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工程管理与水源地保护问题的有效对策

2021-01-06 18:24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水费水源地供水

姜 洋

(辽宁西北供水有限公司,沈阳 110003)

0 前 言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逐渐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用水需要,随着供水工程日益增多,工程管理与水源地保护问题也引发社会各界密切关注,尤其是当前存在的供水管理体制不完善、工程缺乏安全性、建设管理严重脱节、水量水质难以保障等问题,对供水工程合理运转和长久发展带来严重影响,需要对这些问题引起重视,并利用一系列有效举措,提高供水工程建设质量和后续服务水平[1]。文章针对供水工程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明确管理责任、做好规划设计、转变用水观念、推行河长制等方面入手,提出几点有效的工程管理和水源地保护措施,希望可以发挥参考作用。

1 供水工程管理与水源地保护问题分析

尽管我国加大了供水工程建设和完善力度,使人们用水需求得到有效满足,但是在工程管理和水源地保护方面还暴露出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到供水工程稳定持续运行。具体表现为:①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受管理主体和责任划分不够明确影响,导致出现各自为政现象,尤其是在完成供水工程建设以后,若缺乏连续、高效供水管理机制从旁发挥支持作用,供水工程实际运行和效益发挥也会大打折扣,相应民生问题也无法得到切实解决。②供水规模小和工程点较为分散,尤其是针对农村地区,这些特征更加明显。由于无法构成集中供水网络,实际管理难度也会增大,最终形成散点分布的供水局面,用水也只局限于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与城市相比用水量更少。③供水工程安全性不足。一方面存在水资源污染问题,一些地区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再加上处理生活生产垃圾不够科学规范,极容易引发水污染问题,并威胁到用水安全和地区稳定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存在于设备老化问题,供水工程经过长时间运行以后,一些供水设备也会出现老化情况,若没有及时进行维护,就会对人们正常用水产生不良影响,供水工程后期效益发挥也无法得到有力保障。④建设管理严重脱节。当前重建设轻管理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完成供水工程建设以后,通常会将之移交给当地政府或村委会进行管理,实践中受责任主体不明确影响,导致管理落实不到位、相互推诿责任,针对工程运行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不利于供水工程长期良性运行。⑤缺少管理经费。供水工程管理工作开展所需资金主要来源于水费收缴,然而部分群众没有正确水费收缴认知,缴纳水费时出现推阻情况,同时受到水费收缴标准制定不够科学合理的影响,也会降低群众缴费积极性,不仅会造成水资源浪费,还会威胁到供水工程持续运行。⑥水质水量难以保障。站在水量角度,一些供水工程水源地为蓄水工程,极容易出现水资源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情况,再加上农业灌溉影响,饮用水需求无法得到有力保障;站在水质角度,一些地区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存在病虫害、毒超标情况,并且一些供水工程运行还会受到农村水环境干扰,导致农业种植、生活垃圾等污染出现,严重威胁到供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稳定[2]。

2 供水工程管理与水源地保护有效对策探究

2.1 明确管理责任

只有让相关部门准确认识到自身管理职责,才能够推动供水工程管理工作有条不紊进行,相应管理措施也能真正落到实处,并使供水工程获得良好运行。具体操作中,可以采用完善供水工程管理体制方式,对有关部门权责加以界定,其中水利部门可以对供水工程建设有关设施设备进行改造,并对有扩建需求和能力的水厂进行改扩建,以更好满足人们用水需求,供水品质也能得到可靠保障;卫生部门要定期对供水水质进行监测,执行时也要确保监测人员专业水平,并依托现代先进技术和设备,保障供水安全性;环保部门则要以当前法律法规体系为依托,对供水工程管护范围和水源保护区进行科学划定,在强化水源地保护工作基础上,对影响水源安全性因素进行细致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使供水水质得到长期保障[3]。

2.2 注重规划设计

在供水工程建设之初,需要设计人员深入到实地,对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状况进行细致勘察,并结合地区实际用水量需求,对供水工程建设方案进行科学设计,最终方案不仅要与地区实际相符合,还要具有较强的可执行性。同时,考虑到供水工程建设需要依靠水源,执行时就要根据所掌握的地区基础信息,选择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的水源用于供水工程建设,不仅可以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还能够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此外,为方便供水工程建成以后统一管理,还可以实行相邻地区水厂统一建设,确保一处水厂可以满足多个地区用水需要[4]。

2.3 加强监督考核

将监督考核机制融入到供水工程管理和水源地保护当中,可以有效保障供水水质和实现工程正常运转。并且借助监督考核制度,主管部门也能够对供水单位实行严格管理和监督,所提供的供水服务质量也能全面细致把握。操作中还要联系实际,对考评机制进行建立和完善,通过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有效结合起来,可以对供水管理工作进行调整优化。若将考核细则渗透到各职能岗位当中,管理监督作用也会得到进一步发挥,针对供水管理存在问题也能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对应措施,确保供水始终处于正常运转状态。

2.4 转变用水观念

供水工程管理和水源地保护,仅仰赖相关部门发挥职能作用还不够,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进来。可以通过加大宣传教育的方式,帮助人民群众转变用水旧有观念,尤其是在供水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以后,通过向广大用户普及用水理念,增强用户节约用水意识,减少违规用水行为。同时,高度重视水费收缴工作,实施中可以让人民群众认识到水费收缴对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实际考虑多重因素对水价进行核定,针对水费收缴和实际运用情况也要定期进行公示,既能够促进用户自觉缴纳水费,又能够清楚水费用处,最终形成以水养水运作模式,供水工程长期运行也能得到有力保障[5]。

2.5 推行河长制

大力推行河长制,可以实现水源地有效保护,相应污染情况也能减少发生,针对已经出现的污染、破坏问题,也能够依托河长制进行及时治理和修复,在维持水生态的同时,河流湖泊水源作用也能得到持续发挥。具体实践中,需要结合所在地区实际情况,对河长制进行分级推行,并通过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和保护有力的水源地管理保护机制,为供水工程良好运行和水源地持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操作中也要贯彻落实水资源保护、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执法监管六方面工作任务,在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的同时,实现河湖环境整洁优美和水清岸绿[6]。

3 结 语

文章是基于对供水工程管理与水源地保护问题有效对策的分析,随着供水工程不断增多,工程运行管理和水源地保护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对供水工程良好运行和供水水质带来严重影响,需要对供水工程管理和水源地保护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结合实际对完善管理机制、加强监督考核、转变用水观念、大力推行河长制等措施加以运用,可以确保供水工程后续供水服务水平,水源地生态环境也能得到有效保护,并为供水工程长久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猜你喜欢
水费水源地供水
美国供水与清洁基础设施不足造成每年85.8亿美元经济损失
各地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 农村水利建设再提速
某备用水源地水库流域内水污染源分析及建议
物探方法在下花园饮用水源地勘察项目中的应用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电法在水源地勘探中的应用——以河南渑池电厂为例
西营河灌区2020年地表水水费测算探讨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生态环境部公布6个县级水源地环境问题典型案例
没付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