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疗效研究

2021-01-06 23:42孙伟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4期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白细胞介素

孙伟

摘要:目的 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疗效。方法 将85例ARDS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为我院2018年4月—2021年6月期间,所有患者均接受CBP治疗,分析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C-反應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动脉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F)指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心率、24h尿量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 ARDS患者实施CBP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抑制白细胞介质,改善炎性因子水平。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白细胞介素

【中图分类号】R714.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4--01

近年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其属于急性呼吸衰竭最常见类型,也是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于肺部的表现,以多类因素造成机体失控的炎症反应为根本因素[1]。相关数据统计,ARDS发病率每年可达到59/10万,可与哮喘、胸部肿瘤、心肌梗死相提并论[2]。ARDS病因各异,但发病机制相似,共同基础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泡-毛细血管膜急性损伤,目前认为,ARDS是感染、创伤导致机体炎症反应失控的结果[3]。而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属于ARDS关键治疗项目,其属于一类清除炎症介质疗法,已凭借着安全性、疗效佳等优势,受到临床诸多医师的青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电解质酸碱平衡,对稳定患者器官功能、改善机体内环境具有显著价值,且能够有效清除血液中过多炎症介质[4]。鉴于此,本文呢选取ARDS患者实施CBP治疗进行分析,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85例ARDS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为我院2018年4月—2021年6月期间,所有患者均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分析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男女比例为:43:42例,年龄为30—80岁,均值我(52.26±1.52)岁。

纳入标准[5]:(1)所有患者均存在急性起病,呼吸频率数和呼吸窘迫;(2)患者临床资料完整;(3)未存在认知障碍、沟通障碍;(4)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次实验,且签署知情同意书;(5)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6]:(1)伴有严重脏器功能障碍;(2)存在休克现象;(3)无法顺利完成实验,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CBP治疗,选择右侧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建立血管通路,患者行床边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模式实施治疗。本次研究选择碳酸氢盐置换液,将置换液流速调制为2000—2500ml/h,血流量设置为120—140ml/min。同时通过肝素对血路实施抗凝干预,且选择无菌氯化钠溶液,间断性对血路和滤器实施冲洗。

1.3观察指标

(1)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抽取患者静脉血5ml,并选择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水平。(2)观察治疗前、治疗后动脉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F)指标变化。(3)观察2组各项指标变化,包括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心率、24h尿量。

1.4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用于表达,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百分比表达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其中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见表1。

2.2  2组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见表2。

2.3  2组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心率、24h尿量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见表3。

3讨论

ARDS属肺内外严重疾病,所造成肺内毛细血管弥漫性损伤,以透明膜形成、通透性增加以及肺水肿为主要病理表现,临床主要症状为难治性低氧血症、进行性呼吸窘迫[7-8]。目前,临床以稳定患者机体内环境为主要治疗原则,且以基础对症治疗为关键方案,则能够于一定程度上改善ARDS患者炎症状态。

但临床研究发现,常规综合治疗无法达到最佳治疗效率,且存在一定局限性,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而CBP技术则能够有效弥补常规治疗的局限性,其凭借着安全性高、对流、弥散物质交换等特点,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且取得诸多医师的青睐[9]。CBP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效清除中大分子、改善炎症状态、精确控制容量负荷及调节免疫功能等多项优势,进而达到有效连续清除水和溶质中炎症因子,进而能够稳定机体内环境[10]。本文研究发现,经CBP治疗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且患者IL-6、CRP、TNF-α指标明显减低,进而充分发挥治疗ARDS效果[11-12]。另研究发现,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心率、24h尿量明显优于治疗前,分析原因:CBP能够进一步清除炎症介质,有效改善液体与酸碱平衡,进而促进血流动力学稳定,重建机体免疫平衡,有效减少不良症状发生,最终达到最佳治疗质量[13]。

综上所述,ARDS患者实施CBP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抑制白细胞介质,改善炎性因子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晓鸿,陈家斌,夏银稳.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疗效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41-44.

[2]李丽华,唐瑜,杜春秀,等.早期机械通气联合NICU专科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9,31(10):1621-1624,1628.

[3]梁伟军,谭洪毅,谢和宾,等.超声指导下液体管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9,24(4):680-684.

[4]常晓,王玲,陈俊腾,等.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临床研究[J].中医药通报,2019,18(3):38-41.

[5]卢艳辉,刘振奎,李世阳,等.儿童早期预警评分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儿童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4(9):996-1002.

[6]杨云,林森,宫保强,等.亚胺培南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21,28(1):31-34.

[7]徐国平,付翃.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老年脓毒血症休克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1):88-91.

[8]凌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低体温预防和护理管理措施的文献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5):688-691.

[9]李秋红,赵千文.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通透性影响[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21,9(4):304-306.

[10]易慧琳,伍丽婵,毕赐成,等.预警理念融入过程质量控制模式对連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5):711-714.

[11]艾燕,孔凌,吴秀秀,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血液净化中心多学科连续性血液净化分级管理实践[J].东南国防医药,2021,23(2):198-200.

[12]雷志影,黄丽娜,毛海艳,等.全程风险管理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在肾脏捐献供体者功能维护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1):19-22.

[13]王克坤,蒙绪君,韩辉,等.血液透析与连续性血液净化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毒素清除率和肾功能指标的影响[J].河北医学,2020,26(5):788-792.

猜你喜欢
连续性血液净化白细胞介素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发热期血清酶和细胞因子水平的研究
腺样体肥大患者腺样体组织中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乌司他丁区域动脉灌注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优势分析
宫腔镜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对改善hs—CRP、TNF、IL水平的作用
连续性血液净化应用于ICU重症脓毒血症治疗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烧伤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IL—1、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IL_6、IL_8、IL_1β、TNF_α及hs_CRP水平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