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2021-01-07 09:19山东省滕州市龙泉街道中心幼儿园颜丙淑
天津教育 2021年14期
关键词:幼小幼儿教师幼儿园

■山东省滕州市龙泉街道中心幼儿园 颜丙淑

在基础教育阶段,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不同,因此学生在步入新的学习环境都会出现过渡期,都要有一段合理的适应时间。幼儿呈现低龄化特点,教师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幼小衔接中出现的问题

(一)环境差异

幼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一般幼儿园生活环境布置得非常漂亮,花朵、小草、小动物、卡通,环境五颜六色,吸引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室内室外都有各种各样的娱乐教学玩具。在生活中,教师要负责幼儿的饮食、睡眠、排尿、排便等,生活照顾上无微不至,幼儿非常享受这个过程。小学校园环境则是简单的教室和点缀着几棵大树的操场,没有了五彩缤纷的颜色,也没有各种玩具,在小学所有都要靠自己来完成,这使刚刚步入小学的幼儿无法马上完成身份上的变化。因此,幼儿常常会表现出无法适应环境的行为。

(二)学习形式转变

幼儿在幼儿园接受教育过程中,教师在培养幼儿主要以启蒙教育为主。幼儿教师带领幼儿的学习主要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完成,内容简单、气氛轻松、心情愉悦,充满了乐趣。小学教育中,学生要遵守上课的时间及教师的教学安排。学生时刻处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没有游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对于刚刚步入小学校园的幼儿来说这是难以接受的,要求幼儿马上适应新的学习形式是很困难的。

(三)教学方法不同

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根据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以趣味为引,让幼儿在玩闹中学习。小学教师有正规统一的教材,有完整的教学计划,完善的教授系统,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专业性也更强。需要多种学科穿插学习。对学生不仅仅需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还要有独立掌握完成各个学科技能的能力。突然严苛的教学变化对于刚刚步入小学校园的幼儿是一个巨大挑战。

(四)幼小衔接浮于表面

目前,幼小衔接主要有模拟小学教室的环境,组织参观小学校园,参加小学生的课外活动,邀请小学生分享学习感受,为家长开展讲座。虽然形式多样,考虑比较周全。但没有以幼儿本身为主,不能让幼儿对于小学教育得到充分的了解,幼儿感触不深,结果造成幼小衔接时间被不断拉长。

(五)教师与家长观念脱节

社会在不断发展,时代在不断进步。教师与家长面对幼小衔接问题上与现实生活脱节。幼儿教师由于长时间工作是以幼儿最开始入园的要求为准。从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学习方式、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通过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应幼儿在幼儿园成长的理论。忽略了幼儿也在变化,也在成长。当突然面对幼小衔接的问题上不知所措,一时想不到解决的办法,依照惯性思维又回到原来的教学观念上。目前,很多幼儿园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有意识地把家长教育纳入其中。但由于社会加速发展,家长疲于面对外部工作上的压力,没有时间吸收新的教育理念,思想陈旧,不够重视。然而还有些家长为了幼儿能够适应小学生活,错误地提前让幼儿完成小学前期学业,造成幼儿对小学教育出现排斥,给后期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困难,为了纠正幼儿的偏差浪费了大量时间。

二、解决幼小衔接出现的问题

(一)加强宣传引导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要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所有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活动的开展都要围绕着幼儿展开。幼小衔接工作在教育中起到承接作用,它不仅是幼儿入学前期打基础工作,也是幼儿能够快速地投入小学学习的重要过程,为幼儿更好地适应以后的生活做出铺垫,只有幼儿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周边环境的改变,才能培养出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

幼儿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幼儿在幼儿园和学生在学校的不同,有意识地通过如厕、饮食、玩乐等逐步调整方法,培养幼儿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逐步培养幼儿独立动手,自我照料的能力。经常布置一些简单的任务,引导幼儿独立完成。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多多参观幼儿的教学过程,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把它们融入小学教学中,让幼儿从心理上有一个缓慢的过渡时间。家长也要转变教育理念多多参与幼儿园、学校组织的学习讲座,认真学习,勤加思考,多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二)加强幼小互动

强化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交流,开展“开放日”活动。小学生回归幼儿园,和即将步入小学生活的幼儿一起生活一天,让小学生把好的习惯带到幼儿园,使幼儿心理上逐步接受之后的转变。幼儿也可以走进校园,和小学生一起升国旗,做早操,参加课外活动,在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下走进课堂,和小学生一起学习,了解幼儿的感受。

这样,幼儿园与小学建立互动机制,通过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的互助交流,让双方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有了新的认识。在座谈会上分析幼儿在园内和校内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给予评价,还能发掘出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改进措施,为之后幼儿能够更好地进入课堂作准备。

(三)幼儿园与家长紧密合作

幼儿园基本没有教学任务,小学教学具有紧张的课时安排。在小学中,教师布置作业后学生要受到监督和指导,同时学生也会受到教师的奖惩。因此,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养成独立完成一件任务的能力。在幼儿活动中,多观察幼儿之间交流、合作的能力,引导幼儿尊重他人,认同对方的情感。家长也应带着孩子走出去,多和周围的小朋友玩闹,互相邀请对方到家中做客,在交往中幼儿出现不合理的表现,家长要及时做好记录,分享给教师,和教师共同分析幼儿背后深层次的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培养幼儿形成独立、自律人格的先决条件。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事无巨细全部包办。长此以往,幼儿容易形成依赖心理。所以,家长在生活中要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

三、结语

幼小衔接工作是幼儿真正意义上适应新环境作出改变的第一步。因此,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教育工作者要以幼儿为本,充分调动幼儿园、教师、家长的积极性,围绕着幼儿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做出努力。思想上要重视,行动上要迅速,互相加强沟通,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积极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为今后步入小学做好充分准备。

猜你喜欢
幼小幼儿教师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爱“上”幼儿园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