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蛋鸡育成期管理关键技术

2021-01-06 20:15李娟平
河南畜牧兽医 2021年23期
关键词:周龄产蛋蛋鸡

李娟平

(宝丰县农业农村局,河南 宝丰 467400)

蛋鸡育成期,是从育雏结束到产蛋开始的这段时间的青年蛋鸡的特定称谓,通常指7周龄到20周龄这个时期。进入育成期的鸡,采食量日渐增加,消化能力加强,心肺系统、肌肉和骨骼系统进入旺盛的发育阶段。育成阶段,鸡的组织器官是否充分发育,整齐度是否达标,决定产蛋期的产蛋性能是否理想。

1 转群管理

转群前1 月,要对育成鸡舍修缮、清洗,对育成舍必要的设备进行维修,不必要的设备清理出舍外。调整水槽或水嘴高度,便于育成鸡自由饮水。转群前1 w,进行鸡舍熏蒸和运输工具消毒。准备1 w 的雏鸡料,用于饲料过渡,使鸡有一个逐步适应的换料过程。转群前1 d,把病鸡、弱鸡、伤鸡、残鸡挑选出来,转群时予以特殊照顾。在冬季或早春,需提前准备好取暖设备,并把育成舍温度提高至15 ℃左右,减少应激发生。

转群时要避开雨雪天气,避免发生应激反应。冷天,要在晴朗暖和的中午转群;热天,要在早、晚较凉爽的时间转群。转群时不要粗暴抓鸡,以防损伤,装笼时不可装得过多,防止挤压造成损伤或死亡。

2 体质量管理

体质量是衡量育成鸡整齐度是否达标的重要指标之一,育成鸡体质量超标或不达标,都会对蛋鸡的产蛋性能造成负面影响。一般情况下,每周进行1 次称重。称重鸡只的数量遵循两个原则:对于大群鸡,按2%~5%的比例随机取样;对于小群鸡,按不少于50~100只的要求随机取样。称重时间要相对固定,一般在空腹、应激小的时段进行称重为宜。

称重时,要随机抓鸡,不可人为挑大或挑小。对于平养鸡,需要将养殖区域均匀地划分为几个固定平面养殖小区,每个小区取样数量要相同或接近。对于笼养鸡特别是分层笼养鸡,需将养殖区域划分为若干固定立体养殖小区,每个养殖小区取样的上层、中层、下层的笼数要相同。要逐只称重,逐只记录,坚决杜绝一秤多鸡取平均体质量的做法。

每次称重后,要与设定的标准体质量对比,及时了解生长发育情况。如果不低于80%的鸡达到标准体质量,或者与标准体质量误差不超过10%,即认为体质量达标。如果大多数鸡实际体质量超过标准体质量,则采取缓增饲料量或不增饲料量的方法进行限饲,控制其体质量过快增长。如果多数鸡实际体质量达不到标准体质量,则需要增加饲料量,促其尽快达到标准体质量。

如果鸡群个体体质量差异较大,需将个小体弱的鸡挑出来单独饲养或分圈分笼,给予特殊照顾,增加饲料采食量,以便快速缩小体质量差距。切忌强鸡弱鸡同群同笼混养。

3 限饲管理

3.1 限饲目的

通过限饲,减少饲料采食量,减少育成鸡脂肪的积蓄,保持器官、组织均衡生长发育,维持理想体质量,防止性早熟。

3.2 限饲方法

主要有限量限饲法、限质限饲法、限时限饲法。限量限饲法,要求采食量是自由采食量的80%~90%。限质限饲法,要求增加饲料纤维素含量,降低能量和蛋白质水平。限时限饲法,要求每日固定采食时段或每周6 d投料1 d停料。

3.3 限饲注意事项

要经常巡查鸡舍和匀料,避免槽段剩料不均,防止有些鸡吃得过多,有些鸡采食不足。在两次喂料之间进行匀料,对提高鸡群发育整齐度至关重要。要加强观察,特别是进入17周龄以后,当出现鸡的第二性征迅速发育的时候,就要停止限饲,改为自由采食。

4 饲料管理

生长阶段不同,对饲料营养成分的要求也不同。7~12周龄的育成鸡,要求饲料中蛋白质水平达到15.5%,13~18周龄的育成鸡,要求饲料中蛋白质水平达到14%。育成阶段,要控制钙摄入量,钙量一般稳定在0.8%~1.0%之间。钙磷比例要平衡,缺钙或钙磷比例失调易患软骨病,钙量过多有碍育成鸡生长发育。

5 光照管理

蛋鸡育成期,不宜人为增加光照时间。过长的光照时间,会使育成鸡性早熟,造成开产过早。蛋鸡育成期,由于身体以及各项机能未得到充分发育,体内无机盐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没有得到充分积累,尤其是饲料中的钙磷和蛋白质水平又低于产蛋期,根本无法满足生产需要,必然会造成蛋鸡早产早衰,甚至停产换羽。

采用每天8~9 h 的光照时长,能有效防止育成鸡性早熟。对于开放式鸡舍饲养的育成鸡,不同季节的自然光照时长不同。春季、夏季处于光照时长增加的时期,每天光照时长大于12 h。秋季、冬季处于光照时长缩短的时期,每天光照时长超过9 h。因此,在不能控制光照的开放式饲养模式下,通过采取限饲的办法来控制育成鸡的生长发育,是理想的选择。

对于密闭式鸡舍饲养的育成鸡,由于光照时间和强度均可人工控制。在这种光照下,鸡群比较安静,啄癖发生也较少。光照时长一般控制在8~9 h,光照强度一般控制在每平方米5~10 Lx。另外,当阳光较强特别是夏季时,容易引发育成鸡啄羽、啄尾、啄颈等现象,影响育成鸡生长发育。因此,在阳光强烈的中午时段适当遮光,能够减少啄癖发生。

6 密度管理

合理的饲养密度,是获得理想个体均匀度的前提。无论笼养或平养,切忌密度过大,鸡群拥挤。一般情况下,7~18周龄的平养育成鸡,每只鸡应有1 000 cm2的平面;而相同周龄的笼养鸡,每只鸡应有280 cm2的笼位。饲养密度过大,缺乏必要的活动空间,会严重影响育成鸡的心、肺、肌肉和骨骼的正常发育。

鸡多而活动空间小,也是发生啄癖的诱因,会造成秃头、秃尾、光背等羽毛残缺不全。同时,由于密度过大,每只鸡所占食槽和水槽的位置不足,影响同时进食和饮水,引起个体强弱两极分化,造成个体弱小的鸡只出现。

7 疫病管理

7~9 周龄,要重点做好葡萄球菌病防治。多雨的夏季,要注意防范球虫病暴发,并做好鸡痘疫苗的刺种,防止鸡痘发生。要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有序进行新城疫等疫苗接种免疫。要坚持定期开展防疫,做到每周带鸡消毒。

育成期是蛋鸡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从转群管理、体质量管理、限饲管理、饲料管理、光照管理、密度管理、疫病管理等方面着手,确保育成期蛋鸡健康成长,为获取理想的产蛋性能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周龄产蛋蛋鸡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研究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种鸭产蛋饲料宜分期控制喂量
褐壳蛋鸡
蛋鸡和肉鸡
母鸡喜欢在舒服的地方产蛋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