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装配式住宅现存问题和对策研究

2021-01-05 23:27刘加木
陶瓷 2021年10期
关键词:商品住宅现浇建筑行业

刘加木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长春 130000)

1 我国装配式住宅发展历史

中国的装配式住宅并不是新生产物,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1959年,我国从前苏联引入了拉姑钦科薄壁深梁式装配式混凝土大板建筑,这是我国最早的装配式住宅雏形,在此基础上,技术人员广泛研究,钻研技术和施工工艺,装配式住宅首次在我国问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又促使我国出现了新一轮的装配式住宅发展热潮,并且标准化体系迅速建立。但是热潮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廉价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现浇混凝土建筑取代了问题频出的装配式住宅,装配式住宅进入了短暂的发展停滞阶段。到了20世纪末,国家开始快速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然后扩展为建筑产业现代化,装配式建筑开始缓慢发展。有的企业开始积极探索,一些地区出台了针对装配式住宅结构体系的相应标准或规范。从2011年开始,装配式住宅的理念进入快速推广阶段,由政府主导的保障性住房大规模建设,现浇混凝土商品住宅的成本上升,以及劳动力的短缺,促成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1]。

2 装配式住宅的现存问题

2.1 缺乏统一标准体系

在装配式住宅理念的推广过程中,统一标准的缺失,是影响推广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由于装配式住宅理念从兴起至今,经历了很多不同的历史时期,发展过程并不顺利,施工手段,工艺技法也并不统一,政府对其的研究工作实际仍处于初级阶段,导致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十分艰难,严重制约了装配式住宅理念的全面推广和应用普及。其次,由于各施工单位工作理念的差异,对装配式住宅的概念在认知上有很大差异,再加上施工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换,沟通不畅,也导致了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在优化创新方面缺少动力,各地的装配式住宅施工水平良莠不齐。最后,虽然我国部分地区在很早就出台了针对装配式住宅结构体系的一些相应标准和技术规范,但是从全国层面来看,标准和技术规范仍未实现完全统一,给装配式住宅的全面推广带来阻碍,这是装配式住宅在前进道路上一个很大的障碍[2]。

2.2 企业规模小

目前我国现有的装配式住宅建造企业大部分规模较小,只有少数的几个大型房地产企业敢于大规模在装配式住宅领域投产。并且,在建设区域层面来看,企业大多只注重一线城市的装配式住宅建设投入。小规模的装配式住宅生产企业,主要的生产重点大部分仅为简单的结构加工。但装配式住宅,需要更多的是极其复杂的结构施工,满足这些条件,需要的是专业的高技能人才和先进的设备,而小规模的企业往往很难做到这些。

2.3 装配式住宅造价高

相对于目前流行的现浇混凝土商品住宅,装配式住宅看似“物美价廉”,可造价依然居高不下。传统的现浇混凝土商品住宅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低廉的造价,受施工工艺限制,装配式住宅的施工成本相对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商品住宅的成本,会增加30%~40%,虽然近些年我国的现浇混凝土商品住宅建造成本有所增加,主要是因为部分劳动力价格的上浮,但这依旧不会影响商品住宅主流的施工手段,相比于装配式住宅的造价,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并不会影响现浇混凝土商品住宅在房地产市场中的主导地位。首先,装配式住宅对高科技人才需要远大于现浇混凝土商品住宅,专业技术人员的财务支出相对较高。其次,由于装配式住宅的生产工艺要求。装配式住宅对于建筑原材料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工厂内进行生产时,做工要求必须十分精细、准确,才能保证结构部件在施工现场安装时安全稳定,对于原材料的加工也有明确的规定。同时,装配式住宅造价中的核心费用——钢材。在装配式住宅结构中,钢材的含量相对于普通的混凝土住宅的钢含量高很多,这样就造成了装配式住宅造价中钢材的综合单价偏高,这是造成装配式住宅造价高昂的核心因素。

2.4 缺乏专业人才

装配式住宅从借鉴引入,到快速发展,近六十年的时间里,为什么得不到全面推广?值得深思,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目前我国的装配式住宅专业技术人才十分短缺。装配式住宅相对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说是一种突破式的创新,它突破了土地对建筑的限制,突破了施工技法的限制,让建筑施工变得更加简单。但是,目前的施工单位仍有大部分受到传统施工理念的影响,不关注装配式住宅的发展,不加强装配式住宅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当装配式住宅理念遍地开花时,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单位没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故而装配式住宅难以全面推广。

3 对策研究

3.1 统一标准

政府部门应制定装配式住宅构件的统一标准,为装配式住宅构件生产企业制定出统一并规范的生产流程,提升装配式住宅部件的生产效率,为装配式住宅的推广提供标准、统一的物料基础。从建筑行业层面看,应加强对装配式住宅理念的研究,从而制定统一的施工工艺标准,提升装配式住宅的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进度,在规定工期内完成交付工作。最后,建筑行业应制定装配式住宅的统一审核标准,实现对装配式住宅质量的统一审核,全力保障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2 校企合作,引进人才

制度不行,人才不够,除了学习和借鉴,我们也应该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我国的很多高校,都对装配式住宅有了一定的研究、开设了相关专业课程。企业走进高校,高校专业理论知识走出校园、走向企业,通过校企合作,让装配式住宅理念得到广泛推广。我国最早的装配式住宅虽产生在20世纪中叶,但发展较晚,目前还处在落后阶段,其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就是无资质私企和部分国有建设单位,在这方面产品的建设经验不足、技术水平落后所导致的。政府部门应该在相应区域制定相应的措施,因地制宜,为项目投资创造技术条件,为装配式住宅培养新型人才,同时,吸引有成功经验的装配式住宅建设者和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让他们进入该领域推动装配式住宅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住宅作为建筑行业的新型施工模式,凭借其施工便捷、低碳环保等优势,应受到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可以大大提升我国城市化发展步伐。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装配式住宅的宣传,鼓励全体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投入装配式住宅的学习中,为装配式住宅的普及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商品住宅现浇建筑行业
现浇泡沫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与收缩性能研究
谈营改增对建筑行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气凝胶节能材料在建筑行业应用研究及进展
现浇箱梁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长束伸长量计算和量测的误区
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结构质量管控
疫情影响下我国建筑行业现状分析
营改增对建筑行业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
2019年5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
2018年2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