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关照下的古诗词教学

2021-01-07 09:19江苏省南京市金陵华兴实验学校
天津教育 2021年14期
关键词:首诗古诗词诗词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华兴实验学校 张 瑜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古诗词的教学十分的重要,其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学内容,古诗词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文化知识,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做铺垫,提升学生自身的语言功底实力。锻炼并开发学生的思维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赏析小学语文教材内古诗词作品所创造出的形象,分析该诗歌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探究其周围环境的形象,联系古诗词作者所处于的环境,分析古诗词的意象,针对古诗词进行意象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古诗词之中的画面、语言,让学生可以和古诗词的作者形成心灵上的共鸣。

一、生动动感的画面

古诗词的意象并不单单是一个,而是一整串的意象,这些意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意象是由诗词串联在一起的一个有机性的整体。意象的串联能够构建出了颜色深浅不一的一幅幅画面。所以,在开展古诗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古诗词之中找出相应的意象,之后要指导学生,让学生去分析该首古诗词的意象,把这些意象全部串联在一起,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其自身的想象力比较丰富,教师应当抓住这一学生特性,使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开展各类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将较为深微的情绪展现出来,发挥出语境的效用,真正地做到动静结合,让诗词的画面可以更为快速地运动。例如在进行《古诗词三首》的教学时,教师要先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该古诗词,并默写下《牧童》,学生要使用自身的话语去表达该古诗词的意思,以此来更好去体会古诗词的意境以及美感,在古诗词之中了解并感受童年的快乐。教师要在相应的时间段内播放和该古诗词内容相切合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共同去背诵《所见》,并让学生共同交流以及分析《所在》古诗词之中所营造出的牧童形象特性,配上音乐,再次诵读,让学生去猜测该篇古诗词的大致含义,并在交流诗之中对牧童的形象进行描述,实时地引导小学生,可以让学生利用工具书等,也可以让学生相互合作,以此来初步理解古诗词的大致含义,在小组内开展全诗的诵读,能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想象能力,在自身的脑海中去构建画面,并合理地使用自身的语言,全部地描述出来。这样才会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古诗词的美感,领略到田园生活的惬意。

二、品味古诗词的语言

大部分的古诗词都存在言意两层性的特征,我国古代诗人时常会用“月”来寄托自身的思想,从而引发出各类的哲理思考等。在这些诗歌当中,“月”这一意象有着深层的含义,其是一种亘古不变的象征。诗人在不同的心境下,所描绘出的画面各不相同,所阐述出的感受也不一致,所以在意象关照下学习古诗词,教师需要让学生多多去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特征,让学生都可以挖掘古诗词的深层含义,不能就其意象的表面进行分析,应当帮助学生更好地抒发并沉淀情感。转变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在新课标的带领下,教应将素质教学理念落实,合理地开展意象教学法,提升并强化总体语文教学课堂的效率以及质量,做好各类教学的准备工作。

例如,学生在看到《静夜思》这首诗时,会程序化地受到最后一句话的影响,而把它看作是一首表意浅显的思乡诗,忽略了“月”这个意象在体现诗歌语言美方面发挥的作用。但是,对于一首诗来说,意象是非常重要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诗歌的语言就是意象的语言,所以,教师在带领学生赏析一首诗的语言时,不应该只停留在浅显的语言层次,还应该带领学生品味诗歌的“言外之意”。与以往的诗人不同,李白在这首诗中所写之明月,不是像张若虚“空里流霜不觉飞”把明月比喻化地加入诗歌中,而是采用一种叙述式的手法,既是状物也包含感情。所以教师在带领学生赏析这首诗时,要充分结合诗中的环境,品味诗歌意象中传达出来的诗人个人意志,通过语言的品味感受同一诗歌中意象传达的不同的情感色彩。由于诗歌的语言表达不同,相同的“月”的意象也会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在李白的《静夜思》中是饱含乡愁的思乡之月,而在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明月又成为烘托幽静氛围,体现诗人闲适心情,表达自己寄情山水志愿的意象。在面对同一意象时,诗人的语言表达不同,诗歌传递的情感也就不同,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带领学生重点体会诗歌的语言,感受同一意象在不同诗歌中传达的不同效果。

三、角色体验,达到情感的共鸣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时候会用到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情怀,同样的,在诗歌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理解诗词含义的基础上,置身于诗词描述的环境中,以诗词中人物的身份,感受诗词的意境,进而把握诗词所传达的情感。加深学生对离别诗的理解,提高教学的效率。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赠汪伦》这首诗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带领学生感受诗歌中传递的感情,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习完整首诗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这首诗的内容发挥想象,把这首诗改编成一篇简短的小话剧,在里面学生还可以自主添加村民等角色,剧本编纂完成之后,学生可以组成几个小组,小组成员根据剧本选择自己中意的角色,排练剧本,在揣摩角色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能够对这首诗传递出来的深厚友情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还能加深情感体验,对这首诗留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一些传达感情比较深刻,篇幅比较短的文章时,就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教学形式,这样不仅仅能够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学习的某首诗歌的印象,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控制时间,不能让学生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影响教师下一阶段的教学安排。不影响教学进度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最终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四、结语

依据文章上述的内容可以得知,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合理的使用意象教学法十分的重要。通过意象教学法来完成各项古诗词的教学任务,明确古诗词的教学目标,能让学生养成一个品味古诗词的好习惯,端正小学生学习古诗词态度,使学生都可以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意境,并体会作者自身的情感。培养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操,使其可以更好地领悟民族文化的内涵,在审美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的品味诗词,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以及热情。

猜你喜欢
首诗古诗词诗词
踏青古诗词
《上课没人抢》
我想写首诗给你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从“读首诗再睡觉”看听觉阅读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