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情绪,灵动语文课堂

2021-01-07 09:19无锡市新安实验小学
天津教育 2021年14期
关键词:愚公榜样语文课堂

■无锡市新安实验小学 井 清

情绪(emotion),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情绪是一种内部的主观体验,但在情绪发生时又总是伴随着某种外部表现,即表情。根据学生的表情来感知他的情绪。小学生的情绪具有发展性、渐进性、不稳定性和易察觉性等特点。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度进行情绪调节,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语文教学的课堂情绪可以从教师、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着手,通过人文主题的渲染,学生的示范,尊重学生的情绪,适当引导,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一、语文教师情绪调节,渲染人文主题的课堂氛围

(一)稳定教师自我情绪,以积极的心态投身课堂

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教师难免会产生个人情绪,这样的情绪有时是积极的,有时是消极的。情绪会相互传染,焦虑、恐慌、心神不宁的教师,会把情绪传染给学生,让学生更加然燥不安。如果不及时调节负性情绪,将负性情绪带入课堂,学生会产生负性情绪。因此,教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师者,传道受业解惑。”本着这样的教育目的,教师要多一点耐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多一点爱心,慢慢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建立彼此的信任,让彼此拥有良好的情绪。

(二)教师自身情绪和教材相结合,渲染人文主题氛围

情绪是容易被周围环境渲染的,人们在一种舒适的环境中,容易放松自我,只有在放松的情境下,学生才能有较大的学习潜力。语文教师的课前谈话引导,很大程度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教师可以从语文教材的人文主题入手,借助舒缓的音乐,美丽的图片以及自身的语言,通过与学生的交流等创设一种人文主题情境,调节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带入一种文本主题情境,这样既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又可以在良好的氛围中调节学生的情绪,提高学习主动性。教师情绪稳定,营造良好的人文主题,能很好地渲染课堂情绪,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氛围中。

二、聚焦学生表现,感染课堂氛围

(一)榜样示范引领,感染课堂氛围

学生的情绪能够在同龄榜样的感染下而进行适度调整。语文课堂会出现冷场情况,如果教师不及时调整,而是一味等待,那么学生的情绪也会随着冷场而进入冷静的氛围,就会影响到学习主动性。此刻教师可以满堂灌,自己代替学生,将学习思考告诉大家,学生是明白了,却缺少了自主思考的过程,一旦学生的思考停止了,即便他的情绪稳定,这样的学习仍是低效的。其实,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榜样力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读书为例:教师请同学读书,可以让班级朗读最好的同学来给大家示范读,让冷却的氛围全部集中到某一个榜样学生那里去,再由这名榜样同学的示范,感染整个班集体,调节学生的情绪。在榜样示范的感染下,课堂会重新进入学习氛围中。

(二)课堂氛围影响个体学生,展示优秀

学生的情绪感染,不仅是榜样感染课堂,同样,课堂氛围也可以感染个人。在上述冷场过程中,值得一说的是,教师不要强硬地指名来读,而要用亲切的语言来缓冲冷场的氛围。比如,在请学生有感情朗诵时,教师可以不急着指名朗读,而是引导“我们班谁的朗读最好呢?”接着同学会自然回答,这时再请榜样同学。别忽视这样的小对话,通过这样的缓冲,传达给榜样者的是:“你是我们的佼佼者”,这样既增强了榜样的自信心,又保护到榜样者的情绪。否则,突然指名榜样者,他会因为突然的举动,影响到他的情绪。同样的心理,在课堂上小组讨论时,当个别同学在滥竽充数时,教师可以发挥班课堂氛围感染的力量,请一个小组成员在大家的注视下进行讨论,这样讨论的小组成员就不会有懈怠的情绪,而其他同学会在他们的讨论中有各自的思考,小组讨论真实发挥出他的合作、思考、交流的作用。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绪感染是相互感染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加以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表现感染课堂学习氛围。

三、转换情绪方向,提升学生的思维力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特别是在充满思辨的语文课上,由于每名学生的知识结构、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获得的观点也会有所不同,从而也会影响学生的情绪。教育工作者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将内容上的高要求与学生高水平的思维以及主动地运用知识三者结合起来。小学生的情绪是不稳定的,易变化的,但都值得尊重。只要教师加以引导,可以将学生的负性情绪转变为正性情绪,提升学生思维力。

比如,学习《愚公移山》的小短文时,大部分学生都能领会短文赞美了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但是教学过程中,A同学大声反对说:“我看愚公是愚蠢的,他不仅自己去挖山,还害得他家的子孙也跟着去做这样的事情,太笨了。”同学们也对他的回答有点意见,甚至有人和他争辩。实际上,他们各有道理,于是我夸赞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关注到了愚公的实际行为,那就是不停地挖山,子子孙孙一起挖山,这样的行为看上去的确愚钝的,所以,大家称他为“愚公”,我也认同A同学的理解。接着,我问A同学,“假如你是愚公,你会怎么做呢?”“我会用炸药去炸,再用坦克将这座山铲掉。”我接着问:“你会做几天?”A说:“最多一个月。”“很好!你能坚持一个月吗?”A 说:“能,不把他铲除,我绝不休息。”我说:“你的确是个‘愚公’,和他一样不把山挖出绝不罢休,愚公的时代没有这么高级的设备,所以他只能靠铲子一铲一铲地挖。你觉得他还‘愚’吗?”A 说:“好像也不愚。”我说:“那为什么还称他是‘愚’呢?愚公看起来愚,那只是表面,被你一眼看穿了,但他真的愚吗?不,那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这是一种大智慧,你们都会有的,只要你们像今天这样不停思考。”听到这,A同学高兴地坐到了位子上,也正是转变他的负向情绪,让课堂充满了语文思辨的活力。

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这样的负面情绪,换个角度、立场,适度引导转化学生情绪,会让语文课堂呈现出思辨的深度,提升学生的思维力。

四、唤醒学生本体,积极代入文本世界

语文课堂上,最让人担心的,是个别神游在语文课外的学生。他们表情冷漠、平淡,一副课堂和他无关的样子。他们需要关注,教师要不停唤醒他们的注意力,转换他们的角色,通过表演,有感情朗诵等活动,拉动他们的情绪,让他们感受文本中人物的情绪。让他们慢慢找到自己和书本的关系,打通学习的途径,激活他们的求知欲,才能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语文知识。语文教学的课堂情绪调节,不管是教师情绪渲染,还是学生情绪感染,都是以学习文本作为出发点,学生习得为落脚点,因此,课堂最后一定是带领学生从文本回归现实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借助总结练习自我完成。

语文课堂在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的两条线展开,注意课堂情绪的调节,能够帮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猜你喜欢
愚公榜样语文课堂
现代愚公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谁更应当“愚公”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愚公移山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