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分析

2021-01-07 09:19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鑫昌路小学王桂丽
天津教育 2021年14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数学过程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鑫昌路小学 王桂丽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落实提问模式的教学现状

(一)提问环节没有条理性

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师为了丰富教学的内容,会在课堂上提出大量的问题,认为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却忽略了问题的条理性。这种提问的方式会使学生无法形成清晰的、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难以对数学知识进行构建和分类,并且大量的问题会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无从下手,使其很难对问题进行深度的思考和探究,并且大量的问题往往会导致其内涵较浅显,无法充分体现出数学知识的意义和内涵。因此,这种形式难以实现教师的最终教学目的,教师应该充分重视提问教学的技巧,使问题有条理、有次序地提出,从而使提问教学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二)教师在提问时过于严厉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教师在提问时往往都会采取较严厉的方式,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对教师的问题进行重视和深度思考,但这种方式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却大于其所带来的优势,教师长期采用严厉的提问方式,会使学生因为神经紧张,而局限了自己的思维,使学生开始畏惧教师的提问,甚至会使学生在面对数学课堂时都会充满紧张感,无法真正地深入学习并思考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并且这种方式对于一些内向、害羞的学生来说,会对其学习和成长都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这种严厉的提问方式会阻碍学生感知数学知识的魅力和意义,容易让学生产生被迫学习的感受和进行被迫的学习,从而使学生厌恶学习数学,这就会导致学生无法自主地学习和思考。

(三)没有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合理的评价

因为部分教师受到过去教学模式和理念的影响,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考试成绩,在学生对问题进行解答后,教师只关注学生回答的正确与否,而没有关注学生是通过哪种方式得出的结论,这种方式便导致学生无法形成较完善的解题思路以及数学思维,而且教师若只单单地考查学生所得出结果的准确性,会使学生过于重视所得出的结论,而忽略了解题的步骤和过程,这会导致学生不重视解题的步骤以及思想,导致学生功利心过强,有可能会出现抄袭的现象。因此,对于这种情形,教师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过程,使学生能够形成完善的学习思维和数学素养。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进行提问的方式和策略

(一)构建良好的提问情景

如今,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已经出现在了我国的教学课堂上,这些技术的使用和落实会使课堂的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富有灵动性。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对学生进行提问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情景的创设而更加主动、深入地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把握提问的时机和方式,使提问教学发挥出其最大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可以采用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平行四边形到长方形的变化情形,在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这两类图形的面积关系,让学生根据公式进行验证和计算。因此,这种创设出良好的提问情景能够使学生更加顺利地对数学知识进行充分思考,使学生能够形成主动思考和探究的意识。

(二)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为了使提问教学能够更加有效地落实和发展,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而不断改善自己的提问方式和提问内容。因此,教师有必要在课下与学生进行友好、平等的沟通。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喜好。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所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提问,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意见,使学生能够敞开心扉地与教师进行交流。从而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状态和学习态度,进而制定出最适合学生的提问方式和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六年级下册教材中“圆柱与圆锥”这节课时,可以向学生提问圆柱与圆锥的形体特点,使教师能够知道学生对这两个几何体的了解程度,这能够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弥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不完善的观念。并且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圆柱与圆锥绘制出来,也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出一个完整的圆柱或圆锥,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晰地将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即圆柱和圆锥的形体结构如何。因为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全身心的进行投入,经常会在课堂表现出走神、不专注的状态,而教师采用以学生的兴趣为主要方向的提问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被教师所讲述的内容所吸引,使学生能够从新的角度去体会数学知识的魅力所在。

(三)设立良好的评价体系

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应该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进行鼓励式的评价,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鼓励,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更加富有信心,并能够促使学生因为想要得到教师的认可和肯定,而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在回答问题时能够更加严谨、认真地对待。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加愿意去主动地回答问题,通过多次的回答与思考,学生能够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涵和解题思想,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灵活。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态度温和、友善,使学生能够更加有信心和动力去回答教师的问题,不再被教学中严肃的学习状态所影响。并且这种方式还能使课堂中的气氛变得更加活跃,能够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下对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索,加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和数学思维。并且,在学生进行了错误的回答后,教师也不应对其进行过于严厉的批评,否则会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使学生放弃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并会在学习的过程中认为数学知识是十分有难度的,形成了这种心理暗示后,学生将无法真正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若是学生在小学阶段便形成了这样的心理,那么学生在未来对数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便会产生更强的抵触心理。

三、结语

本文在开始主要介绍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落实问题模式的教学现状,在现今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往往没有条理性,并且在提问时对学生的态度过于严厉,这样便导致学生无法更加顺利地对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之后,本文又从这几方面提出了几点相关的建议和策略,包括构建良好的问题情境、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设立良好的评价体系这三方面,希望能够对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数学过程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