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微课程开发实践探讨

2021-01-07 09:19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刘忠佐
天津教育 2021年14期
关键词:教案课程内容规律

■大连渤海高级中学 刘忠佐

微课程的实践是以课程论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实践的,采用以问题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思想,以任务驱动和问题导向作为基本方法,以此让教师设计指导学生开展课堂学习活动。

一、课程设计

微课程是由一系列的相互关联的微课和教学资源组成的一门系统的课程。按课程内容的特点把一节课的重难点通过多个微课的形式进行课堂呈现。微课程的设计主要是学习目标,课堂教学内容,检测反馈。

(一)学习目标是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方向和学生学习活动的达成结果

学习目标应包含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如习题类微课的学习目标应更多侧重科学思维和物理观念的达成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此微课的讲解在具体的物理情境中学会相关物规律的受力和运动这两个过程的分析,达到建立物理模型能力要求。实验探究类和演示实验类微课的学习目标需突出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责任两个方面的学生核心素养的获得要求。

(二)课堂教学内容是微课的核心

微课的内容按四层要求应包括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如复习课类微课要注重大概念引领下的学科结构和体系。这类微课的内容需要注重训练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和对知识体系间联系的把握。要体现出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思维方法,多角度地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检测反馈反映学生通过微课课程内容学习是否完成了学习目标要求

通过检测,教师可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学习难点,促进教师修正微课内容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师生对学习内容能够进行整体澄清,矫正,补充,完善。及时的检测反馈可以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思路开阔。

二、课程开发

高质量的物理微课程能够使学生对物理规律产生浓厚兴趣,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高中物理知识点。学生通过系统的物理微课程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课程开发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六个。

1.课题的选取通常为某一节具体课的一个知识点,要求做到小而精。高中物理微课程包含的知识点很多,教师应按照物理课程设计和规划要求选择需要通过微课的形式来突破的物理重难点知识和规律。如天体物理、电学、磁学、气体、液体、原子与原子核、波粒二象性、机械波、光学、分子动理论等物理知识,这些知识的共同特点就是抽象、复杂和难懂,学生几乎很难产生知识共鸣。而实施系统的微课程设计、开发建设能很好地促进课堂教学。

2.课题教案的编写是围绕着某个知识点或规律展开的,新授课的教案重点要抓住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生成过程,要求准确、具体,有启发性。习题课的教案要重点规范物理规律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步骤。训练题要有典型性、梯度性、综合性、启发性和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复习课的教案要呈现大概念,大规律下的知识结构体系,培养学生建立物理知识网络,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

3.课件的制作只需要放入课程的核心内容,课程内容要有引导性和启发性。课件的整个PPT的制作不能有太多的颜色,背景要以简单素雅为主,幻灯片内容的播放尽量减少动画过渡,以点击直接出现为主。

4.教学实施和录制视频是一节微课的关键。教学实施过程时间以5 分钟为主,授课语言要求做到通俗,流畅,既具有讲述性又具有引导性和启发性。课前要对教学语言进行多次打磨做到精雕细琢,编写好微课实施和录制的脚本,对要讲解的物理规律要规范好物理学科术语的使用。一般我们建议使用Camtasia Studio 软件进行屏幕录制,因为一般视频的输出格式保存为MP4。在知识难点环节要多增加PPT的文字表述和梯度语言提示,使学生跟得上课程节奏。

5.用来后期视频修改的Camtasia Studio 具有视频编辑功能,可以基于时间轴对视频和音频进行各类剪辑操作,可以添加标注、画中画、字幕特效等。

6.教学反思不仅能促进教师个人专业能力的快速成长,同时也为下一步更好的教学做好准备:每节微课的时间要严格控制在5 分钟以内,微课内容要具有启发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微课要有教学设计、课件设计及教学过程展开的脚本设计,要做到课程内容和课程讲解的双精炼。

三、课程实施

1.课程内容的切入点要快捷,不拖沓,为提升微课的时效性,力求快捷迅速地切入课题,把精力和时间都用在课程内容的讲解上。教师要结合不同课型授课内容的侧重点,可以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可以从生活现象、生产实践、等切入课题;可以从物理内容、物理规律、引入课题,可以从学生学习的疑难点、复杂问题等引出课题。

2.课程内容的实施过程必须主线清晰、明确,不模糊,微课内容必须始终围绕一个主线开展教学,在微课教案和课件设计上力求物理知识、规律的准确、清晰,不产生新的疑问。通过积极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有梯度的巧妙启发,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3.课程内容的结尾要有小结,而且每个微课的小结都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微课内容的归纳总结不但可以强化学生对重难点知识、规律的记忆和理解,同时能从整体上去把握知识的网络结构和完整性,快速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

4.课程内容的视频录制要有脚本的规划设计,而且还要针对不同课型内容,先规划好微课的教案和课件,再构思微课的实施流程,不断细化,形成详细的脚本文稿。一个细致的脚本设计可以使微课结构紧凑,层次清晰,课程开展自然流畅。

四、课程评价

要实现微课的反馈作用,需要教师尽可能详尽地为每个同学建立学习档案。其做法是:统计每个同学当日练习的正确率,为他们进行错误归源,找出具体的知识或方法上的错误根源,建立练习情况分析数据库,借助excel对其进行统计存档,尽量做到每次课后统计一次。通过教学评价体制,使教师更加注重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教案课程内容规律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立定跳远》教案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巧解规律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半张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