺在王子的怀里,告诉王子,他已经把一切都告诉了王后,明晚她将会在圣尤斯特修道院等他。虽然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但是他没有感到悲伤,因为他感到法兰德尔人民得救了,他的死是有价值的,最后在王子怀中死去。

(二)咏叹调《卡洛,请听我说》的演唱分析

咏叹调《卡洛,请听我说》分为三部分,在舞台演唱时一般只把一、三段连起来演唱,亦可把第一段《我的末日即将来临》和第三段《我将死去》分别作为咏叹调来演唱。下面,笔者将以第一段和第三段连合起来为例进行演唱方面的分析。

罗德里戈的咏叹调《卡洛,请听我说》出现于四幕版本的第三幕,背景是关押王子的牢房。

1.第一段咏叹调《我的末日即将来临》的前奏(1—17小节)一直是一个比较慢的速度,弹奏出的音响效果也是比较厚重的感觉,犹如一个人沉重的脚步,在非常忐忑地一步步往前走着,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咏叹调的演唱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8—30小节)。该部分为宣叙调,表现着罗德里戈面临死亡前跟王子见面时的对话时是多么的有气无力和绝望。

第一段落(18—21小节)。首先,主人公早已意识到他将死去,即使是见到急于想见的王子,语气也是非常的忧郁,没有一点的波澜。面对着王子疑惑的目光,他用低沉灰暗的声音告诉王子:“是我,卡洛!”(Sonio,miocarlo)随后,罗德里戈非常坚定地要求王子,用尽一切办法也要逃离这个可怕的地方。

第二段落(22—25小节)。首先,突然出现的标记“PP”表示罗德里戈在这里可以用平静舒缓的速度,带着真诚的情感告诉王子,如果能得到王子的拥抱,他将感到无比的幸福。在这里演唱要声音连贯表现心里珍藏着真挚的友情与崇高的牺牲精神。接着,罗德里戈用极其坚决果断的语气告诉王子,他将会解救王子与危难之中。

第三段落(26—30小节)。王子听到这里,心中感到迷惑,当他询问原委时,罗德里戈并没有正面回答王子的问题,而是无奈地告诉王子,此时只能说再见!声音轻柔连贯,音色朦胧灰暗,多少的无奈和叹息,多少的痛苦和忧伤,尽数都在音乐的表达中显现。宣叙调的最后一句:“o mio carlo!”把握住音准的同时也要做渐慢渐弱处理,为随后咏叹调的开始做准备。

第二部分(31—39小节)。该部分进入了咏叹调部分,内含了四个大线条的乐句。在行板的速度下,此段极富有歌唱性,伴奏的织体变成连绵不断的分解和弦的形式。在这里要用连贯的声音、充足的气息控制来保证旋律在平稳流畅中进行,在37小节出现了“PP”但紧接着就是一个要用非常强烈的语气演唱的高音F,短短的一个乐句却出现了比较大的音乐表现上的变化,可以看出罗德里戈要用忠诚和信念诠释与王子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第三部分(39小节—结束)。该部分音乐分为三个段落:

第一段落(39—45小节)。首先在39小节的后半小节奏响的如泣如诉的间奏,让人伤心伤情,接着,主人公用演唱接过间奏的忧伤音乐,并用连贯苦涩的音色将其发展再现。音乐令人伤感,罗德里戈的话语更令人感动,他温情地告诉王子,他看到了王子眼中的泪水,然后带着不解且内含关切的语气询问王子为何哭泣。明明是自己面临着死亡,看到别人难过时还能去安慰别人,这是多么大的情怀,怎能不让人感动!

第二段落(46—51小节)。首先,出现了两个短的句子,就像一个语气词一样去安慰王子不要哭泣,要振作起来。紧接着出现了四个富有渐强渐弱变化的乐句,在这四个乐句中罗德里戈的情绪是非常激动的,此时他需要这种语气去发泄自己,他希望可以用自己的情绪去激励王子一定要走下去,为了法兰德尔的人民,所以这里演唱一定要非常的激动与戏剧化,但是在段落的最后,情绪却趋于平静,就是因为他想到能为王子去死,并死得其所,那么自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会感到快乐。

第三段落(52小节—结束)。该段是对第二段落的重复,但是作为结束部分,在情感上应该更加激动,声音更加结实富有激情。在最后一小节的演唱中一定是非常激昂的声音,一直保持到最后拍子唱完,充分表现出生离死别、情真意切、荡气回肠的意境。

后一段咏叹调《我将死去》的前奏(1—5小节)体现一种非常紧张局促的情境,这时的主人公罗德里戈被埋伏在暗处的杀手打中,躺在王子的怀中即将死去。主旋律是略带缓慢的三度音程进行,这与伴奏中出现的连续的三十二分#G1-#G之间的八度跳进形成对比,给人一种强烈不安的感觉。

接下来是咏叹调的演唱,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5—14小节)。该部分为宣叙调,可以分为两个段落。

第一段落(5—10小节)。此时暗杀罗德里戈的子弹正在无情的剥夺他的生命,在其最后时刻,他向王子传递了一条重要的信息,那就是王后将在圣尤斯特修道院等他。由半音级进的伴奏方式奏响了哀乐,凄惨,苍凉贯穿始终。罗德里戈就是在这悲壮的气氛中,用他充满痛觉的语气,断断续续的给王子诉说着。在常人看来再简单不过的几句话在罗德里戈这里却语不成句,那是伤痛在折磨着他的身体。在表现时就用前面宣叙调的演唱方式,但是语气一定要有起伏,表现出一个将死之人在疼痛的作用下气喘吁吁的形态,每个字、每次呼吸都应带着痛意去演唱。虽然生命在流逝,但是强烈的使命感让他支撑着自己的身体,他要将信息完整清晰的传达给王子。

第二段落(11—14小节)。终于罗德里戈把最重要的信息完整的传达给了王子,但是这时他感觉自己快撑不住了,身体强烈的反应让他感觉大地在旋转,所以在第10小节出现的高音#F更是要用带着最强烈的痛感去演唱,随着每一句之间的空拍时值越来越短,罗德里戈的呼吸也变得局促起来,身体愈发虚弱的他呼唤着王子,希望能得到他的帮助。当然,他期盼王子的帮助并不是仅限于他的身体,他需要王子帮助的是法兰德尔的人民。

第二部分(15—23小节)。哀乐依然在继续,躺在王子怀中的罗德里戈渐渐地从致命的伤痛中解脱出来。也许正是将死之人的“回光返照”,罗德里戈感到身体又再次恢复了工作,于是后面开始了对王子相对平静的诉说。他告诉王子,面对死亡他感到快乐,因为他保护了王子,而王子就可以去解救法兰德尔地区的人民。在伴奏上,主旋律似水的流动让他感到生命的涌动,低音的节奏是在音符和空拍中交替进行,就像在为罗德里戈的生命倒计时,每一个和弦弹奏出来都是时间在悄悄地流逝。

该部分的旋律共有四个连贯的长乐句,在演唱时最好是要一气呵成,中间避免换气,这段一定要保持平稳连贯,要有均匀的气息,让声音慢慢展开。此时的罗德里戈非常的平静,因为他认为他的死为一大批的人民换来了自由,他是值得的。

第三部分(24—31小节)。这是一段具有宣叙调性质的音乐段落,先是伴奏响起,音乐特征跟前面完全不同,节奏多为三连音。罗德里戈再次用宣叙的语气嘱托王子不要忘记他,更不要忘记自己出狱后的责任,在演唱时语气一定要坚决,音色要相对饱满,就像突然有了体力一样,用以表现罗德里戈愿为王子牺牲自己的精神以及盼望王子成为西班牙统治者的愿望。

第四部分(32—39小节)。整个旋律和歌词都再现了第二部分,随着第三部分突然出现带有些力量的演唱,第四部分又回到了将死前较为虚弱的状态。依然是流水般的伴奏主旋律以及像敲钟一样的低音,依然是平稳连贯的演唱以及音与音之间的无缝连接。唯一不同的出现在第35小节,突然出现的强有力的高音,就像罗德里戈预感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即将来临。

第五部分(40小节—结束)。此段为全曲的结束部分。首先,不断加快的速度,逐渐变得密集的节奏,瞬间将音乐推至全曲的最高潮。罗德里戈看到了死神在向他召唤,天在旋地在转,他意识到了生命的耗尽,他在呼唤着王子。在演唱中,声音应该随着加快的速度,情绪的释放变得越来越强,这是罗德里戈最后的气力。最后,随着罗德里戈最后的一声呐喊,他倒在了王子的怀中,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三)表演中的歌唱技术与音色运用

男中音是介于男高音与男低音之间的声部,在歌剧中角色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声音特点、语言能力和年龄等因素来决定。《唐卡洛》中罗德里戈是个典型的威尔第式男中音角色,不仅经常出现高音,而且还要求在高声区要保持色彩的同时还要做较长时间停留,还有经常出现的四度、五度甚至于更大的跳进,这就对声音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这种有力的男中音不但在中低音游刃有余还要在高声区进行极限演唱,这样会极大的加强歌剧的戏剧性。

在演唱威尔第的男中音作品时,一般高音音域会达到小字二组#f甚至于g,这时鼻咽腔的作用就会显现出来。在演唱高音时鼻腔到头腔的共鸣以及咽壁的拉动会使胸腔厚实的声音减小,音色变的更加集中结实富有穿透力,此时演唱的高音部分更接近于男高音的感觉。例如在咏叹调《卡洛请听我说》第三段中21小节、37小节出现的小字一组bb—小字二组be—小字二组#f的跳进以及在第10小节、42小节出现的#f都需要注意这一方法的运用。这样演唱时在情感上才会既有铿锵有力的英雄气概,又有柔情似水的细腻深情,在声音上刚柔并济,收放自如,做到对曲目的完美诠释及情感的完美表达。

四、结语

通过对咏叹调《卡洛,请听我说》以及罗德里戈的角色分析可以领略威尔第笔下英雄性的人物角色所表现出的艺术魅力。他正直、善良、理想主义,敢于跟恶势力相抗衡,其积极向上的性格特征也表现出了威尔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对当时上层社会的讽刺,无论是从旋律、人物情感,还是舞台表现以及演唱技术都完美的体现了威尔第式男中音的特点。罗德里戈这个角色无论是对于威尔第还是整个意大利歌剧艺术来说都是难得的经典塑造,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笔者也希望通过本文能让更多的声乐爱好者在学习和表演过程中更好地把握住威尔第歌剧作品的特点,能更加精确地去表现男中音咏叹调的演唱风格,领略威尔第式男中音独特的魅力。

猜你喜欢
男中音卡洛威尔第
生查子·黄崖关
——声乐套曲《雄关咏叹》Ⅱ(男中音独唱)
轩辕柏之歌
黄河男中音独唱
颜值与实力并存 富德K510d卡洛琳娜无线蓝牙双模键盘
“歌剧之王”威尔第的故事(一)
19 世纪的法国大歌剧:威尔第的《唐卡洛斯》
父女情真深似海——威尔第与《西蒙·波卡涅拉》
求求你们,别开玩笑(下)
三毛,你什么时候回来
意见簿上的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