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读后活动设计方案在教学中的应用

2021-01-06 04:08马力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读后连线英语教材

读后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信息输出和反馈的过程,侧重检查阅读效果以及所学语言的巩固和运用,使学生能在阅读基础上将怀阅读材料相关的主题内容、观点和所学语言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语言输出。因此,精心设计好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对一节阅读课的成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阅读后活动教学设计不足的现象,即读后活动与文本主题关系不紧密、读后语言输出与读中语言输入不一致、读后活动类型单一等情况。因此,在读后活动中遵循主题相关性、类型多样性等原则设计读后活动,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深化,通过设计主题突出、语言学习渐进、活动设计类型多样化的读后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更深刻的理解,对语言的灵活运用,从而提升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读后环节可以考虑采用以下活动设计方案:

一、连线个人经历

联系自身的成长经历,以写回信的方式回应阅读中作者提出的问题或者谈论自己的感受、想法等。假设你是作者的亲友或者朋友,针对他的问题或者经历写一封回信,对作者的看法和做法作出回应是常用的读后活动之一。

在北师大版初中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Now and Then”中,作者Ben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回忆了自己上学第一天的情景,从兴奋到紧张再到害怕等一系列的情感变化,最后经过老师和朋友的帮助,顺利度过了开学第一天的焦虑期,开启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页——学校生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了亲情、友情和师生情谊在一个人成长历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学生身边的故事,既有对成长的引领,也有大量描述心情变化的形容词,是学生十分熟悉和喜欢的一课。读后,老师会询问学生“Do you still remember your first day in the middle school? Do you have the same experience as Ben does?How do you make friends in the new school? ”等多个问题。学生刚进入中学不久,对此情境依然会记忆犹新,会联系到自己第一天见到老师、同学的情景,也会想到自己作自我介绍等场景,对于自己进入中学第一天的感受也会有很多回忆,在讨论中会运用大量描述心情和感受的形容词来讲述自己的感受,对于本课的重点形容词起到了巩固和在语境中运用的作用。在第二个读后活动可以设计为写一封信向你的小学同学描述一下你刚进入初中校门的情境和感想,此活动和刚阅读的Ben的回忆息息相关,学生既有话可说,又有语言做支撑,写作环节会顺畅地进行。因此,读后活动通过连线个人经历,既对所学内容进行了深化和巩固,又很好地联系了学生的自身生活,突出了本課主题意义的学习和探究。

二、连线个人观点

学生读到一篇科普文或议论文时,假设自己是演讲者,描述自己通过演讲稿想传达哪些或者希望听众能记住哪些重要内容,通过自己的演讲希望读者掌握哪些科普知识等。此时就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和要点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的内容,既达到了和阅读内容的相关性,同时又对阅读内容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提升了自己表达的逻辑性和批判性。

北师大版初中英语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关于健康的话题是学生熟悉的内容,其中Lesson9关于骨骼健康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会给学生带来很多有益的帮助和启示。文章既介绍了骨骼的作用,又介绍了很多保护骨骼的知识,对学生如何保持骨骼健康起到了指导的作用。在阅读后,教师可以设计一篇关于骨骼健康话题的演讲会,请学生们根据所学内容和自己了解的知识写一个关于骨骼健康的演讲稿并在班内分享,内容包含:What do you know about bones? What kinds of food can make our bones health and strong? What else can you do to make your body strong and health? 通过问题设计,让学生在阅读后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此环节不仅内化了语言,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健康知识水平的有效提升。通过和主题相关的连线。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科普知识进行了巩固和拓展,并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论关于骨骼健康的话题。这个读后的演讲活动不仅对本课的学习起到了深化和巩固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学以致用的作用。

三、连线职业

作为学校报刊专栏的一名小记者,写一篇关于所读文章的专栏评论,表达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并用例证来支持你,这样的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了写出和说出自己观点的机会,提升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在学生有效地利用语言和组织材料的同时,教师通过给予学生在组织材料和有条理输出等方面的支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表达方式和逻辑关系,重视材料的选取和引用。这一过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经历,也拓展了学习内容,学生在作为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学习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了思维品质层面的发展和提升。

如北师大版初中英语教材第九册第8单元以环保为话题,Lesson25的阅读内容是关于一个英国家庭通过节电、节水和环保使用汽车等方式来为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作出了自己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的文章。在读后活动中,教师设计了以下任务:假如你是一位校报的记者,请你采访一下同学的家庭并写出一篇报道,内容包含:What do they do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ir actions? Can their actions be adoptable in our daily life? What can you do in your daily life?……在此活动中,学生需要整合本节课所学到的环保知识,思考其作用和意义,同时也要进行有效的评价和反思,评价英国家庭的环保行为,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此活动促进了学生在环保层面认识水平的提升,在完成采访的过程中不仅要整合所学内容,更需要基于所学表达观点,有逻辑、有依据地阐述自己的做法,这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学习要求和挑战,在活动中不仅帮助学生内化了所学的环保知识,也在组织材料的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连线艺术传媒

制作纪念册或拼贴画、海报等,从图书馆或网上找到与阅读内容相关的照片和图表等,用文字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制成一幅拼贴画或海报,这些都是很好的读后活动。学生通过开展单元学习,在学习后对单元内容有了较完整的了解和掌握,此时通过制作海报和纪念册等有意义的活动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整合,及时总结所学习的内容,从单元的角度看待每课时的学习,帮助学生在更高的学习层面运用知识,提升了学生的学科素养。

在学习了北师大版初中英语教材九年级第9单元“Discovery” 以后,教师布置了制作一个关于discovery的海报,内容包含重大的科学发现、科学品质和自己身边的科学发现等, 最后写一个关于发现自我的小故事和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相呼应。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不仅包含了科学发现也包含了科学品质和自我发现等内容, 此学习过程不仅是学生学习视野拓展,了解重大发明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科学品质和完成自我发现、自我认识的过程,与本单元的主题相呼应,在海报的制作过程中促进了学生学习品质、文化素养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五、连线网络传媒

在阅读后,制作一个网页并提供相应内容的信息与图片,再制作一幅流程图,说明你的网页将要包含的链接是学生很喜欢的读后作业。网页的制作对学生是一个全新的体验过程,也是电脑学科和英语学科相联系,达到学科融合得很好的体验过程,学生看到自己的课堂所学变成了文字、图片、声音和动画相结合的实在的作品,内心充满了自豪感,在相互欣赏的过程中提升了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北师大版初中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Season and Weather ”就为学生制作网页提供了很好的阅读内容和素材,在“Join us for your holiday”一课介绍了在不同季节去不同地方旅游的话题,包含对旅游地特点、特别推荐的理由和价格等非常实用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介绍,在阅读后,教师布置了根据所学内容制作一个网页,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旅游地的活动,包含:Which is your favourite place? Which is the best season to this place? What special activities can we do in this place? Why do you recommend it to your friends?……其涉及图片、音乐以及自己的照片等,此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是和电脑老师联系后,在电脑课上电教老师为学生们讲解了一些关于网页的知识,学生们怀着极大兴趣开始此网页的制作,大家不仅制作了网页,也将网页发布出来,配上了英文介绍,并在网上进行投票和评比。此读后活动方案激发了全体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欲望,大家结成小组,发挥特长,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当看到自己制作的网页和英文介绍被同学们认可和投票时,他们既紧张又兴奋。此次活动不仅运用了本课所学内容,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更深刻地体验到英语学习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六、连线小制作或科学

根据所读的科学实验文章或介绍科学小制作的文章,与同伴一起选择做一个科学实验或者完成一個小制作,记录实验或者制作的步骤,写出过程和结果。阅读的过程是一个和作者产生共鸣的过程,也是一个和作者共同体验共同成长的过程,科学的实验或者小制作过程更是如此,尤其是学生经过自己亲手制作或者亲手体验的过程,其印象更加深刻。

北师大版初中英语教材八年级上册Unit2 Lesson4“Class Project”就讲述了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小制作的过程,内容简单却十分有趣,包含用木片和胶水制作一个建筑模型、用手机制作一个小视频、用塑料瓶制作一个乐器以及用筷子和纸片制作一个小飞机,这些活动都取材简单,制作也不困难,学生可以边学、边玩、边制作,但是重要的是要看懂英语介绍才能开始制作,并且在展示过程中请学生用英语来介绍自己的制作过程,这些环节都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考验。这节课的活动是边读边做,尽管没有教师过多的解释,但学生十分喜欢这个活动,不仅制作过程中提升了英语阅读能力,在介绍中运用了英语表达内容,也促进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相互帮助,在合作中找到了乐趣和成就感。

七、连线社区

基于所阅读的社区活动报道,在参加完一项社区活动后,写一篇自己社区的活动报道,此阅读后活动不仅促进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思考,更是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认识层面的提升。做合格好公民一直是学科育人的核心目标之一,在教材中有很多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好文章,在阅读后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社区情况,将所学内容与生活相结合会对学生产生更积极地影响,促进学生建立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这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北师大版初中英语教材八年级上册Lesson13“Helping Your Community”一文,讲述了学生去海边捡拾垃圾为环保作贡献的内容,其中学习使用了表达请求的句式和动词短语等。在学习后,学生可以结合所学内容去思考自己可以为社区做什么工作,并利用所学习的句式来描述自己的工作历程、所需要的准备工作以及自己的感受,以此为题目写一篇报道。此活动不仅运用了所学的语言,增强了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认识水平,起到了学科育人的作用。通过将所学的语言自然地运用到参加社区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八、连线剧场

将所读的故事改编成剧本并进行表演,发挥学生的表演才能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将阅读内容改编为剧本表演出来,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水平,更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学生在改编剧本、分配角色、讨论服装和音乐等活动中尽量学习运用英语来表达,这些充满创造性的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同时在绘声绘色的演出过程中学生需要反复多次研读文本,体会人物感情,深入细致地分析人物的感情变化,身临其境地去处理矛盾和冲突。这个演出活动会激发所有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对剧场的连线和对阅读文本的改写过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北师大版初中英语教材中有很多关于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赏析,在九年级第四单元Lesson6“Tom Sawyer”一课阅读后就可以让学生演一演,在角色扮演中体会Tom 作为一个小顽童的心理变化。其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开始时Tom 在刷篱笆,Ben在吃苹果,到结尾时变为Ben刷篱笆,Tom吃苹果,这一系列变化充满了戏剧性,其中的对话生动有趣,表现出Tom 丰富的心理变化和儿童的小狡猾心理。学生在演出時不仅配合了动作和道具,而且惟妙惟肖地刻画出Tom的心理变化,在表演中突出了人物性格,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如果缺少了读后的演出环节,学生对Tom 的性格体验就不会如此细致入微和生动有趣了。

九、连线所读内容

对所读故事进行人物分析,从文中找到依据(evidence)并举例说明,把分析的结论、依据及举例说明写下来与同伴分享也是十分有效的读后活动。记叙文是学生喜欢的题材之一,其中对人物的刻画和分析是牵引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活动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分析,找出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意义,引导学生从表层阅读到深入阅读,这也是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和认识水平的重要环节,学生分析和找到证据的过程就是学生逻辑水平和思辨能力提升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品质提升的重要体现。

在北师大版初中英语教材九年级第五单元的文学经典阅读中,Lesson13 “Meeting Anne”再次出现在课文教学中,有的学生在小学读过Anne 的故事,但是没有读过原文,而且缺少对人物细致的分析,本课的阅读学生感到熟悉而亲切,参与积极性很高。学生分析出Anne是一个brave、outgoing、optimistic、friendly的小女孩,并从课本中的语言、外貌和动作等描写找到了支撑,在随后的推测中还基于她的性格特征判断出Anne 会成为一名教师。这一系列的分析、判断和推理都促进了学生语言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既和语言学习相结合,又高于阅读内容的思维加工过程,从而促进学生走向深度学习和思考。

总之,阅读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体验,阅读是一种对话和交流活动,是和文本、和作者对话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在不断的交流中去体验和感悟的过程。教师通过巧妙地设计各种读后活动,充分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感知、理解、巩固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断地提高阅读效果,在对语言灵活运用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同时获得更丰富、更深刻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杨连瑞.英语教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张献臣.加强英语语篇教学,提高英语阅读效率[J].课程·教材·教法,2009(6):51-57.

【作者简介】马力,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猜你喜欢
读后连线英语教材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读后活动的多元设计
陈万兵
Coursebook Evaluation
趣味连线
拼音连线
花丛觅诗
读后感
Textbook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