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育人视野下高中智慧后勤实践研究

2021-01-07 09:19江苏省天一中学邓洪贤
天津教育 2021年14期
关键词:服务育人后勤师生

■江苏省天一中学 陈 冀 邓洪贤

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强调:要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构建全面的育人体系,把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后勤服务育人是高中阶段实施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育人目标的重要举措,高中阶段实施服务育人不仅是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后勤部门追求自身价值的主要动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校园管理理论的发展,智慧后勤概念应运而生,并成为学校做好服务育人、提升服务质量的基础和保障。高中智慧后勤就是以促进后勤优质服务为目的,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数字移动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为校园师生提供的智慧化、数字化、一体化的服务环境。围绕“服务更好、管理更精、校园更优、生态课程更响”的服务理念,天一中学以智慧后勤为抓手,努力实现“保障有力、服务育人”的学校后勤改革总目标。

一、智慧后勤建设现状及面临的困难

高中智慧后勤建设经历了电教化探索、信息化普及、数字化提升三个阶段,目前仍属于快速发展阶段,新理念、新技术不断更新。近几年,全国掀起了一阵智慧后勤建设的热潮,但在实际建设中仍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服务育人功能薄弱,缺乏课程意识。

首先,学校管理者普遍缺乏整体意识和长远眼光,更乐于将资源直接投入教学、师资、科研、基础建设等方面,而不是智慧后勤建设,这大大阻碍了智慧后勤的发展。其次,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2018 年国家发布的《智慧校园总体框架(GBT36342-2018)》对智慧校园服务、智慧校园管理、智慧安防等概念给出了解释,但标准不具体,没有统一标准的数据格式,对具体实施智慧后勤建设指导意义不大。再次,高中后勤队伍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工勤人员信息素养偏低,往往排斥使用电子化、数字化的新应用,在日常服务中也缺少主人翁意识和服务育人的课程意识。最后,高中智慧后勤系统开发往往以产品为中心,而不是以师生的需求为中心,不能满足师生多元化的需求,最终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并进一步阻碍智慧后勤的可持续发展。

二、智慧后勤建设应对策略

(一)转变观念、加强重视

首先,学校管理者应自觉增强信息化、数字化意识,要建立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目标和师生需求的智慧后勤管理制度。其次,学校要加资金大投入,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划出足量资金专门用于智慧后勤建设。最后,学校应为智慧后勤配置专职岗位,建立相关制度,充分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为智慧后勤建设服务。

(二)整体规划、注重衔接

智慧后勤是学校后勤的组成部分,也是智慧校园的重要模块,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整体规划,做到全校一盘棋。做好基础信息的共享和维护,建设新应用时应充分考虑和原有系统的兼容性,避免相关系统各自为政,出现信息孤岛、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三)坚持以人为本、应用导向

智慧后勤建设的目的应该是促进学校后勤服务事业的发展,一定要从师生的实际需求出发,重视用户体验,注重操作的易用性、界面的人性化、管理的有效性。系统投入使用后还要根据用户反馈,不断升级优化,确保智慧后勤切实有效,真正做到服务育人。

三、智慧后勤的工作实践

近几年,天一中学以“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为契机,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校本特色的后勤智慧化建设之路,下面从四个方面简述智慧后勤在学校日常管理中的作用。

(一)提升管理效能

校园安全是后勤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员、车辆的进出到晚间学生宿舍的管理;从学校资产的分配到师生上网行为记录,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传统手工登记、纸质记录的管理模式效率低下。学校通过人脸识别门禁、车牌识别系统、宿舍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人脸考勤系统、上网行为管理系统等智慧后勤应用解决了上述难题,大大节省了学校资源,提高了后勤管理水平。

(二)提高服务质量

借助物联网、人脸识别等技术,学校搭建了基于身份识别的一卡通系统。通过IC 卡或人脸信息,师生可在终端机上完成进出校门、消费、借还书、考勤、门禁等功能,通过网站或手机App,学生可以查询个人的进出校门、消费、借还书等记录。学校在每个宿舍的淋浴龙头上都安装了流量计并接入一卡通消费系统,学生用水按流量计费,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习惯。

(三)建构监管体系

为培养学生绿色节能的生活习惯,学校建设了能源监管平台,在班级安装数字电表,在每栋楼都安装了数字水表,用水用电数据通过数字化方式记录在数据库中。班级用电量及年级用水量每月都会在能源监管平台公布。平台还能实时监测各楼水电的用量高峰,为可能出现的漏水漏电等隐患提供预警信息。

(三)提供决策依据

大数据分析是智慧后勤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数据统计、指标展现、横向对比、趋势分析、钻取转换等技术将大数据转换为大知识,为学校服务育人提供决策依据。比如由于过度肥胖、超重造成身体素质变差的学生越来越多,学校利用学生消费数据,找出饮食过量的学生,及时提醒其增加运动并改善膳食结构,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分析消费数据还可以挖掘出经济困难学生、最受欢迎菜品、最受欢迎售饭窗口等很多重要信息。学校还利用报修大数据预判各类设备的维修趋势,以维修大数据为决策依据,评估设备的使用状态。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从解决问题到避免问题,真正做到智慧的后勤。

四、结语

智慧后勤是高中后勤服务建设的必然趋势,也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作,除了平台建设外,还需要上级政策的扶持、学校相关制度的建设、学校和企业间的相互合作等多种手段支持。学校建设者可以根据学校现状,遵循“先易后难、逐级推进”的原则,建设高效便捷的智慧校园服务,最终实现服务育人总目标。

猜你喜欢
服务育人后勤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后勤服务
健康科普推进医疗服务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洛阳师院:坚持以人为本 精心打造管理服务育人文化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高校服务育人的内容和机制研究
后勤服务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