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纠错”

2021-01-07 08:26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莲河学校任启英
天津教育 2021年36期
关键词:纠错错题错误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莲河学校 任启英

错误的出现不仅反映了学生近期数学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它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解题思维和行为习惯存在的误区,是教师快速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学生有效进行自我反思的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学会巧妙利用这一笔宝贵的财富,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犯错的原因,在引导学生有效纠错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失误,以及时调整、改进、创新教学策略,在提升学生解题能力和发展数学思维的同时带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一、分析出错原因,发现学科短板

错题的出现作为一种结果,反映了学生在该知识点的掌握与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但导致这一结果发生的原因不尽相同,要想带领学生有效纠错,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教师必须要基于“错”这一结果,分析出错原因,在找到原因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相应地变换、调整改错指导策略,使学生能够真正找到自己存在的短板,并从根本上将其修正。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种。第一,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对知识结构理解不深入,从而在面对题目时不能够有效找到关键解题信息,进而不能够选择合适的知识点应用到题目当中,以造成解题效率的降低,并提高了错误发生的频率。第二,因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形成定式思维,并将其带到了解题过程中,过分相信已有的经验和思维定式,对题目迅速下了错误的结论。比如在教学《认识钟表》这一课时,关于时间单位秒、分、小时的换算关系,有的学生受之前长度等十进制换算关系的影响,在做题时直接带入1h=100min的错误想法,导致出错。第三,因粗心马虎导致错误发生也是十分普遍的,并且大部分学生都会犯这一错误。它反映了学生近期学习过程中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针对以上原因,教师在带领学生纠错的过程中要合理分析,根据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进行有效改错,从而提升纠错效率,并实现错误的高效规避。

二、夯实知识基础,强化解题能力

全面而系统的知识基础是学生具备扎实解题能力的前提,也是减少学生错误发生的重要条件。在小学数学纠错过程中,不少学生的错误行为反映了学生在知识点掌握和知识体系建构方面存在的缺陷。基于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缺陷,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巩固自己掌握不牢固的某块知识领域,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得心应手地使用知识点,高质量地完成题目。例如,在教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这一课时,面对这么多几何图形,若学生的分类意识不强烈,在学习与记忆的过程中极易将其中几何图形的概念与性质记混,从而在解决题目过程中出现失误。为最大化降低这一失误率,保证学生在出现错误后能够有效纠错,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教师可以让学生建立表格,将这几种图形的概念与性质写下来,并画上几何图形,进行形象记忆。当学生出错时,教师则让学生对照表格分析错误原因,自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有效纠错的基础上能进一步夯实基础,增强自身的解题能力。

三、训练解题思维,提升纠错效果

解题思维不清晰、不完善也是导致学生出现错误乃至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犯错的主要原因,在纠错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解题思维的训练,让学生能够在反思的基础上学会用正确的思维理解题目,并且形成良好的解题思维与习惯。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分苹果的例子,让学生在解决此问题的过程中能够避免抽象化的思维影响。题目为“假设小明现在有22个苹果,他有5个好朋友,他需要分给所有的人,包括他自己,那么最终会出现什么结果?如果想平均分那么每个人最多能得到几个,最后剩多少个?”在这个问题中,有不少学生会因为粗心马虎,漏掉了关键信息,即分苹果的对象一共是6个人——小明和他的朋友们。关于这一点,教师要提前强调让学生仔细审题,确定对象。另外,受解题思维的影响,不少学生容易陷入22÷6不能整除从而导致不能平均分配的误区,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六个人为一个小组,用道具模拟“苹果”,一个个地进行分配,最终学生发现当第三次分配结束之后,剩下的苹果不足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一个,于是剩下的这4个苹果就是余数,而每人平均最多能够得到3个苹果。教师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成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减少学生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训练学生的解题思维,能让学生有效避免错误,或是在纠错的过程中能够准确、高效地找到正确解法,提升纠错效果。

四、利用错意资源,进行有效反思

错题是学生反思总结与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借鉴,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多得的一笔宝贵财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面对错题,不少学生往往改正之后就将其抛到脑后,没有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浪费了这一资源,并陷入重复犯错的循环区。基于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端正对待错题的态度,指导学生在纠错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反思与总结。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设定改错本,每周拿出固定的一节课,让学生集中处理错题。首先,学生先浏览一遍近期出现的错题,按照出错原因和知识点对错题进行分类,从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经典意义的错题,并将其整理到错题本上。这一过程不仅仅是对错题的抄写过程,更是学生自我分析与总结的过程,教师要制定严格的改错标准,要求学生按知识点所在章节有序整理,并用不同颜色的笔在旁边标注出考点、出错原因以及对本题的反思与总结。教师应定期批改学生的错题本,从不同的角度再次对学生纠错的过程和反思的结果提出指向性意见,帮助学生更好地完善自己的纠错过程,使错题本成为学生反思缺陷、提升短板的有力支撑,在充分利用错题资源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

综合上文,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纠错意识与良好的纠错习惯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对完善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解题能力以及增强课堂教学质量等多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思维与能力发展的黄金期,在正确的纠错观念引导下,学生能够及时调整自己面对错误的失态,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与短板,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纠错方式,让学生在纠错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与总结,从而不断突破自我束缚与限制,取得巨大的进步。

猜你喜欢
纠错错题错误
在错误中成长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圆”易错题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参省”之“参”读音纠错
关注学生发展,从作业批改开始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可爱的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