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道德教育的渗透

2021-01-07 09:19山东省滕州市洪绪镇龙庄小学宋正本
天津教育 2021年14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多媒体技术教学活动

■山东省滕州市洪绪镇龙庄小学 宋正本

小学是学生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良好思想观念,提升个人素质的关键时期。新课改教学目标引导下,语文课程教学活动要加强学生综合培养,将教育教学与育人管理紧密结合。深入分析语文课程知识内容,会发现诸多德育内容都是与语文课程紧密联系的。所以教师要合理渗透道德教育,充分发挥教学基础知识的作用,提升小学生思想品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一、小语文渗透道德教育的作用

道德教育是塑造学生人格,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工作。学生在学习期间,经过教师的道德教育,能树立良好思想,给未来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才能避免学生误入歧途。小学道德教育有序开展,对学生的个体发展有重要意义,也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关键作用。可见道德教育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与基础学科有效配合,才能遵从新课改目标要求,保障学生发展进步,发挥教育教学价值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提升责任意识,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基础知识,还应该合理渗透道德教育相关知识内容,有效应用课程教学资源,为学生道德素质发展提供基础材料,小学生从小树立良好学习观念,个人的综合素质发展由此得到保障。

二、小学语文教学道德教育渗透实际情况分析

(一)教材内容价值作用被忽略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多半能在德育渗透期间凸显价值作用。教师在课程教学期间,渗透道德教育意识不足,就会导致在课程教学资源挖掘、应用期间的各类问题。教师按照计划大纲的要求,将课本内容一一地讲解给学生,忽略德育渗透的价值作用,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考探究能力的发展受到影响,小学生要想获得思想发展进步的机会,面临诸多困难问题。

(二)教师渗透道德教育思想意识不足

小学语文教师多半会认为,学生在学习初期阶段,高度重视教育教学活动,会影响课程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甚至部分教师教学存在形式主义,认为道德教育与学科知识联系性不足,融合难度大,而忽略学生在思想品德发展期间的具体要求。教师的思想意识不足,就会给学生传递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学习,具备良好的理论探究分析能力。但是在语文知识实践应用期间存在诸多问题,不会与人沟通,也很难建立一种合作学习关系。

(三)多媒体技术应用不合理

小学生学习课程知识,对具象思维能力的依赖性较强,教师在课程教学指导期间,利用传统的口头讲解形式,推进课程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发展联想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学校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会应用新型的教学设备,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期间多媒体技术应用不佳,未能分清教学主次,导致德育渗透面临诸多问题。

(四)家长道德教育实效性不足

实现道德教育渗透工作,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指导有一定的要求,家长在课下的辅助教学指导作用也不能忽略。传统的课程教学活动,只关注学校教育的整体质量,而忽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会尽可能满足学生的生活、娱乐方面的要求,学生在性格养成的过程中被溺爱,甚至对学生进行某方面的误导,不顾及其他人的感受,就会在人际交往或学习期间遇到诸多问题。

三、道德教育有效渗透小学语文课堂的措施方法

(一)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现代社会进入信息化、科技化发展阶段,多媒体技术有效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动态化的课程知识内容,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环节。小学生对动画片、短视频内容有良好的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配合课程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文章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小学生来讲,语文课程学习难度明显降低,学生彼此之间加强互动交流,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围绕社会生活实践进行。小学生在学习期间,对道德知识有分析判断能力,自觉分析社会现象,学生思想发展进步获得保障条件。多媒体技术播放的短视频内容,可以是生活场景,也可以是与人相处的某一环节。

(二)转变课程教学思想

新时期小学语文德育工作渗透,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德育渗透教学思想,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意识的培养。教师获取基础知识之后,将思想或理念传递给学生,学生因此掌握基础知识,发展自我能力。教师所应用的教学理念、方式方法、教学思路等,会影响道德教育的渗透效果。日常学校的培训指导较为关键,教师在掌握教学思想之后,要按照教案实现课堂上的德育思想渗透,课后实现教学总结。

(三)家校合作推进道德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在课下也有学生与家长共同探究知识等方面的要求。新型教学模式应用,需要教师关注在课堂之外,家庭教育中语文知识与道德教育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家校联合的方式完成学生共同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获得发展自我道德水平的机会。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发展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与家长利用微信、QQ 等进行沟通交流,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期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理。课后的道德教育渗透效果明显提升。对于学生来讲,只关注自己的学习活动,忽视了家长每天工作的辛劳。而道德教育在语文课下进行,学生有机会了解家长的一天,主动分担家务,尽可能靠自己的努力,解决学习问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发展获得良好条件,课外的德育渗透有章可循。

(四)合理利用语文教材渗透道德教育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程教学指导期间,主要是依托课本教材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在道德教育渗透期间,有效应用课程教学资源内容,做好深层思想的剖析与研究,就能够给学生的思想进步、文化学习奠定良好条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下,教师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爱国是其中的核心思想之一,从五星红旗、国歌的产生以及背景进行分析,会发现革命历程是艰巨困难的,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维护祖国的象征物,未来在国家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爱国思想也必定能帮助学生不断发展,克服各类困难问题。

四、结语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渗透道德教育,需要教师加强课程教学策略调整。帮助学生深入探究语文课程知识内容,体会其中的积极思想或情感态度。教师在课堂教学期间渗透道德教育,要做好教材内容的划分应用,优化道德教育策略方法,给学生适应特色教学活动的机会,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未来长远发展进步而不断努力。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多媒体技术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