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蜡紫外吸光度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

2021-01-06 10:32李淑杰吴显军李奕睿
炼油与化工 2020年6期
关键词:石蜡重复性芳烃

李淑杰,吴显军,李奕睿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大庆化工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庆163714)

石蜡是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精密仪器和日用化工等多个领域,中国石蜡基原油资源相对丰富,生产量和出口量较大。表征石蜡产品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有赛波特颜色、光安定性、含油量等,而稠环芳烃是影响石蜡产品质量的内在因素[1],同时,稠环芳烃含量也是食品级石蜡产品的重要指标要求。稠环芳烃的测定是以紫外吸光度表示的,测定石蜡的紫外吸光度,可直接反映石蜡产品的质量。

生产中,定期测定石蜡产品的紫外吸光度,及时调整工艺参数,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过渡蜡料的产生,避免不合格产品的出现,减少生产损失,多创效益。科研中,控制分析石蜡产品的紫外吸光度,可以直观地判断出加氢工艺条件对光安定性、赛波特颜色、含油量相同的石蜡产品加氢精制深度的差异,及时调整实验方案,缩短评价时间,减少工作量、原材料使用量及能耗,降低科研成本以及缩短科研周期。

通常国外客户比较重视石蜡中稠环芳烃的含量,我国以全精炼、半精炼石蜡大量出口,因此测定石蜡产品的紫外吸光度对于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对外贸易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对石蜡的储运也有实际意义。

目前,GB/T 7363-87(2004)《石蜡中稠环芳烃试验法》[2]是国内唯一的石蜡中稠环芳烃测定的方法,主要用于检验食品级石蜡,等效采用美国FDA方法(82年版)。该标准涉及试剂多、操作步骤复杂、用时长,不适合科研及生产的快速反应和跟踪分析。文中探讨石蜡紫外吸光度快速测定方法,监控石蜡中稠环芳烃,以满足生产与科研快速应对的需求。

1 实验部分

1.1 测试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装备有试样光程长度为1 cm或4 cm的石英吸收池。在280~400 nm光谱区域内其谱带宽度为2 nm或更小时,分光光度计的性能应符合如下规定:波长重复性:±0.2 nm;波长准确度:±1 nm;吸光度重复性:0.001 A(0~0.5 A);0.002 A(0.5~1 A);吸光度准确度:±0.002 A(0~0.5 A);±0.005 A(0.5~1 A)。

1.2 石蜡样品

全精炼石蜡、半精炼石蜡、粗石蜡等基础样品。

1.3 主要试剂

正己烷或异辛烷,应符合下述指标,在波长280~400 nm范围内,每1 cm光程的紫外吸光度不大于0.00。若不合格,用活性硅胶柱进行精制。

1.4 试验方法

选择不同品种、不同牌号的全炼蜡、半炼蜡、粗石蜡样品,称取一定量的试样,采用适宜的溶剂溶解,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一定波长下测试试样溶液的最大紫外吸光度,每1 cm光程时的最大紫外吸光度作为结果。

2 结果和讨论

2.1 条件试验

2.1.1 测试波长紫外吸光度是判断油品精制过程中脱出芳烃程度的指标,尤其是判断有无多环芳烃的最重要指标。紫外吸收机理是在200~420 nm的紫外光范围内,烷烃和环烷烃不吸收能量,而芳烃特别是多环芳烃在此波长范围内则吸收能量,吸收程度就表示芳烃含量。紫外吸光度越小,表明油中芳烃脱除的越干净[3]。

按照紫外吸光度测定的一般规律,波长小于285 nm,主要显示单环芳烃,在波长大于285 nm,主要显示双环以上芳烃的含量。选择GB/T 7363-87(2004)《石蜡中稠环芳烃试验法》的测试波长280~289 nm、290~299 nm、300~359 nm、360~400 nm作为此方法的测试波长,使测试结果与GB/T 7363-87测试结果有可比性。

2.1.2 比色皿的选择比色皿用于盛放试样溶液,材质主要有石英和玻璃2种,在紫外区须采用石英比色皿。根据国家检定规程的要求,比色皿间的偏差不得超过0.5%,所以比色皿在使用之前,要对比色皿进行透光测定,把偏差小于0.5%的比色皿配对使用。常用比色皿厚度有1、2、3、4、10 cm,分析中通常根据溶液浓度不同,选用液槽厚度不同的比色皿。对有挥发性的样品,选择带盖比色皿。此试验中主要采用4 cm带盖石英比色皿,对于超过紫外分光光度仪吸光度量程的测试,可采用1 cm石英比色皿进行试验。

2.1.3 试剂精制由于生产厂家、批号不同,试剂的质量也不同,另外存放时间和环境也影响试剂的质量,所以试验前需对试剂进行检测。不合格的试剂用活性硅胶柱精制处理,精制后的试剂需密封存放好,在短期内使用。正己烷试剂精制前后的紫外吸光度曲线见图1,由图1可见试剂精制后满足实验要求。

图1 试剂精制前后的紫外吸光度曲线

2.1.4 参比剂、溶剂的选择参比剂的作用是调节仪器的工作零点,以此来消除比色皿器壁及溶液对入射光的吸收和反射带来的误差[4]。通常采用试剂空白(不加待测试样)溶液作为参比液。

溶剂的选择尽量选用非极性或低极性溶剂,易于溶解样品而不与样品发生作用,且在样品的吸收光区内无明显吸收[5]。

查询国内外相关标准,油品紫外吸光度的测定多采用异辛烷、正己烷作为溶剂和参比剂。本实验采用异辛烷、正己烷作为石蜡的溶剂、参比剂进行石蜡紫外吸光度测定考察,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2种试剂测试结果的数值相差不多,因此均可作为此方法的溶剂和参比剂。

2.2 精密度试验

2.2.1 代表样品筛选从国内不同地区采集34个石蜡样品进行筛选实验。根据试验结果,按石蜡品种、牌号及紫外吸光度大小分布的梯度选择了12个全炼蜡、半炼蜡、粗石蜡作为代表样品,进行重复性及再现性试验。代表样品筛选结果见表2。

表2 代表样品分析结果

2.2.2 重复性、再现性考察根据GB/T 6683-1997(2004)《石油产品试验方法精密度数据确定法》[6]建立重复性、再现性试验方案,在6个实验室对12个代表样品分别在280~289 nm、290~299 nm、300~359 nm、360~400 nm进行重复性、再现性试验,经科克伦(Cochran)检验和霍金斯(Hawkins)检验,各样品没有界外值[7]。对重复性、再现性标准偏差d(D)和紫外吸光度平均值(m)作图,见图2,进行一元回归分析,得到D=bm+c的表达式,进而得出重复性与再现性表达式。

图2 标准偏差d(D)和紫外吸光度平均值(m)的关系

2.2.3 精密度经统计分析得到的精密度(95%置信水平)如下:

2.2.3.1 重复性(r):

式中m—重复测定2个结果(每1cm光程的最大紫外吸光度)的算术平均值。

2.2.3.2再现性(R):

式中m—2个独立测定结果(每1 cm光程的最大紫外吸光度)的算术平均值。

2.3 方法比较

2.3.1 方法比较GB/T 7363-87(2004)《石蜡中稠环芳烃试验法》,等效采用美国FDA方法(82年版),是国内唯一的用于检测食品级石蜡中稠环芳烃的标准。该标准涉及的试剂品种多、用量大、有毒有害,试验步骤多,操作复杂,分析用时长。此方法使用试剂少,操作简单、快速、高效,适用于各种石蜡。方法比较见表3。

2.3.2 试验结果比较按石蜡的品种、牌号及紫外吸光度大小分布的梯度选择6个代表样品,用此方法和GB/T 7363-87(2004)进行试验结果比较,见表4。表4结果表明,使用此方法测定的结果与GB/T 7363-87(2004)测定的结果有很好的可比性,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3 结论

(1)通过条件考察、精密度试验研究,建立石蜡紫外吸光度快速测定方法。

(2)此方法可操作性强,简便、易行、快速,解决了传统方法耗时长,对科研、生产指导严重滞后等问题,可作为控制分析手段快速测定不同品种、不同牌号石蜡的紫外吸光度,监控石蜡产品质量。

(3)采用1种试剂,代替传统方法中苯、二甲亚砜、磷酸、丙酮、甲醇等10多种试剂,试剂用量减少100多倍,大大地降低了分析成本,减少了大量有毒有害试剂对环境及分析人员的影响与伤害。

(4)结果表达直观、准确。传统方法报告“通过”或“未通过”;此方法以紫外吸光度结果直观表达,使专业人员对不同品种、牌号的石蜡产品质量心中有数,而且精密度的表达使结果更趋准确。

猜你喜欢
石蜡重复性芳烃
体积占比不同的组合式石蜡相变传热数值模拟
化学分析方法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的确定
关于重芳烃轻质化与分离的若干思考
二元低共熔相变石蜡的制备及热性能研究
世界石蜡市场供需现状及预测
论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
空间大载荷石蜡驱动器研制
轮胎填充油中8种多环芳烃的检测
高芳烃环保橡胶填充油量产
环保型橡胶填充油中芳烃及多环芳烃组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